文/林巖
三國時期,曹魏有個著名的大臣叫徐邈,字景山,祖籍燕國薊縣(今屬北京市),生于東漢建寧四年(西元171年),歷任丞相軍謀掾、奉高縣令、隴西太守、譙國相、安平太守、潁川典農中郎將、涼州刺史等官職,
徐邈為官期間,政績卓著,擔任領護羌校尉的時候,在西北地區興修水利,開墾水田,減輕百姓賦稅,賑濟災民,任內倉廩殷實,府庫豐盈,
在西北地區任職期間,徐邈對當地“諸胡羌戎”恩威并施,促使胡人主動向朝廷納貢,
正始元年(西元240年),徐邈因功升任大司農,不久改任司隸校尉。
徐邈在朝中不怒自威,晚年被朝廷提拔為光祿大夫、司空,他卻拒不接受,
嘉平元年(西元249年),徐邈病逝,享年七十八歲,
《三國志》記載:“太祖平河朔,召為丞相軍謀掾,試守奉高令,入為東曹議令史,魏國初建,為尚書郎……”
曹操平定黃河以北的河朔地區,征召徐邈為丞相軍謀掾(類似后世的參謀),后出任奉高縣令,不久再入軍中,升任東曹議令史。
魏國建立之初,徐邈被曹操任命為尚書郎,
當時,曹操為了解決糧食危機,倡導禁酒,徐邈卻明知故犯頂風上,在官署中私自飲酒,還喝得酩酊大醉,
負責體察民情的官員——校事趙達來到尚書官署,向徐邈請示曹事公務,徐邈還沒醒酒,和趙達交談時,大大咧咧自稱是“中圣人”,意思是半個圣人。
趙達就把這事兒密報給曹操,曹操勃然大怒:“這貨丫的太能吹了!不吹能死咋地?”
度遼將軍鮮于輔勸道:“平常醉漢稱呼喝酒不醉的人為圣人,不清醒的人為賢人,徐邈一向注重修養,處事嚴謹,這一次不過是偶爾說醉話而已!”
沒有鮮于輔這頓苦勸,徐邈說不定被曹操給“咔嚓”了,
后來,徐邈又歷任隴西太守、南安太守等官職。
曹丕受禪稱帝后,徐邈歷任譙國國相、平陽太守、安平太守、潁川典農中郎將,任內政績卓著,受封關內侯。
有一次,魏文帝曹丕駕臨許昌城巡視,遇到徐邈時調侃道:“還覺得自己頂半個圣人嗎?”
徐邈回答道:“當年,子反在谷陽喝醉酒逃跑了,御督也因為喝醉酒受到懲罰。臣和他倆一樣,不能克制自己,身上長瘤子的人會因丑陋而人盡皆知,想不到,臣因為醉酒得到了陛下的賞識!”魏文帝曹丕大笑,環顧左右說:“這家伙果然名不虛傳哈!”
曹丕一高興,提拔徐邈為撫軍大將軍帳下軍師,
魏明帝曹睿在位時期,他覺得涼州距離魏大陸地較遠,南部與蜀國接壤,應當派一位有能力的人鎮守,于是任命徐邈出任涼州刺史、護羌校尉,
徐邈到任不久,恰逢蜀漢丞相諸葛亮率軍出祁山攻打邊境,隴右三郡趁機謀反,徐邈派遣參軍、金城太守等人出擊南安,擊潰了犯境的敵寇。
黃河西部地區常年干旱少雨,糧食短缺,徐邈在武威、酒泉等地修建鹽池,收購諸部落的谷物,同時大量開墾水田,招募貧民種地,使得境內不數年“家家豐足,倉庫盈溢”。
徐邈以結余的軍費用來購買“金帛犬馬”,供應中原地區,收集民間的私人武器,存放在官府的庫房中,
與此同時,徐邈積極以“仁義”勸導百姓,修建學校、嚴禁厚葬、揚善懲惡,當地風氣大為轉變,
西域和魏國保持朝貢關系,促進貨物流通,都是徐邈的功勛,
徐邈因征討西羌柯吾反叛有功,受封都亭侯,食邑三百戶,升任建威將軍,
徐邈在任期間,對“羌胡”人的小過錯不聞不問,若犯有大罪,事先通知其部落首領,而后將罪犯斬首示眾,因此得到了當地“羌胡”部落的敬畏,
朝廷賞賜徐邈的財物,他都分給了部下將士,自己卻分文不取,以至于妻子兒女常常吃不飽穿不暖。皇帝聽聞此事,對其進行了嘉獎,并為其家屬提供了足夠的家用,
徐邈恩威并用,懲惡揚善,使得境內祥和安寧,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正始元年(240年),徐邈被調回朝中,升任大司農,不久轉任司隸校尉,百官對他非常敬畏。
數年后,朝廷再度提拔徐邈為司空,徐邈認為“三公”是論道的官員,沒有適合者寧缺毋濫,不可以老病者忝列其位,因此固辭不受,
齊王曹芳嘉平元年(249年),徐邈病逝,享年七十八歲,朝廷以“公禮”厚葬,謚號“穆侯”,子徐武承襲了爵位。
“多少人和我一樣,看了標題直奔跟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