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紛亂的十六國時期,黃河流域竟有這樣一座用鮮血筑造的城池

東晉十六國時期,匈奴首領劉勃勃(赫連勃勃)建立胡夏國,開始了為期十八年的暴政統治。


《晉書》將赫連勃勃稱作“赫連屈孑”,其實這是作者的筆誤,因為,“屈孑”這兩個字的意思是卑躬屈膝,這是北魏皇帝拓跋嗣給他取的外號,并不是他的表字,

赫連勃勃并不是一位合格的統治者,性格殘暴無端的他壓迫關中人民,使西北地區生靈涂炭。不過,人無完人,沒有一生未立寸功的皇帝,赫連勃勃也不例外。他最大的功勞,就是修建了統萬城。

遺憾的是,這座城池已毀于戰火,如今我們只能從一些殘垣斷壁中窺其全貌。


不過,雖然統萬城已毀于一旦,但這座城池的廢墟卻是匈奴文明在世界上留下的唯一一處城市遺址,

這座始建于一千六百年前的古城,被大陸文物局定為國家大遺址保護項目,亦被世界遺產中心收錄進《世界遺產名錄》中,

2013年,大陸考古人員在遺址中有了重要發現,考古人員在遺跡中找到了第三道防御體系。此前,考古學家在統萬城遺址中發現了外城墻、護城河,此為統萬城外圍的兩道防御體系,

筑城人巧妙地將紅柳河、納林河作為城池的天然屏障,將城池修建在兩條河流的中間,使城池兩面臨河,這樣,在敵人發動進攻時,就必須放棄兩個方向,

守軍防守時,防守壓力很小,

因為,除了第一道屏障外,這座城池的城墻是第二道防御體系。統萬城外城郭的構造,與唐長安城如出一轍,


那么,統萬城的第三道防御體系究竟是什么呢?

古代的統萬城城墻,每隔一段距離都會出現一座方形臺,根據其形狀,現代考古學家稱這種方形臺為“馬面”,

“馬面”的作用是什么呢?

聽起來很玄乎,其實“馬面”就是突出在外的城臺。守軍站在這些突出的高臺上,能夠居高臨下地對敵人進行射擊,或用滾木、擂石、沸油殺傷敵人,由于“馬面”突出在外,所以站在上面的守軍視野極好,打擊面較廣,

2012年,考古學家在城墻處發現了四十個整齊排列的深坑,此外,在城墻遺址之外,考古人員還發現了一些鐵器。據分析,這些鐵器就是千年前的“鐵蒺藜”,每四根鐵刺組成一個完整的鐵蒺藜,有一根鐵刺朝向正上方,這樣的防御設施能有效防止敵人沖鋒,

鐵蒺藜的原理比較簡單,騎兵或步兵發動沖鋒時,沖在前面的士兵根本無法調轉方向,否則必會使攻勢受阻,若軍隊沖到鐵蒺藜處,前鋒士兵不及時停步,就會撞在鐵蒺藜上被扎穿,若前鋒士兵停下腳步,軍隊的攻勢就會減緩,甚至會發生擁擠踩踏事件,將前方的士兵擠向鐵蒺藜,


那些排列整齊的深坑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它們也是統萬城的防御結構嗎?

根據參與考古工作的專家邢福來稱,這些規則排列的深坑,正是《漢書》中記載的防御工事“虎落”,《漢書》中有關這種防御工事的的原文為:“要害之處,通川之道,調立城邑,毋下千家,為中周虎落”。不過,僅從這段原文來看,我們根本無法分析出這種防御工事的原理,

所幸,在顏師古的注釋中,我們找到了更多的線索:“虎落者,以竹篾相連遮落之也”,其實,“虎落”就是藩籬的代稱,是一種保護城墻的籬笆結構,一般來說,這種防御工事會修建在營寨或城墻處,當然,此“虎落”非“虎落平陽”中的虎落,切莫望文生義。

那些排列有序的深坑,其實就是藩籬的地基,在這些深坑中,原本被插滿了削得非常尖銳的木樁或竹棍,同樣能防止敵人沖鋒,這些籬笆墻,能有效阻礙敵軍的攻勢,想要翻越“虎落”,必須用大量時間對其進行拆除。想要從虎落上方翻過是基本不可能的,因為每根木樁的頂端都被削尖,

在敵人拆除“虎落”的過程中,站在城墻上的士兵就能從容不迫地進行射擊。此時的敵人,將會面臨兩難的抉擇,要么頂著箭雨、擂石繼續拆除“虎落”,要么鳴金收兵另謀他途。“虎落”、“馬面”、“鐵蒺藜”共同構成了統萬城的第三道屏障,有了這三道防御體系,統萬城固若金湯。在當時的黃河流域,統萬城是最堅固的城池。

可以說,與同時期的城池相比,統萬城的防御水準堪稱最高,


這座堅固的壁壘,始建于西元413年,當時,總共有十萬名勞工,用了三年的工期才將其筑造而成。因為筑城材質的原因,城墻呈白色,所以當地的匈奴人又稱之為“白城子”。此時的赫連勃勃建國未久,意氣風發,為了討個好彩頭,他將這座城池命名為“統萬”,“統萬”,即“一統天下,君臨萬邦”。從這兩個字中,我們就能窺見赫連勃勃的野心。

根據文獻的記載,這座城池的城墻約八丈高,城墻底部的厚度為三十步,城墻頂端的厚度為十步,這座城墻由蒸土磚筑造而成,十分堅固,鐵錐無法刺入城墻半分。除了外城墻之外,城市中還有兩圈內城墻,分別環繞著東城和西城,內城墻的高度約為四丈。

那么,統萬城城墻究竟有多結實呢?

史料中的形容頗為生動,“堅可以礪刀斧”,也就是說,這座城的城墻可以作為磨刀石,相傳,當時在鑄造這座城池時,工匠們在土中摻入了牛血羊血,蒸成土磚后再用柴火燒烤定型,用這兩道工序確保土磚堅固,然后再用土磚搭建成城墻。

相傳,當時的赫連勃勃下了一道命令:“每一層城墻修建好后,士兵必須用鐵錐進行檢查。如果,鐵錐扎進了城墻超過一寸,就說明工程不達標,”


放到現在,工程不達標大不了返工或賠償違約金,可在當時若被士兵查出了“豆腐渣工程”,所有參與該段城墻筑造的工匠都得砍腦袋,而且,赫連勃勃還要求,士兵們必須用最大的力氣扎城墻,如果不肯出死力,士兵同樣會被處死,

考古人員在統萬城內城中,勘測出一處長約九十六米、寬約四十八米的基址結構,從地理位置來看,該基址有可能是東城最大的建筑。除此之外,在這座基址附近,還有一處長約五十五米、寬約二十五米的基址建筑。考古人員推斷,這兩處基址應該屬于前后院落,極有可能是當時赫連勃勃居住的行宮,

據悉,目前統萬城中的大多數基址的發掘工作已完成,這座城池的中心夯土臺面積約為七百平米,整個夯土層的平均厚度約為兩米,除此之外,南北兩處夯土臺設置了“凹”形夯土帶,與中心夯土臺之間有一道凹槽,在早操中有我們前文提到的深坑,也就是“虎落”的地基。根據考古人員介紹,這座建筑就是東城的主體建筑,修建的時期應該在晚唐至五代之間。

從年代上來判斷,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及西夏人的祖先拓跋思恭都曾在這里活動過,


既然統萬城是當時最堅固的城池,是同時期最強的“盾”。那么,為何這座城池會被北魏攻陷呢?北魏人是否采用了獨特的攻城計呢?

西元427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決定進攻大夏,在北魏軍攻打至黃河沿岸時,被這座城池所阻,當時,北魏軍對這座城池采取了一切攻勢,然而北魏軍始終不能撼動這座牢不可破的統萬城。

當時,守衛統萬城的赫連昌對城池的堅固度十分自信,可因為他的性子十分暴躁魯莽,以至于被詐敗的敵軍誘騙出城。失去了城池守護的赫連昌,自然不是北魏軍的對手,大敗于拓跋燾,

拓跋燾率軍殺入統萬城后,將這座城中的大夏王、公卿、將軍、后妃、宮人全部俘虜,繳獲大夏財寶不可計數,大夏國府庫的富饒讓拓跋燾瞠目結舌,他破口大罵,稱這個國家是由“豎子”統治的“豎子之國”,竟然從人民手中榨取如此之巨的財富,

平心而論,若赫連昌不受蠱惑,率軍守城,只要統萬城中的糧草充足,擅長騎兵作戰的北魏軍拿這座城池根本沒辦法。在大陸歷史上,很少有騎兵攻陷城池的先例。畢竟,騎兵最不擅長的就是陣地戰,而且統萬城的三道防線又能有效扼制騎兵沖鋒。

所以,統萬城淪陷之過不在城池,而在守將。


北宋淳化年間,西夏人屢次進犯大宋邊境,盛怒的太宗趙匡義下旨拆除這座城池,并命令這座城池中的原住民遷居到其他城市。統萬城被拆除后,被風沙掩埋,消失于史冊。

直到八百年后的道光年間,才有人發現了這座失落的古城,直到此時,才有人依稀記得,在紛亂的東晉十六國時期,黃河流域有這樣一座固若金湯的城市,

參考資料:

【《晉書》、《統萬城》、《世界遺產名錄》】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