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路sir發了一篇有關唐伯虎的文章,很多粉絲反饋想了解唐伯虎的好基友祝枝山的故事,
對于祝枝山的了解與認識,不少人可能僅限于《唐伯虎點秋香》這部電影。
電影中,祝枝山不學無術,經常偷唐伯虎的字畫去賣錢,他最高的藝術成就是這幅《小雞啄米圖》,
為了喜劇效果,祝枝山被導演刻畫成一個小丑形象,用來制作笑點。但是,歷史上的祝枝山,其實很牛的,
祝允明因長相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號枝山,既然注定不能靠臉吃飯,祝允明只能靠才華了。作為“蘇州四大才子”之一,祝允明有真材實料的硬本事,他的書法造詣極高,被稱為“明朝書法第一人”。
在書法史上,祝允明雖然比不上王羲之、褚遂良、趙孟頫這樣的頂級大師,但他的書法卻是賣得最貴的,
2013年他的一草書手卷,拍賣價1725萬;另一份草書,拍了2760萬,
而在2018年春天的一場拍賣會上,他的《行草詩詞卷》,拍出了4197.5萬人民幣的天價,創造了書法作品拍賣成交的世界紀錄。
前輩引路書法
祝允明出生在文化氣氛很濃的蘇州,他的書學生涯是在前輩的言傳身教下開始的,其中對他影響最大的是外祖父徐有貞和岳父李應禎兩人,
徐有貞是內閣首輔,他不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文學兵法,而且書法水平非常高,無論是楷書還是草書,在當時都頗有些影響力,
在徐有貞看來,當時人的書法創作太迷信唐代風格,至今已走進了死胡同。要想開拓新天地,讓書法更進一步,就必須以魏晉古人為師,找回書法的傳統和真諦。
這個想法非常了不起,徐有貞對書法創作的認知和體悟,深深地影響了只有七八歲的祝允明。在姥爺悉心教導下,祝允明從小就效法魏晉名家,這樣的書法起點,不可謂不高。
十九歲時,家里給祝允明安排了一門親事,按照門當戶對的婚戀市場規則,這位小姐乃是南京太仆少卿李應禎的千金,
巧的是,祝允明的這位李丈人也是一個書法大家,是另一位“蘇州四大才子”文徵明的書法老師,他留下的尺牘,秀麗而又有氣度,行筆自然大方,橫向取勢的撇、捺、橫都很生動有致。字的大小,粗細變化自然。李應禎這種富于抒情性的行草書對祝允明也有很深的影響。
在自己家有外公指點,到老婆家還有老丈人點撥,祝允明的書法水平也跟著近水樓臺先得月,突飛猛進,
仕途坎坷,官場不順
祝家官宦世家,聲名顯赫,他阿公祝顥,當過山西參政,也就是山西省副省長;他姥爺是內閣首輔徐有貞,
小時候,祝允明跟著副省長阿公,在山西太原度過了任性而野蠻的童年時光。后來,祝允明搞書法創作時,經常落款“太原祝允明”。
一出生就贏在起跑線上,祝允明從小也接受了最優質的教育,一直都是別人家的孩子。
據說,他五歲就會寫字,九歲便會作詩,當時蘇州文人雅士搞集會,都很喜歡叫還是小娃娃的祝允明去參加,現場作幾首詩,助助興,
一來二去,祝允明的名聲就在圈內傳播開來了,人送外號“蘇州小神童”,
一開始,祝允明的科舉之路走得還順暢,輕松當生員、考秀才,不到二十歲就聲名遠播,雖然全國的文人都聽過蘇州祝允明的大名,但一到南京考場,祝允明就玩不轉了,
南直隸的鄉試,競爭激烈程度,可謂是神仙打架,祝允明南京一戰,敗北而歸;回去后的祝允明埋頭苦學,準備下次再戰,可是,世事難料,祝枝山后來的科考之路連連碰壁,
三年后的第二次鄉試,不中;又過了三年的第三次,依然沒中;再三年的第四次,還是落榜。直到又一次的三年之后,第五次鄉試,他才終于考中了舉人,而且名次相當之低,
有多低呢,那一年參加南直隸鄉試的考生共有2300多人,最終錄取135人,祝允明僅僅名列第115。
算起來,祝允明從20歲一直考到了55歲,考了整整35年,參加了五次鄉試、七次會試,進行了南京五次游以及北京七次游,最高記錄:舉人,
按照明清兩朝的慣例,考不上進士沒關系,只要考上舉人,其實也能做官的。但祝允明一開始心高氣傲,而且家里人不是當內閣首輔就是副省長,自然不愿意排隊當小官了。
五十五歲的祝允明在放棄科舉后,就只能以舉人的身份進入官場了,他被任命為廣東興寧縣知縣。哪知不到一年,祝允明又主動請求退休。
祝允明原以為,當官能建功立業、揚名萬里,一展人生抱負,可真的去官場走了一遭,他才發現,無論是在廣東,還是在南京,所謂當官,成天不過都是些雞毛蒜皮的瑣碎雜事,而他認為有意義的事情,朝廷卻根本不在乎,
建功立業的理想破滅了,祝允明如夢初醒,告別了官場同僚,靜悄悄地回到家鄉蘇州,從此徹底扔掉了幾十年來孜孜以求的當官夢。
明朝書法第一人
從南京辭官回鄉,拋下官場的煩惱,祝枝山一門心思扎進了書法。他的書法已經比別人更進一步了,再結合他豐富的人生閱歷,特別是看透世界的心境,寫出的作品極其不同凡響,
祝枝山最有名的是狂草。
歷史上真正以狂草聞名的書法家少之又少,究其原因,狂草講究散而不亂,不但需要精深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更要有藝術思維,
祝允明恰恰兼具二者,他自幼勤練書法,功底深厚自不必說。
更重要的是,他崇尚東晉風流和禪宗思想,從官場退隱后更是放浪形骸,不樂拘檢,思想與藝術融為一體,下筆之處即是心之所至,
祝允明的草書,可謂是狂而不亂,氣勢雄渾,氣度不凡,堪稱明代唯一的狂草大家。
祝允明既能寫出一流的書法作品,還對書法理論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繼承了姥爺徐有貞的書法觀點,主張書法既要有“功”,即書法功力,還要有“性”,也就是精神氣,
當功力已經到達境界之后,“性”就成了關鍵因素,精神層面不夠灑脫,不夠大氣磅礴,也就到不了收放自如的境界,
祝允明還在世的時候,他的書法作品就已經是千金難求,有人為了買到他的字,除了豪擲千金,還想盡辦法買通祝家的歌姬、奴仆,
祝允明呢,從小錦衣玉食,享盡榮華富貴,根本沒把錢當回事,拿到錢就請朋友喝酒取樂,揮霍無度,實在花不完,干脆把錢直接送人,如果錢花光了,也不想賣字了,就向別人借債,
有一段時間,祝允明身體不好,很長時間都沒有寫出作品,結果債臺高筑,他一出門,屁股后面就跟了一堆討債的,幸好老朋友文徵明幫忙,才把這群人給轟跑了,可祝允明卻完全不當回事,還沾沾自喜,感覺自己很大牌,出門前呼后擁,很是熱鬧。
這種灑脫自在的心境,也塑造了祝允明這位真正的書法大師,
對于祝允明的地位,明朝大文豪王世貞這樣評價:“天下書法歸吾吳,而祝京兆允明為最,”即普天之下,唯有我蘇州書法家水平最高,其中最厲害的,當屬祝允明。
到了清朝,人們對祝允明更是不吝溢美之詞,稱他為“明朝書法第一人”,
科場失意,官場又失意的祝允明,卻在文壇與書畫圈獲得了無與倫比的名聲,真可謂是一段傳奇與佳話,
編輯|涼山
排版|涼山
路上讀書:全球名校博士30分鐘精讀一本好書,
唐伯虎真跡,不敢私藏,一起鑒賞
氣勢不得了,晃眼一看我就被震撼住了
一看就是唐寅真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