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到微博上一個視訊《父母的控制欲到底有多可怕》,在這個長達15分鐘的視訊里,原PO幾乎以2.0倍速的語氣傾訴了父母對自己生活的諸多管控。
其中包括:
1 主動幫忙,原PO忍受不了父母,自己獨立出來居住,但父母還是經常來給自己新居做衛生。
2 肆意指責,對原PO新居處處不滿,比如物品不歸位,衣服不收,買的家居用品不合適。
3 不容拒絕。原PO拒絕父母幫忙,反被父母說成是白眼狼,“累成這樣還不是為了你,你還不滿意,真是白養活你了,”
主動幫忙、適時打壓、感恩訓導,這三板斧下來,完全可以讓一個人啞口無言。所以,從視訊中完全可以感受到原PO被逼迫的窒息感和極度需要吐槽的迫切感,
此視訊引發了四千評論和四萬點贊。其中包括以下幾條扎心的留言:最討厭父母說怎么對你越好,你越不知道感恩;或許只有我死了,他們才會停止吧;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軀殼,沒有靈魂,嚴重的被父母管著,
在父母眼中是自我犧牲的奉獻,到孩子這卻是令人窒息的監管,逃也逃不掉,推也推不開,爸媽們叫苦連天,我可是把時間、金錢和精力都給了你啊;孩子們無處伸冤,感受上極度不適,卻敢怒不敢言,畢竟,父母確實是在幫自己啊。
然而,父母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嗎?可惜并不是,這要看是什么樣的父母,
父母這樣做到底是為了誰
什么樣的父母容易對孩子百般付出同時又百般指責呢?自我價值感低的父母。
一個人心中有什么,就可以看到別人什么。
自我價值感低的父母,他們從自己身上看不到價值,終其一生找不到生而為人的意義。無意義感會讓他們感覺如飄蕩在水中的浮萍,頭空根淺。
而此時,孩子便是他們能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們需要為孩子過度付出來完善自己的價值。
過度的付出,是一種越界行為,這種行為的動力需求不是孩子,而是父母,是父母需要自己的付出感。而這種付出感一方面壓榨了孩子的獨立能力,一方面為父母積攢了道德資本。壓榨了孩子的生活能力,便給父母制造了一個可以指責的漏洞;積攢了道德資本,便可以肆無忌憚的指責而不用擔心孩子反擊,
有些父母是需要對孩子說“你不行”才能顯得“我還可以”的,
他們隨時可以發現孩子身上的缺點,孩子處處有缺陷,自己才是完美的。而當孩子拒絕父母如此指責時,便如一枚炸彈炸毀了他們賴以為生的自尊體系。
所以,他們不允許孩子說自己的一點不好,恰恰是因為他們只有這一點感到好的地方。
這樣的父母,不是真的為孩子好,他們需要的是靠吸食孩子來滋養自己。
孩子為什么不買賬
孩子之所以不買父母的賬,是因為孩子作為一個人,有著天然的感受力,感受得到來自父母的付出是不是為了自己。
真正善意的付出感,是不會給孩子帶去不適的。這種感覺的來源是作為父母,知道自己有義務為未成年的孩子提供幫助,或者有多余的精力愿意服務成年的孩子,僅此而已。
這樣的幫助和服務會滿足兩個條件,
第一,自愿的,自愿即無償的,如果這種付出背后附加希望孩子順從自己意愿,包容自己情緒,那就是一種交易,一種對孩子不平等的情感要挾。
第二,有界限的,對于有些問題,比如收拾房間,物品選擇,是孩子的事,父母會尊重孩子意愿,
舉個例子,我女兒房間經常讓我產生一種幻覺,推開房門如同來到了廢品回收站,這使得我經常一邊痛斥她,一邊清理她的房間。
而結果是她抱怨我把她最喜歡的盒子扔掉了,我指責她誰讓她自己什么都不干。
這就是一種虛偽的幫忙,看不上她房間的是我,要去收拾的也是我,而孩子并不需要。作為一個孩子,她可能非常享受隨手可以拿到自己東西的感受。
我不是自愿的,是充滿抱怨的,我的女兒竟然沒有和我一樣喜歡整潔;我也是無界限的,我隨意扔掉了她的東西,并沒有考慮她的感受。
一切都是為了滿足我的需要,而不是她的,因為我真切地感受到在我一邊收拾一邊指責她的那一刻,很爽,
我也深刻地體驗到把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不爽”轉嫁到孩子身上,是一件多么容易而不用承擔后果的事。
如果一個家庭里常年這個樣子,結局只有兩個,孩子要么自暴自棄,毫無活力,只能被動的接受他人指令;要么就是叛逆,凡事都和父母對著干。
父母的好意如何擺脫?
或許這個世界上最難的就是拒絕他人的好意,這種拒絕總是被冠以“不知好歹”“不知感恩”,貌似良知都受到了威脅。
所以,最難以識別的情感操控就是在“為你好”的掩飾下,用自我犧牲、自我感動式的弱者形象去隱形操控他人。
面對這樣的帶有情感綁架的好意,是不是左右為難,怎么辦?
1 拉開距離。任何兩個人的關系是有一個最適宜的距離的,感受你最適宜的距離,然后就把父母放到這個距離之外,
現實中有些父母,他們自身毫無反思能力,讓他們反思如同太歲頭上動土,會勃然大怒。最好不要與這樣的父母住得太近,與其保持物理距離是最好的選擇。
2 告別愧疚。這個世界上最難以耐受的就是愧疚感,如果無法保持物理距離,單純把父母好意拒之門外,好像也有一種拋棄父母的感覺,
那我們就來看一下什么是拋棄,如果你遠離或拒絕父母后,他們無法獨立生存,生命有危險,才叫拋棄。對于父母,我們不會這樣拋棄;而對于要負責他們的情緒,我們也沒這個義務,
3 放棄拯救。保持距離,拒絕好意,這些都只是在做自己,因為很多人從未被允許做自己,所以做自己會恐慌。
這樣的你可能從小就承接父母的焦慮。要知道,大人的生存空間比孩子要大的多,一個獨立的大人是不需要一個孩子來包容自己的。而一個心智不成熟的孩子被迫處處去迎合父母,孩子就無從發展,無法獨立,那又如何承擔得起他人情緒呢。
所以,放棄吧,你兒時沒能拯救的,現在也無力回天了,
4 堅持立場。或許這個時候,可能會有親戚鄰里跳出來說“父母是好意,你應該理解父母。”
“應該理解”這個組合,本身就是不成立的, 這是因為,理解,是一個自然而然的事,是基于一個人內心的真實感受來衡量的,當理解被賦予“應該”二字時,便失去了其本來的意義。
不僅如此,這句話還是個漿糊邏輯,無因果關系,這就像你給了別人一顆糖,就不能再以此為據打他一拳。如果這樣,沒人會想要那顆糖的,不是嗎?
只有當父母在付出時不再指望孩子理解自己,真正的理解才會發生,但對有些父母,這一點難如登天,那就去遠離這種消耗型的關系,拒絕沉重的好意,去選擇輕松的關系,
畢竟,每個人只能肩負自己的成長,父母是,你也是。
作者:桔子 曾奇峰精神分析中級班學員,高等教育行業從業十余年,喜歡把心理學融入生活,在文字間整理收獲與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