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考志愿填報如何避開“天坑專業”?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聯考結束之后,學生和家長又迎來一項大考——志愿填報。

如果去問每一個大學部畢業的人,大學部到底學什么專業好,幾乎人人都會說,自己當年選的專業是“腦子進了水”,什么專業是“天坑”,已經是社交媒體上眾人津津樂道的話題,甚至還有人總結出來“生化環材”是“四大天坑”專業及其勸退指南,

新聯考改革之下,志愿填報越發復雜。今年,第三批新聯考改革試點的8省市迎來“首考”。同時,1078萬考生報名參加聯考,再次刷新參考人數紀錄,競爭尤為激烈。

與新聯考隨之而來的是,志愿填報也啟用了全新模式,分為“院校專業組”和“專業(類)+院校”兩種類型,江蘇、福建的考生,可報40個志愿,湖南、湖北、廣東的考生有45個,而重慶、河北有96個,更為夸張的是,在遼寧可以多達112個。

目前除了提前批、特殊類型批次以外,大多數省份志愿填報模式都是平行志愿模式,平行志愿,即一個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考生在填報聯考志愿時,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時填報若干個平行院校志愿,錄取時,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投檔,

看似選擇變多了,但現實卻是,各省份相繼進入新聯考改革之后,往年填報的數據參考價值就變低了。與此同時,留給考生和家長的時間并不多,從公布考試成績,再到志愿填報,不過一周左右的時間,

以北京市為例,今年北京市將于6月25日公布考試成績,6月27日8時至7月1日17時,統考考生填報本科批次志愿,包括本科提前批志愿、特殊類型招生志愿和本科普通批志愿,

“七分聯考,三分志愿”的說法在考生和家長之間流傳已久。與聯考是考生在試卷上的單打獨斗不同,志愿填報更像是全家參與的一場更復雜的“考試”,其中一些人,希望借助市場化的方式來解決。各種聯考志愿填報的廣告和產品也聞風而來,似乎要成為一項新風口,

一門新的生意與風口

“某企業資訊查詢平臺”數據顯示,2020年該行業新注冊企業558家,同比增長77.1%,今年前5月新注冊301家,同比增長90.5%,

鈦媒體了解到,目前市面上關于志愿填報服務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主打人工智能的APP,主要是收集和整理了各個省份、各個學校歷年來的錄取資訊,還包括所謂的興趣測試、性格測試、職業規劃等服務。這些填報軟體大多采取付費的模式,少則幾百元,多則上千,另一種就是人工服務,以一對一咨詢輔導為主,售價從幾千到上萬不等,

通過整合院校資訊和錄取規則,志愿填報服務機構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幫助家長和考生們節省時間,緩解焦慮,

因為高招志愿選擇與填報,不僅是選擇下一個階段4到5年或者更長時間的就讀學校和專業,某種程度上,也是選擇一種未來的人生,無論是考了高分,還是不幸拿了低分,亦或者平平無奇的中等分數段,都在這個問題上需要慎重思考和認真選擇,

如果花錢能買到靠譜的填報志愿的服務,讓學生幾十年寒窗苦讀,考場上“分分必爭”得到的分數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從而進入理想的專業和學校,即便是花費較高,很多家長和學生都會頗為心動。

之所以這兩年市場擴張如此之快,除了市場需求驅動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在今年教育培訓行業遭遇大整頓的背景之下,新成立聯考志愿填報輔導機構,不屬于教育培訓機構的性質,也就不需要獲得由教育部門開具的辦學許可證,只要辦理經營許可證等手續就可以。

志愿填報生意的快速擴張的另一面,必然是從業者的素質良莠不齊,很多機構的咨詢師,僅培訓不到一周的時間就倉促上崗,一些機構也存在價格虛高、數據陳舊、夸大宣傳等現象,

據新華視點報道,不少從事聯考志愿填報輔導的機構同時,還開辦“聯考志愿規劃師”培訓班,線下培訓三四天時間,收費幾千元,這些機構也坦言,對于這些聯考志愿服務師而言,是否專業不是重點,重要的是能不能在市場上找到足夠多的學生資源。

聯考志愿填報市場的火熱,意味著招錄資訊在公開和整合等方面的不足,但這項生意的本質,主要還是基于高校以往公開數據的整合,實質上很難形成核心的競爭門檻,并且服務周期很短。

大學部專業新趨勢

院校專業組、新聯考3+1+2等,成為今年新聯考之下的搜索熱詞。新概念突增、報考策略變化大、8省市新聯考缺少歷史數據對比,復雜資訊收集需求下,新聯考持續改革,一方面帶來更好的學生填報空間,另一方面也讓專業程度和門檻有所提高,

夸克APP提供給鈦媒體一份聯考搜索數據顯示,今年互聯網相關的軟體工程、電子資訊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熱搜專業,其中微電子相關專業的升溫,反應了芯片產業前景被看好;金融學、法學、臨床醫學等就業面廣的專業也廣受關注,

城市超過高校,成為家長們最看重的因素,北京、上海、廣州等高校密集的大城市最受關注,名校之外,家長還考慮到保研率、出國率、食宿條件等,為孩子的大學部生活未雨綢繆,

好就業、高薪酬成為家長選志愿的重要因素。數據顯示,金融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通信工程等專業,在畢業五年后上述專業的畢業生月收入可達到萬元以上,機器人工程、新能源汽車工程等專業也是家長們看好的新興行業機會,

不過,在今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之前所謂的熱門專業,已經被撤銷了。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顯示,今年新增審批專業和尚未列入《專業目錄》的新專業數量,為近3年來最多的一次。與此同時,518個專業被撤銷,是近8年來被撤銷專業最多的一次,

在新增專業中,鈦媒體發現,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大數據管理與應用、機器人工程是大熱門,新增數量排名前五。對于最受關注的人工智能專業,清華大學部、北京語言大學部、華北電力大學部等在內的130所高校都進行了增設。

除了工學類專業新增比例高,跨學科專業也備受重視,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等,成為高校專業建設方向。

此次撤銷的一些本科專業,一度是非常熱門的專業。比如說,2020年被撤銷的本科專業名單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被撤銷最多,有21所高校撤銷了該專業,

此外,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電子資訊科學與技術、產品設計、工業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資訊與計算科學等專業,撤銷高校數量也超過了10所,

從此次新增和撤銷專業的趨勢看來,國家重大戰略,經濟發展趨勢,以及就業市場壓力,正在倒逼高等院校加快變革步伐,

被撤銷的專業,多數是高校在擴張的過程中盲目擴張的專業,這些專業往往缺乏相應的學科布局和培養條件來支撐,因此,導致了該專業生源不理想的同時,畢業生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也低下。

而隨著前沿科技越來越落地到產業,新科技與不同類別專業的深度交叉融合的趨勢也在不斷加強,由此所形成的新專業,在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以及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需求中,作用越來越顯著。這些因素都使得高校必須及時調整,構建更為科學合理的專業結構。

志愿選擇如何避坑

上文所提及的現在被民間歸納總結的“天坑專業”,以及被官方正式撤銷的專業,反饋到個體上,是在被看似“高大上”的概念吸引之后,背后實際的低就業的現實的壓力夾擊,

職業發展的確成為現階段考生和家長選擇專業首要的考慮因素,阿里巴巴夸克APP產品負責人鄭嗣壽告訴鈦媒體,家長模擬選志愿的過程中,最重視城市、就業、薪酬等因素,金融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器人工程等專業熱門。

招生計劃上那么多學校和專業,究竟該怎么選?是先考慮學校還是專業?一線城市的普通院校和和二線城市的“雙一流”院校,又該如何抉擇?個人興趣的專業選擇和就業前景又該如何權衡?

選錯了專業和學校,就相當于一只腳邁進了錯誤的行業。面對各種五花八門的志愿填報建議,家長和考生應該抓住的最核心和關鍵的資訊應該是什么?

“資訊不對稱是聯考志愿填報最大的門檻,尤其在一些低線城市,很多考生家庭是接觸不到廣泛的資訊,”大陸人民大學部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儲殷在日前的媒體溝通會上向鈦媒體表示,當前志愿填報主要存在三大誤區,

首先,家長容易對孩子的天賦有錯誤的判斷。這尤其是在藝術生考試中較為明顯,一個頗為尷尬但確實存在的現象是,當前大陸很多學生選擇走藝術生這條路,并不是因為在藝術領域上極具天賦,多數是因為文化課的學習成績不好。

儲殷認為,如果在藝術上的天賦一般,就不要奔著成為藝術家的路徑去。現實的做法是,去上師范類或者工科類院校,將藝術學習與現實運用相結合的專業,會更適合將來的就業。

其次,要警惕所謂的“光鮮專業”,這其中較為典型的是,金融學這樣明顯的擁有封閉小圈子的專業,如果考慮到就業前景,最好權衡一下與家庭的實際情況。

第三,是對一些新興專業有著錯誤的理解。一些院校趕著社會熱點和風口,為了招生和就也倉促上馬了一些新的專業,實際上無論是對于專業本身的理解還是師資的配套,都相當不合格,在這種情況下,還不如選擇一些相對老套和傳統的專業。

儲殷舉例說,像計算機技術、軟體工程這樣的專業雖然聽上去很“老套”,但確實相對來說成熟,而一些類似前沿的,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除了像清華等頂尖高校,大多數普通是不具備相應的科研實力的。

在地域的選擇上,雖然我們大多數時候是以志愿和專業偏好為優先級,但這樣做也有一個弊端是,忽視了院校本身應該有的氛圍,他認為,不要局限于城市,比如說東北的哈工大、吉林大學部,西部的西北大學部等,在學術圈極具影響力,如果選擇了老牌強勢專業,將來無論是就業還是考研,都非常有優勢,

但是如果分數只能夠二本院校的水準,地域就應該成為最優先考慮的事情,儲殷給出的理由是,二本院校的畢業生的現狀是,多數考慮本地就業,本地企業也樂于選擇他們,(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李程程)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