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不老泉整本書閱讀第三本書《蟋蟀的新家》第二課時,我布置了一個作業:
找出你喜歡的句子或場景,抄寫并分析它們的妙處,句子不少于5句,場景不少于2處,下一節課,我們一起來分享,
為什么布置這個題目?我感覺孩子積累的語言材料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積累的方式也不對,所以有此設計。
積累“好詞佳句”,有的是靠死記硬背,這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可能會對孩子的思維成長帶來傷害,好詞佳句,好在哪里,佳在哪里,要理解和分析,不能囫圇吞棗,品味出詞語和句子的內涵,
01
# 池塘水面
在他眼前,池塘的水面像藍色的草坪一樣微微起伏,在他身后,相反的方向,能看見小溪的一個轉彎,水流在那里變得湍急,水面閃爍的光就像被打碎的銀色鏡子,
分析:
有孩子這樣寫:寫出了柴斯特的新家的景色,寫了池塘、小溪和太陽的金黃的光,寫出了一片富饒的樂土,體現了蟋蟀柴斯特的喜悅和滿足。
這個結論沒有問題,但語言的妙處沒有分析出來,這段話寫的水,寫柴斯特對水的感覺。里面最重要的一個句子是“池塘的水面像藍色的草坪一樣微微起伏”。品味這句話,美得簡直逆天了!
“水面”有風,是晃動的,是液態的;“藍色草坪”是固態的,且是“藍色”的,作者的想象力炸裂,把液態的水面想象成了固態的草坪,卻又恰到好處。
繼續思考,為什么作者要把這樣想?
“藍色”是水草或周圍植物倒映的顏色,“草坪”符合老牧場的環境,也是柴斯特內心期待的折射,他喜歡草坪,喜歡這飽含生機柔軟的東西。“在他眼前”,作者是從柴斯特的視角去觀察世界的,而不僅僅用了一個“比喻句”,
講到這里你可能就明白了,為什么寫作文有時用比喻句那么生硬刻板呢?我們可能只在乎方法的運用,“……像……”,很少從情感出發,從主人公的視角去觀察世界。
分析至此,我們才進入了文學的藝術世界。
02
# 黑夜里的銀綠色
他們的一邊是一條小溪,溪邊長著高高的蘆葦,黑夜里只能看到一點兒銀綠色;另一邊是廣闊的土地,近處是一簇簇灌木叢,遠處是一片片青草地,草地上生長著可口的牧草。
分析:
有孩子這樣寫:環境描寫,寫出了夜晚的幽暗,也寫出了柴斯特心情的低落。
這段文字寫在柴斯特新家被毀之后,烏龜西蒙邀請他去水塘原木。這是他們路途見聞。結論沒錯,但不讀這段文字,閉著眼睛我們也知道柴斯特此刻心情的低落。
問題是,作者是如何寫的?夜晚幽暗嗎?
“高高的蘆葦”,植物繁茂;“一點銀綠色”,顏色喜悅;“廣闊的土地”,如此富饒;“一簇簇灌木叢”,生機勃勃;“可口的牧草”,美妙的棲息地……哪里表現了“幽暗”?怎么表現“低落”的呢?
這是樂景寫哀情。柴斯特一無所有,家園被毀,途徑所見,皆是美麗富饒之景,但這些與自己有什么關系呢?越是美麗富饒,越是痛苦,越是殘酷,
03
# 擠滿鳥的柳樹
一整棵柳樹都擠滿了鳥。他們躲在樹葉后面,樹枝下面,總之到處都是!甚至還有一些躲在旁邊的楓樹上。
分析:
有孩子分析,寫出了當時柳樹上的場景。
這等于什么也沒有說啊!“柳樹上的場景”到底是怎樣的場景?我們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寫出這個場景的,他到底要表達什么,
柴斯特被知更鳥約翰和多蘿西邀請,去到了一棵柳樹上。這下好了,整個老牧場的鳥都知道了消息,他們不請自來,來看稀奇,看熱鬧,蹭吃蹭喝,歡快地說閑話。但他們又擔心柴斯特嫌煩,只好“躲”起來,來的鳥越來越多,“一整棵柳樹都擠滿了鳥”,
柴斯特哪里見過這種陣仗,直接崩掉了,“這完全是魔窟!”這是柴斯特真實的內心表現。
非常好,詳細,簡單明了!孩子愿意學!
很棒,太全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