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等待魚魚
編輯/若風
“00年代后半動畫行業不景氣,10年代是網路配信和(偶像演唱會)交流型時代,在這中間鏈接兩個時代的是涼宮系列。”
必將在日本流行文化歷史中占據一席之地的涼宮春日系列作品,其起點是谷川流于十八年前發售的輕小說《涼宮春日的憂郁》——十八年來日本的ACGN產業,早已不是當年的形態,
僅就作品本身而言,涼宮春日系列取得了令很多作品望塵莫及的成就。但是對于涼宮春日系列在整個ACGN產業發展中起到的關鍵作用,卻少有較為完整的總結。
《涼宮春日的憂郁》
當我們提起改變了業界的作品或創作者,更多地會想到手冢治蟲(“冢”同“塚”)、宮崎駿、庵野秀明等,卻很難想到谷川流和京都動畫,也很難想到SOS團舞,更不愿意提到山本寬,
距上一卷輕小說發售九年多之后,該系列最新一卷《涼宮春日的直觀》終于在11月25日正式發售了,值此契機——作為涼宮春日全球唯一官方指定配偶(認真臉),我試圖更好地負起對春日的責任,盡己所能地總結歸納出涼宮春日系列對于業界的貢獻,即:涼宮春日系列作品對于“世紀之交”到“今天”的日本動漫輕產業各方面,所產生的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在回憶和總結的同時,也希望能讓新人們對該系列有一個全面性了解,
精彩彈幕,盡在客戶端
新作《涼宮春日的直觀》(2020年我們還能聽到平野綾的配音)
涼宮春日的聲優:平野綾手持新書
輕小說的改變
輕小說是和制英語Light Novel的翻譯,關于“輕小說是什么”“第一部輕小說是什么”,直到今天也沒有完全一致的看法,一般來說,輕小說可以被認為是“給熱愛ACG的人看的有插畫的小說”,文學性弱、口語化明顯,任何人都可以毫無門檻地閱讀,當然,這只是一個比較籠統粗略的定義。
1.涼宮春日之前的輕小說業界
在《涼宮春日的憂郁》于2003年橫空出世之前,輕小說領域可說是被純粹的幻想題材統治也不為過,最早的一批輕小說創作者們,很多都是科幻\奇幻小說家。
縱觀二十世紀末,乃至2003年之前的大熱書目,彼時輕小說業界頂端的三大文庫的代表作,比如富士見Fantasia的《秀逗魔導士》、角川Sneaker的《羅德島戰記》、電擊的《奇諾之旅》,都具有一個完整的虛構世界觀,并以冒險故事為核心推動,與傳統的奇幻小說幾乎一致(《不吉波普不笑》甚至更向前邁了一步,形式和內容都與新世紀奇幻小說非常類似),雖然有插畫、容易閱讀,但是大致沒有脫離奇幻小說的結構和主旨,
《秀逗魔導士》在西方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DotA中的火女即以本書主角莉娜·因巴斯為原型塑造
2.涼宮春日為輕小說的寫作指明了全新的模式
這一切在涼宮春日系列橫空出世的年代開始產生變化,涼宮春日系列雖然也擁有一個科幻\奇幻的外殼,但是它以人物而不是科幻\奇幻情節作為整個作品的核心推動,用大量日常情節描繪出極具吸引力的人物們,至于那些充滿幻想的設定對于人物成長、人物關系并沒有本質影響。
涼宮春日的成功,為絞盡腦汁在塑造世界觀、構思跌宕起伏劇情的輕小說業界指明了另一種模式——我們可以讓讀者瘋狂愛上人物。這樣一來,讀者將為了得知“他接下來會做什么”“他將來會如何”而閱讀——不再是人物服務于情節,而是情節服務于人物。
2005年,寶島社開始推出“這本輕小說真厲害!”(簡稱輕厲)的導讀類小冊子,列出讀者投票選出的年度最佳作品和最佳男女主角。十幾年來,“輕厲”逐漸成為衡量輕小說領域當年流行趨勢和創作水平的標桿,
第一屆“輕厲”頭名毫無懸念地由當時如日中天的《涼宮春日的憂郁》獲得。此后歷年的頭名作品,似乎是受到涼宮春日創作手法的啟發和所獲成績的觸動,都包含了大量的日常內容,即使是以戰斗為主的《魔法禁書目錄》、逐漸向龍傲天方向轉變的《刀劍神域》,也將重心放在了對主角組和人物關系的塑造、而非對設定、戰斗的大篇幅描繪上。
這里要特地說明的是,“指明”不是創造,實際上在涼宮春日系列的同時期,也有其他以塑造人物為核心推動的日常系輕小說(如《冰菓》)。但涼宮春日系列的巨大成功讓后來的作者們堅定了“這條路也可以走得通”的信心。
《冰菓》首卷出版于2001年,不過該作更多被認為是推理小說,米澤穗信也確實是推理作家
3.涼宮春日空前強化了輕小說在漫畫、動畫領域的地位
涼宮春日系列輕小說的銷量震撼了整個業界。根據不完全統計,直至今日,它依然保持著單卷發行量最高紀錄。(2020年10月9日數據:《涼宮春日的驚愕》初版上下冊均為513000部)以及全系列總發行量第三名,(含漫畫等衍生作品)
第二個數據在今天看來更顯恐怖,因為位居前兩名的《魔法禁書目錄》和《刀劍神域》原作篇幅比涼宮春日系列長出數倍,又是在市場高度成熟之后,依托著海量的衍生作品,才在總發行量上高過了涼宮春日系列,
《魔法禁書目錄》
輕小說這一創作形式蘊藏的巨大商業潛力,經由涼宮春日系列,終于延伸到了漫畫、動畫領域:2006年涼宮春日動畫一期卷均銷量達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79195卷,在當時只落后于萬年常青樹高達系動畫和“宇宙神作”《EVA》;且當年開始全部輕改動畫的銷量都呈現上升趨勢,在2012—2013年達到頂峰,直到2015年四天王七英雄橫空出世,輕改動畫的地位停止增強(即使是2015年,也有《終物語·上》撐住了輕改的場面),
輕改動畫商業價值的井噴式增長、顯現出的爆炸性商業潛力,徹底喚醒了資方的主觀能動性,大量輕小說迅速被漫畫化、動畫化,上文所提到的輕厲評比,除2020年因時間太短之外,歷年頭名作品全部被漫畫化或者動畫化,這種事實在時間層面的觀感,就是“涼宮春日帶動了輕小說與漫畫、動畫的融合”,
2000-2018年輕小說改編深夜動畫數量柱狀圖,綠色為電視動畫、藍色為OVA、紅色為劇場版
動畫的改變
對于話題作品的改編向來等同于在刀尖上跳舞,改得不好,受眾情緒會爆炸;改得好,往往會被歸因于原作質量好。承擔著如此壓力的涼宮春日動畫,除了依靠原作的超高水準,是靠什么取得成功,“影響動畫業界”又從何談起?
1.亂序播放的背后
2006年4月,涼宮春日動畫一期《涼宮春日的憂郁》開播,原作讀者們對改編動畫自然十分期待,即使沒有接觸過原作,但熟悉ACG的人或多或少也都聽說了這部名聲在外的作品。
當大家滿心期待打開電視,卻發現這第一集畫質捉急、又是4:3,而且一直在講述一位巨乳兔女郎的“冒險”,有點不知所云……
這張流傳甚廣的截圖(上)就出自本集,下圖縮小觀看觀感更佳
熟悉原作的觀眾自然知道,這是原作第二卷《涼宮春日的嘆息》中,涼宮春日為了準備文化節,帶領SOS團成員制作的小電影。很明顯,京都動畫直接把小電影做了出來,但明明是第二卷的內容,怎么放在了第一集?難道整個首卷要被動畫制作方拋棄了嗎?
事實上,動畫一期采用了亂序播放的方式:在不調換原作首卷內容順序的前提下,在中間貌似隨意地插入后面幾卷的故事,并加入京都原創的真·最終集Someday in the Rain*,
*劇本由谷川流創作,實際上是動畫中人物關系資訊量最大的一集
這里說的貌似隨意,即這個播放順序其實并不是隨意的,對照真順序來看,首卷的故事連續性更強,其余故事則偏向短篇的單元劇,如果按照出版順序做出來,似乎有頭重腳輕之嫌。而在首卷順序相對不變的前提下,把短篇故事插入其中,是更為保靠的做法,
圖自萌娘百科,播放順序與真順序對比
此外,當年的京都動畫還不是如今這樣的業界巨擘,雖然已經制作出《全金屬狂潮校園篇》、Key社三哭中的《AIR》,但是在觀眾群體中還沒有如今這樣的號召力,在資方看來商業保證也顯得不足夠,
既然有機會改編現象級輕小說,自然擔心砸了招牌,大膽采取這樣極富話題性的播出方式,似乎是一種藝術性與關注度兼具的高超手段,
總之,在大量觀眾被不知所云的實玖瑠大冒險搞到直接勸退的同時,堅持觀看了整季動畫的觀眾,的確賺大了,正如前文所說,接近八萬的卷均銷量,讓動畫一期直接步入神作行列,也讓京都動畫迅速成為了全日本一線的動畫公司,
2.威力加強版意義何在
2009年的威力加強版動畫二期(此處使用光榮三國題材游戲的說法,威力加強版即原版的強化后完全體),與動畫一期相比,首先放棄了玩過一次的亂序播放,其次是加入了新內容,最重要的是采用了整個電視動畫歷史上前無古人,也可能后無來者的大膽做法——把相同的劇情做了八遍,播了八集,
漫無止境的八月對于每周準時收看的人來說非常難以忍受,因為劇情基本一致,人物互動只有小部分差別,“完全一致”帶來的恐慌感,持續了整整兩個月,動畫播完了,暑假也快過完了……
涼宮春日的消失
時至今日,大部分完整看過“八月章節”的觀眾,都明白這種神級操作是為了給接下來的劇場版《涼宮春日的消失》做情感鋪墊,不過,如果我們仔細看過這八集,會發現這并不只是形式上的創新、噱頭,在內容上同樣驚人。
八集內容中劇情一致、人物一致,但所有的分鏡、所有的演出、甚至人物著裝都是不同的。也就是說,京都動畫需要把基本一致的劇情做八遍,除劇情以外,每一集的最終效果都要體現出明顯差別,毫不夸張地說,從動畫制作的角度來看,這是本世紀迄今為止最深藏不露的一次制作能力終極炫技。
相同情節部分的分鏡對比,為了做這張圖我把整個八月章節重新看了一遍,非常開心,點擊大圖觀看觀感更佳
此外,在動畫二期新增的14集中,不僅有著武本康弘、賀東招二、木上益治(三好一郎)等人,還有米田光良、高雄統子等多名元老級人物參與。可見,這種創新的做法絕不是對觀眾的敷衍,而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決定的,
這個企劃達到了預期效果,讓觀眾感受到了惡意與新意,體驗了漫無止境的絕望,從電視媒介領域來說幾乎是行為藝術;同時,為接下來的劇場版情感爆發埋下了堅實基礎,從制作方的角度來說,這次行為藝術也間接試探出了觀眾對于形式創新的忍耐極限,
3.深夜動畫劇場版也能賺大錢
動畫劇場版《涼宮春日的消失》,早在動畫一期結束后就開始謀劃,最終決定以院線形式推出。
當時的日本深夜動畫極少推出劇場版,即使敢于上院線,通常都是場次較少的小規模放映,究其原因,無外乎受眾較少、成本所限,2010年2月6日上映的《涼宮春日的消失》也是如此,僅在24家電影院上映。可是本作最終拿下了8.5億日元票房,直接成為當時最賣座的深夜動畫劇場版,
有了本作的經驗,次年年末上映的《輕音少女》劇場版以十足的豪氣在137家電影院上映,更橫掃19億日元票房。從此,深夜動畫也能做劇場版,也能大張旗鼓地上映,成了業界的共識,
在《鬼滅之刃》劇場版僅用不到一個月就躋身日本影史票房前五的2020年,我們應該記得,深夜動畫*劇場版的坦途,是由《涼宮春日的消失》最終為整個業界修筑完成。
*《鬼滅之刃》作為深夜動畫,曾經“意外地”于晚上九點播出,并引起了良好市民的反對,
4.動畫歌曲(Anisong)的新一輪轉變
涼宮春日動畫一期的另一方面突破,是對動畫歌曲的創新理解,動畫歌曲既是單獨的歌曲,也是動畫的一部分,因此,優秀的動畫歌曲,無論是無人聲的BGM、還是如今動畫標配的角色歌曲、還是烘托氣氛的OPED,必須在通常意義優美動聽,又要與動畫完美融合、相得益彰。
讓我們討論一下在第十二集Live Alive中的舞臺表演一段。
幾乎可以稱得上是絕唱
在西屋太志的親手繪制下(非轉描*),涼宮春日的面部表情呈現出極端寫實的狀態,甚至能看到隨著高歌從口中噴出的唾液。同時,我們還能看到負責演奏的長門有希在琴弦上下翻飛的手指,這一切都與歌曲的音調、節奏完全對應,此時此刻的BGM正是被廣大觀眾奉為神曲的《God Knows…》,
*西屋太志于大火中罹難后,阿寬透露了這一幕的創作細節:涼宮春日唱歌的部分全部由西屋太志獨力繪制,沒有使用轉描,
這一幕致敬了山下敦弘的電影《琳達!琳達!琳達!》,就連“演出時外面瓢潑大雨”都是一致的;至于《琳達!琳達!琳達!》與《旋轉少女》二者之間、這二者與Zone和藍心樂隊之間的聯系,是另一個有趣的故事,
這無疑是一首非常貼近J-POP旋律和曲式的通俗歌曲,編曲也跟“動畫感”(《干物妹小埋》OP就是動畫感突破天際的一首歌)毫不沾邊。但是,對于熟悉涼宮春日系列劇情的觀眾來說,這首歌無疑與原作中對這一場景的描寫完全契合,正是因為這種契合,動畫才敢用三分鐘的時間來塑造一個單獨的舞臺,只為更完整地把這首歌表演出來(對原曲的刪減非常克制),
更重要的是,當我們仔細品味歌詞,似乎就明白阿虛當時對這次表演的復雜感受和對涼宮復雜的感情,這正是動畫其余部分尚未直白表達出的內容,也是原作中想要傳達的內容,也就是說,以這首《God Knows…》為例,一首動畫歌曲完全可以做到既有JPOP的曲式、旋律、風格,又完全契合動畫本身的主題乃至情節,而動畫感恰好處于一般人可以接受的范圍,
在涼宮春日之后的動畫歌曲,有不少開始向這個方向努力。而根據筆者個人的觀察,凡是符合這個標準的動畫歌曲,其作品本身的質量往往有保證,比如稍早一些的《科學超電磁炮》《無頭騎士異聞錄》以及最近幾年的《進擊的巨人》《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天才們的戀愛頭腦戰~》,略微夸張一些來說,想要知道一部動畫“有沒有想法”,聽一下OP就能判斷出個大概。
御宅文化的改變
已經有九年多未能發售新作,涼宮春日系列在宅群體中的影響力不可避免地有所下降。正如本文開頭提到的,不僅日本的ACGN產業已經與當年完全不同,整個大眾媒體的形態,也隨著SNS和移動互聯網猶如宇宙大爆炸一般的出現和發展,變得完全不同了。
不過,仔細觀察日本ACGN產業發展的若干方向,不難發現,涼宮春日系列作品恰好是在一個特殊時期發揮了特殊作用,并幫助改變了產業本身甚至御宅文化的關鍵因素。
1.聲優偶像化與平野綾
關于武本康弘如何發現并記住了童年時期的平野綾、京都動畫如何培養了平野綾使其成為業界首屈一指的標桿型人物、平野綾如何與經紀公司產生矛盾并因此陷入輿論風波、平野綾如何從聲優行業的絕對巔峰迅速消失等一系列問題,即使是如今的漢語互聯網上,也有足夠的資訊讓大家了解來龍去脈。限于篇幅,本文在此不做贅述,
在資本家的輿論操控下,平野綾承受了完全不公平的對待,看上去比同齡藝人更憔悴
現在已被視為尋常現象的聲優偶像化(實際上最初是聲優從事配音以外工作所產生的的“被偶像化”),最早由林原惠美等人發端*,經由水樹奈奈(已宣布懷孕)、田村由香里(17歲未婚)、堀江由衣(17歲未婚)發展,在本世紀最初幾年,或多或少面臨著青黃不接的尷尬局面,
*1995年,由林原惠演唱的《Give a Reason》(《秀逗魔導士Next》OP)是聲優單曲第一次進入Oricon單曲榜單前十。
對于日式偶像來說,超過了25歲已經可以算是“中老年”人士,但除了釘宮理惠,業界遲遲未能找到如同“御三家”一般有巨大市場號召力的新晉偶像聲優,
主要活躍在九十年代的林原惠,外表蘊藏著所謂“昭和美人”的生命力
涼宮春日動畫一期的巨大成功,終于將年紀輕輕、唱跳俱佳、外形不輸傳統藝人的平野綾推上了聲優偶像化的前臺,京都動畫向來以挖掘培養新人聲優著稱,但誰也不會想到,平野綾竟然會火爆到這種程度,
《God Knows…》成為Oricon單曲榜單第五位之后,京都動畫迫不及待地舉辦了“涼宮春日的激奏”演唱會,平野綾在舞臺上迸發出如烈日般令人炫目的青春活力,這之后,她的影響力在短時間內甚至超過水樹奈奈,2007年三個月內連發的三張單曲銷量都接近2萬,辦巡演、發專輯、出寫真、上綜藝,該來的都來了,赫然一個標準意義上的日式偶像。
在2011年以前,平野綾就是涼宮春日、就是泉此方(《幸運星》)、就是彌海砂(《死亡筆記》),也是大家心中的女神,更重要的是,那段時間中,以平野綾為外在標志的涼宮春日系列作品,在日本社會中的形象相當正面,團舞片段甚至被當做日本的文化產品代表,出現在上海世博會日本館宣傳片中。
平野綾直率陽光的性格、相當突出的外形,改變了深夜動畫在一般人心中的固有定位,同時,與“御三家”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平野綾在領域外具有非常廣泛的影響力,死宅在一般社交場合,可以放心地與人談論平野綾且不必擔心沒有話題,
在雜志《ENTAME》評選出的2010日本最具影響力國民偶像榜單中,平野綾以聲優身份竟然名列第12位,排在她前面的都是諸如戶田惠梨香、佐佐木希、新垣結衣、上戶彩等娛樂圈的一線女性藝人。
2010年12月31日,平野綾一身巫女打扮來到《幸運☆星》圣地鷲宮神社,直接導致2011年新年三天參拜總人數達到47萬,實現《幸運☆星》播出后參拜人數連續四年增長,是播出前參拜人數的五倍有余。
當時平野綾自己相當積極地以角色形象出現在公眾面前
時過境遷,經歷了與資本家的沖突,終究只是個打工人的平野綾沒有在聲優行業的頂峰維持太久,但她曾擁有的的領域外巨大影響力,成為了偶像聲優的重要衡量標準。由此可見,之前水樹奈奈和西川貴教登上紅白歌會舞臺只是個時間問題。
而當花澤香菜一臉困惑地參演北京電視臺新年晚會,《戀愛循環》成為抖音神曲,聲優偶像化終于取得了另一種意義上“跨界出圈”的終極成功——偶像聲優在全球最大的移動互聯網用戶群體中成了“網紅”——和孫笑川定義相同。
實際上,平野綾的影響力仍未完全消失:2019年9月10日,平野綾被日本內閣府任命為Cool Japan大使,是首位獲此職務的藝人,
2.團舞—宅舞,誰都可以學得會
在動畫一期ED中首次登場的團舞(阿寬領銜制作),引發了出乎意料的巨大波瀾,如前文所述,它甚至被當成日本動畫文化的代表,剪輯進2010年上海世博會日本館內播放的宣傳片,是其中唯一的動畫片段。
提到涼宮必然就有這個畫面
《守望先鋒》小美的舞蹈
《英雄聯盟》伊澤瑞爾的舞蹈
2006年是各色視訊網站和SNS迅速發展的早期階段,NicoNico正是在當年年底創建。在形式上本就獨樹一幟的SOS團舞,因其足夠新奇、動作簡單、內容洗腦,成了觀眾們爭相模仿的絕佳素材,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成為持續至今的話題。
在動畫一期結束不久后開設的NicoNico“踴ってみた板塊”(跳舞試試看),迅速出現了愛好者的舞蹈自拍,又恰好趕上了SOS團舞引起話題的契機,逐漸充滿了大量自娛自樂、供人娛樂的有趣團舞視訊,為這個話題的發展持續添柴加火。動畫制作方更親自下場,與觀眾們親切互動,
后來,“踴ってみた”變成了內地愛好者口中的“舞見”,這些與其他所有種類舞蹈都有明顯不同的表演成為內地愛好者口中的“宅舞”。當然,隨著時代改變,所謂的宅舞,從動作較為簡單、著裝較為電波、布景較為簡陋,逐漸變為如今的形態,就連觀眾觀看的目的都有了根本性轉變,恐怕是最初踴ってみた板塊那些投稿者從未想到過的,
3.從看電視到看演出,從涼宮春日到LL
2010年7月,Sunrise、Lantis和雜志電擊G’s magazine共同搞了一個企劃。這個企劃的官方定位是“讀者參與型-混合媒體-校園偶像企劃”,計劃包裝一個偶像團體,在全媒體平臺推出音樂、動畫、綜藝、游戲、周邊等產品,總而言之就是偶像搭臺經濟唱戲,能賣的都賣,一開始中規中矩的企劃,在2013年動畫一期開始播放后,達到了人氣巔峰,
這個企劃叫“Lovelive!”,它是日本ACG產業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媒體企劃,企劃之初就明確規劃了在幾乎所有大眾能接觸到的媒體上將會采取的行動和總體目標,而不是先推出單獨一種或幾種媒介的作品,再去向外延展,在十年之后的2020年,LL的影響力雖不如前,但依舊擁有一大批非常忠誠的受眾。
十年前,動畫聲優唱歌演戲、成立組合已經不稀奇,不過“先有組合、再有ACG產品”對于整個業界來說依然是很稀奇的;再往前推到二十年前,盡管動畫衍生的音樂劇市場已經開始成熟,但其定位與漫畫、動畫改編的真人版影視作品類似,至于“先有組合、再有ACG產品”根本是無從想象的事情,現在,這種把ACG作品中的人物關系和立場部分地投射到現實中的作品越來越多,很多人將其歸類為“2.5次元”*,
*所謂的2.5次元和聲優偶像化關系十分密切,僅就LL和早年在內地引起愛好者良好反響的《網球王子》音樂劇來比較,LL的動畫聲優跟角色形象是一一對應、完全綁定的;《網球王子》音樂劇只是漫畫改編作品,要實現LL的做法,聲優本人必須滿足日式偶像對于各項能力的普遍要求。
涼宮春日系列與LL以及后來的許多2.5次元作品之間的關系,源自前文提到的“涼宮春日的激奏”演唱會以及之后動畫制作方主導的一系列現場活動(現在一般叫做線下活動),
激奏演唱會結束后,平野綾激動不已、在后臺哭個不停,她還不知道,命運給少女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明了價格
在現場活動中,通過強調角色和聲優的對應和綁定,來喚起受眾的移情效應從而刺激消費,涼宮春日系列并不是首開先河;舉辦動畫主題的音樂表演,涼宮春日既不是最早、也不是最隆重的,EVA在九十年代已經做過音樂會,激奏之后,也有大量音樂水平出眾的動畫如Macross系列,把演唱會做到了武道館,但恰如后來的LL,涼宮春日系列的動畫制作方,已經有意識地把角色同聲優綁定。一方面利用平野綾的個人魅力在現實中繼續延伸作品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也把受眾的喜愛極大程度地轉移到平野綾個人之上,
不僅是女主角,組長杉田智和通過與阿虛的綁定,初步建立了自己“吐槽役”的人設;白石稔的人設也在扮演谷口之后迅速向角色靠攏,這些角色從屏幕中跳出來反向影響現實人物的情況,大致是從涼宮春日動畫一期的成功嘗試之后才大行其道。
稍晚的《幸運☆星》更利用平野綾打通了原作、涼宮春日系列、現實三者之間的界限,形成更親切、有趣的觀感(在本季度的動畫《前說!》中也埋藏了與之相關的有趣內容)。如今,大家對于聲優cos自己角色、聲優在現實中模仿角色行為特點已經司空見慣了。也許,紙片人終究不如活人。
《幸運星》中有非常多與《涼宮春日》的聯動
結語
今年春季,由于covid19肺炎疫情在日本持續蔓延,為呼吁日本群眾自覺進行社交隔離、鼓勵大家保持樂觀,平野綾上傳了一段在家跳團舞的視訊,頓時引起廣泛響應,不僅有共同參演的聲優組長、白石稔,還有頗具名氣的職業舞者涼宮あつき,以及眾多群起響應的普通人。
平野綾 杉田智和 松井玲奈 松田瑠華
這個情懷與實際效果兼具(長期憋在家確實會導致心理狀態不良,需要緩解孤獨感)的自發活動,不僅是涼宮春日系列影響力延續至今的有力證明,也包括一個不容易意識到的事實——喜歡涼宮春日系列作品的人,認為公開聲稱自己喜歡涼宮春日系列作品并不丟人。EVA改變了深夜動畫行業的生態,這是人人都承認的事實。在它之后,卻久久未能出現在全日本引發文化現象的作品。
涼宮春日系列作品,則在世紀之交、互聯網開始蓬勃發展、全球化終于顯現出效果的特殊時期,巨力沖擊了輕小說和動畫業界,順帶也刮到了漫畫和游戲業界,還幫助進一步改變了日本社會對于御宅文化的刻板印象,最終成為“一億人的涼宮”,
正如日本著名動畫產業研究者數土直志所說:
涼宮不僅僅作品本身很出色,它改變了日本動畫商業的發展方向,00年代后半動畫行業不景氣,10年代是網路配信和(偶像演唱會)交流型時代,在這中間鏈接兩個時代的是涼宮系列,
互聯網的記憶只有三秒,關于涼宮春日系列作品的分析在漢語互聯網中的數量,與其歷史地位并不相稱。如果這篇文章能引起已經熟知作品者的回想,或者能引起尚未欣賞過作品者的欣賞欲望,對我們這些中年人來說已經足夠,
作者注:如果不算幼年時期看個熱鬧的《圣斗士星矢》和童年時期看個大概的《名偵探柯南》,涼宮春日系列作品是我個人開始了解日本動畫特別是深夜動畫的起點,十四年前,第一次看到涼宮春日動畫的時候,我恰好經歷了人生第一次失戀——有過類似經歷的朋友一定懂得這種巧合的感受——涼宮春日這個角色,似乎真的從文字中、從圖畫中、從屏幕中走了出來,成為我生活無可取代的一部分。我不認為這是分不清現實和虛構,這應該是在特定的人生時期遇到了合適的藝術作品,產生了無比的共鳴,
開始準備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和編輯都很擔心。因為這么多年過去,關于涼宮春日的討論汗牛充棟,可能再想提出新的觀點是勉為其難。但寫著寫著,我陷入了這些年來關于涼宮春日舊作的眾多美好回憶、以及對新作小說的無比期待之中,因此總感覺還有很多東西沒寫到、還有很多想表達的沒有表達清楚。我逐漸感到,自己應該是頭腦發熱才決定了這么一個費力又費神的題目,因為涼宮春日系列對于整個業界的影響非常巨大,甚至延伸到了社會層面和文化層面,很多東西如果想深入討論,恐怕連博士論文的篇幅都夠了,
等到一個月后,終于寫完,頓時有一種“我可以坦然面對2021年了”的感覺,
無論如何,關于涼宮春日的話題還有更多值得思索之處,涼宮春日的故事也仍未結束。
雖然我們的人生就像從未遇見涼宮春日的阿虛,
寫的還不錯,內容、數據還算豐富,如果是親身經歷,小編應該也是80后了,秀逗是進大學部后追的(電視臺里播出時名稱好像是魔劍美神),很搞笑,印象非常深刻,主題曲也是第一首學著哼唱的日文歌曲,涼宮在出坑前后非常火,不過那時沒有看,因為當時動畫看的實在太多了(差不多每天看3、4小時看了1、2年,把當初非超長篇的基本都看了一遍),最近才看了06版,第一集和亂序播放很有意思,哈哈
小時候記得魔劍美神好像是粵語譯名吧?秀逗好像是國語譯名。 新出直觀這本在發售前我就先預定了,居然現在還沒到手…
也是我最珍貴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