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看過實驗電影嗎?
實驗電影,又叫做地下電影,顧名思義就是“上不了臺面”的電影,
這類影片與主流影片的拍攝手法和制作方式相異甚至對立,其傳達的價值觀也和主流價值觀格格不入,
可是曾有這樣一部實驗電影,在柏林電影節卻大放異彩,不僅拿下了電影節的藝術貢獻獎,更是引發了影視圈的地震。
喜歡它的人,大呼過癮,稱它是里程碑式的作品,
討厭它的人,怒斥它嘩眾取寵,喪失人性,
今天皮哥就要說說這部極具爭議性的實驗電影——《列夫·朗道:娜塔莎》又名《娜塔莎》,
一般的實驗電影都是一個系列的,《娜塔莎》也不例外,它是一個系列電影的第一部,這個系列電影叫DAU計劃,
導演拍攝DAU計劃的目的很簡單:營造一個真實的“楚門的世界”。
乍一聽很美好,但實際卻很殘酷——
一切還要從(Lev Landau)說起,這個計劃名字就取自他名字的最后三個字母。
列夫·朗道是蘇聯猶太人,是凝聚態物理學奠基者,被稱為“最后一個全能的物理學家”,曾公開叫板愛因斯坦,獲得過196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曾被被捕入獄,對性和婚姻也發表過驚世的言論,是科學界的一朵奇葩。
2007年,31歲的俄羅斯導演伊利亞憑借電影《四》在圈內名聲大噪,他計劃拍一部關于列夫·朗道的人物傳記影片,可在開拍前他卻突然改了主意。
列夫·朗道只是個藥引子,伊利亞真正的野心拍攝現實版“楚門的世界”。
于是這個荒誕的計劃引起很多人的興趣,許多人紛紛慷慨解囊支持伊利亞的春秋大夢,其中就包括俄羅斯頂級富豪謝爾蓋·阿朵涅夫,他從2007年連續13年資助這個計劃,他不干涉劇組的拍攝,甚至不愿意讓自己的名字出現在該項目的名單中,最終在導演的多次勸說下才擔任了影片的制片人,
首先導演在烏克蘭的哈爾科夫搭建了一座前蘇聯城鎮,占地12000平方千米,1:1還原了上世紀50年代蘇聯的社會風貌,在這個平行世界里有真實流通的貨幣和通行證,生活的方式完全按照20年前的蘇聯進行,是存在于現實世界里的平行小宇宙,
導演招募了上萬名演員,這些演員甚至都不能稱為演員,他們在影片中使用真名,扮演的角色也幾乎和自己的職業相符,
比如本片主演娜塔莎,在影片里是個風情萬種的女人,現實中也是身處風月場所的女人;片中飾演法國科學家的演員在現實中也是一名生化科學家,
導演根據他們現實中的職業給他們在DAU世界里安排了對應的身份,只給他們大致的劇本框架,讓他們自由發揮,
所以我們在影片中看到的大尺度戲份沒有任何剪輯借位的痕跡,都是實拍,演員甚至分不清他們究竟是在扮演角色,還是在真實生活,
就這樣,經過三年的拍攝,六年的剪輯,該計劃于2011年宣告殺青,整個計劃動用了400名主演,近萬名配角,有35萬人參與了拍攝,劇組拍攝記錄了700多小時的鏡頭,8000多小時的對白,整理成320多萬字的資料,最終將制作成15部電影與觀眾見面,
柏林電影節上,《娜塔莎》作為項目中第一部電影參展,第二部電影《退變》在電影節特別影展單元放映。
兩部電影中都有一些“驚世駭俗”的鏡頭,
比如《娜塔莎》中有審訊官用啤酒瓶刑訊女主角的鏡頭,比如《退變》中有真實的宰殺豬的鏡頭。
電影節上有觀眾中途憤然離場,有人聯名上書電影節主辦方要求封殺本片,
但本片就在爭議聲中火了。
這樣的電影是否應該被禁?
不過拋開那些噱頭,但從電影的角度看,《娜塔莎》只能用乏善可陳來形容,它的拍攝手法固然新奇,它表現出的真實質感固然讓人害怕,但還是沒有脫離電影的那一套框架,
或許是作為該系列的第一部,導演采取的是拋磚引玉,通過一個小人物的悲歡來表現當時政府的極權統治,
這個小人物就是娜塔莎,她就職于一個秘密機構的餐廳里,白天負責招待機構的工作人員,晚上則和搭檔暢聊愛情觀。
在這里,變態就是常態,那些科研人員在實驗室進行著人體試驗,接受實驗的“小白鼠”一個個唯命是從,他們是真不知道參與這場實驗有什么副作用。而下班后則在餐廳尋歡作樂,歇斯底里釋放著壓抑情緒,
逼仄的生存環境里國家機器一刻不停地運轉,而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被碾壓成了空蕩蕩的軀殼。
娜塔莎原本還有著小人物的浪漫,在她的描述里她是愛情里撲火的飛蛾。她也曾經畏懼寂寞,搭檔要出門時候,為了留住搭檔,她不惜大打出手,
后來科研院所來了一名法國科學家,娜塔莎和他一見如故,兩人在言語不通的情況下完成了生命和諧,
娜塔莎原本以為找到了苦悶生活中的伴侶,不曾想科學家在一夜風流后視她如空氣,娜塔莎在餐廳痛哭,她的愛之火被撲滅。
很快國家以通敵罪對她進行審判,在黑暗的審判室她徹底淪為了審判官的玩物,對方肆意撕扯她的衣物,一言不合就扇她耳光,審判結束后還讓她編造謊言詆毀那位科學家,
娜塔莎徹底淪陷,甚至斯德哥爾摩綜合征泛濫,對那位施暴者產生了依戀,兩人離別時還如戀人般擁吻。
影片一共145分鐘,前100分鐘都在講述娜塔莎的抗爭,后45分鐘重點講述她的毀滅,結構工整得像一篇國小生作文,
而為了登臨院線,片方又在145分鐘的電影節版本基礎上主動刪減了8分鐘,但137分鐘的“純凈版”仍然充斥了不少大尺度的畫面、情節,截至目前,仍未有國家打開公映綠燈,
全片場景都在封閉的空間進行,期間充斥著大量無意義的對話,觀影體驗可以說非常糟糕,所以說想要獵奇的朋友可以嘗試,一般人就算了,那些真實的鏡頭真是毫無美感、藝術價值可言。
不過DAU計劃有15部,《娜塔莎》只是一道開胃小菜,真正的大菜還要等等,這個系列究竟給觀眾帶來的是驚喜還是驚嚇,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
雖然皮哥認為這樣的電影不應該被普通大眾所推崇,但有一點可以肯定——
作為實驗電影,這個計劃有其存在的意義,它的先鋒性,開創性對電影界有著極其深刻的影響,
但它適合放在電影節上,放在電影學院的課堂上被討論,普通大眾去看它只會昏昏欲睡,不知所云,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劇組拍攝記錄了700多小時的鏡頭,8000多小時的對白。記錄700小時8000小時的對白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