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著一匹白馬,手持一株山茶,來自云南大理的感通寺主持、無極禪師,帶著24名僧徒,向著遙遠的首都南京出發了。
這是大明帝國之初、明朝洪武十六年(1383年),在南京的皇城里,當無極禪師向朱元璋獻上山茶和白馬時,恰逢早春,此時茶花盛放,白馬在朝堂上突然嘶鳴,滿朝文武為之一振,紛紛進言說,這真是祥瑞徵兆,預言大明國運昌盛啊。
和尚出身的朱元璋,原本就對佛家弟子抱有好感,又剛好馬嘶花放,他喜從中來、龍顏大悅,立馬頒旨賞賜無極禪師“館之上剎,賜饌、賜衣”,除了親自為無極禪師上法號“法天”,朱元璋還親筆題詩《僧居點倉》贈無極禪師:
“峰頭積雪炎天厚,巖上深松盛臘長。
問道也應如是往,好將鐘鼓震蠻荒,”
無極禪師所居的感通寺,正是在大理境內的點倉山(蒼山)之上,
此前,朱元璋盡管率部先后平定內地,但元朝蒙古殘兵仍然盤踞云南不肯投降,于是,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朱元璋下令大將傅友德、藍玉、沐英等人率兵30萬南征云南,大軍所向披靡,先是于當年十二月擊敗了元朝盤踞云南的梁王,迫使其兵敗自縊,第二年、洪武十五年(1382年)閏二月,明朝大軍又攻克大理,俘虜了云南土酋段氏,基本平定云南全境,
至此,此前千年一直游離在中華帝國勢力之外的云南地區,開始了與內地的同化進程,而無極禪師的南京朝覲,就發生在大明帝國平定云南的第二年。
對于朱元璋來說,云南與中華帝大陸地的歸一進程,急需來自宗教層面的支持,而無極禪師等僧眾的覲見,恰逢這一歷史性進程的開篇節點,肩負這個同一使命重任的,即將交付給予大理點倉山上的感通寺,
后來,在明末清初江山鼎革之際,當時感通寺主持、高僧擔當懷著萬分感慨,為感通寺寫下了這樣一幅對聯:
“寺古松森,西南攬勝無雙地;
馬嘶花放,蒼洱馳名第一山,”
在蒼山之上、洱海之邊的風花雪月里,感通寺內,珍藏著大明帝國的金戈鐵馬、哀怨情仇,而白馬茶花,只是這個故事的開篇而已,
▲蒼山上、洱海邊、感通寺,/圖源:圖蟲創意。
1
根據史書記載,感通寺原名蕩山寺,其始建于漢,重建于唐,唐朝時,位處云南的南詔國立都大理,與當時的大唐、吐蕃鼎足而立,當時,禪宗六祖慧能的高徒神會,將禪宗親傳給四川成都萬壽寺的僧人張惟忠,張惟忠又將禪宗法意傳給了南詔國的高僧李成眉,李成眉,就是后來聞名的買順嵯和尚,
李成眉后來來到點倉山上蕩山寺的舊址,點倉山,也就是現在的點蒼山(蒼山),在這里,李成眉開始著手籌建廟宇,是為感通寺,而感通寺,也因此成為了禪宗云南第一寺,
▲感通寺,就藏身在蒼山洱海之間。
后來,明代白族學者李元陽在《重建感通寺記》中寫道:“大理城南十里,西入山谷有寺曰感通,唐初李成眉賢者所建,”
對于該寺為何命名“感通”,作為明代云南大儒的李元陽解釋說:
“況天下之物……不得其理不能感……感而遂通”。
作為“史上白族第一文人”,大理土著李元陽(1497-1580年)也是嘉靖五年(1526年)進士,在大理,李元陽即將遇到一位從京城北京,被貶至萬水千山之遠的帝國狀元:
楊慎(楊升庵)。
作為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楊慎在后世聞名,是因為他那首著名的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楊慎畫像。
然而在當時,被貶云南的楊慎,只是一位被嘉靖皇帝恨之入骨的帝國狀元,
事情起源于明武宗之死。
大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31歲的明武宗朱厚照駕崩于北京豹房,由于明武宗膝下無子,于是皇太后張氏與當時總攬朝政的大學部士楊廷和等人商議后,決定迎立明武宗的堂弟、興王朱厚熜繼位,是為明世宗,也稱嘉靖皇帝,
從地方藩王入主皇位的嘉靖皇帝,主張追認其親生父親興獻王為帝,然而當時的士大夫階層則普遍認為,嘉靖皇帝偶然得到皇位,全是因為明武宗膝下無子,因此才得以入承大統,既然如此,那按照禮儀,嘉靖皇帝就應該尊稱明武宗的父親明孝宗為父親和皇考,如此才符合正統禮儀,至于嘉靖皇帝的親生父親,則應該改稱為皇叔,
從當時的禮儀來說,士大夫階層的主張符合道統,然而嘉靖皇帝的主張則是出于人情,在另一層面,這場在后世被稱為“大禮議”之爭,涉及到追認皇帝親生父親的爭執,其實也是新上任的嘉靖皇帝與朝臣集團的爭權之戰。
在當時的士大夫們看來,當時年僅15歲,就偶然繼承帝位的嘉靖皇帝,勢必要與士大夫分權共治天下,至于如何共治天下,“大禮議”之爭就是序幕,
然而朝臣們顯然忽略了時代,這已經不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宋代,而是皇權獨攬、乾綱獨斷的大明帝國,于是,到了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嘉靖皇帝霸王硬上弓,強行命令禮部冊封追認自己的親生父母為皇帝和皇后,消息傳出后,將此視為“驚天大事”的吏部左侍郎何孟春等人帶頭抗爭反對,認為此舉違反了帝國傳統倫理道德,已經涉及國本,遭到對抗的嘉靖皇帝則暴怒,于是下令將何孟春等牽頭八人全部打入詔獄。
在今天看來,這場“大禮議”之爭其實挺無聊的,但是在當時,這是涉及“國本”的震撼性問題,嘉靖皇帝鎮壓何孟春等人消息傳出后,明朝上下文武百官群情激奮,其中,正德六年(1511年)狀元、此時正擔任翰林修撰兼經筵講官的大才子楊慎聽說后,更是義憤填膺,楊慎于是鼓動文武百官說:
“國家養士一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
于是,楊慎約集了200多位朝臣集體抗爭,文武百官沖到紫禁城左順門前擂門大哭、聲徹宮廷,而暴怒的嘉靖皇帝則絲毫不退讓,下令將抗爭的五品以下官員134人下獄拷訊,四品以上官員86人停職待罪,并先后廷杖打死了16位抗爭的官員。
左順門廷杖之后,反對嘉靖皇帝冊封親生父親為帝的文武百官最終被迫緘口,至此,從嘉靖皇帝登基開始就延續達三年之久的“大禮議”之爭,最終以嘉靖皇帝和皇權的大獲全勝告終,
而作為帶頭鬧事的“刺頭”之一,狀元楊慎則被嘉靖皇帝視為眼中釘,在先后兩次廷杖差點被當場打死后,楊慎最終被嘉靖皇帝下令發配充軍到云南永昌衛(今云南保山縣)。
而楊慎的父親,就是三年前主張迎立嘉靖皇帝入京的首輔楊廷和,則被迫辭職回到了四川老家,
所謂“詩家不幸文學幸”,因為堅守傳統禮儀、以致徹底喪失仕途的楊慎,則始終不愿意向嘉靖皇帝和皇權點頭哈腰,此后35年,楊慎一直被貶云南,嘉靖皇帝則對楊慎恨之入骨,盡管此后嘉靖皇帝曾經先后七次大赦,卻唯獨不肯赦免楊慎,不僅如此,嘉靖皇帝還經常向朝臣問起楊慎近況,只有當聽到楊慎“老病”的消息時,嘉靖皇帝才能稍稍解恨,
為了自污以避禍,楊慎經常縱酒自娛,有時甚至故意用紅粉化妝打面,還在兩鬢插花,帶著酒,讓妓女扶著他一起游覽行走,對此,晚清文人謝章鋌評論說,楊慎不過是佯狂避禍而已:
“胸中實不知有幾斗熱血,眼中實不知有幾升熱淚。”
這位貴為宰相之子、狀元出身的大才子,一生著作達四百多種,且都是頗具創新的才學之作,也因此,楊慎與唐代的李白、宋代的蘇東坡,被并稱為四川三大文豪,在被貶云南的35年時間里,他始終不肯向皇權低頭,而是堅持在偏遠之地,過一種遠離政治的具有詩意與尊嚴的人生,
于是,就在被貶云南六年后,嘉靖九年(1530年),43歲的楊慎與32歲的大理土著、云南大儒李元陽,一起相約,登上了位處蒼山之上的感通寺。
在無極禪師覲見朱元璋歸來后,感通寺盛極一時,一度規模宏麗、擁有“三十六院”,被稱為“蒼洱名山第一寺”,盡管楊慎不幸被貶,但當時人普遍對這位性格耿直的大才子深懷敬意,而李元陽也對這位儒學前輩充滿了深情敬意,
當時,他們一起夜宿感通寺內,晚上篝燈夜坐時,兩人聽到寺僧誦經,字音多有訛誤,于是李元陽對楊慎說,“宋人六書中轉注多有錯誤,以致后人沿襲不改,希望楊公能有所記錄,傳聞后人,”
于是,兩人遂在感通寺內住了下來,楊慎則奮筆疾書,在感通寺內用二十來天時間,完成了《轉注古音略》。
后來,兩人臨走前,李元陽特地將他們所住的樓閣,題字為“寫韻樓”,這也就是感通寺內保存至今的古建筑“狀元樓”的前身,
楊慎則題詩《感通寺》:
岳麓蒼山半,波濤黑水分,
傳燈留圣制,演梵聽華云,
壁古仙苔見,泉香瑞草聞,
花宮三十六,一一遠人群。
告別了京城政治,這位狀元才子,在感通寺和大理的山水之中,尋覓得到了自在人生,
感通寺之游29年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72歲的楊慎最終老死云南。這位被充軍發配云南的狀元,雖然是戴罪之身,但當聽說尋甸、武定的土司叛亂時,卻毅然帶著家僮前往助戰平亂,當聽說云南老百姓受到貪官污吏迫害,他又憑借著自己的人脈,四處寫信上訪為民伸冤,就在臨死前,他還留下遺囑說自己“臨利不敢先人,見義不敢后身”,以此來激勵子孫后代,
狀元死了,但感通寺,一直留著他的聲名,
▲感通寺內。/圖源:圖蟲創意。
2
與楊慎同訪感通寺后,李元陽還曾多次到訪蒼山,而感通寺吸引他的,還有寺內遍植的古茶樹和著名的“感通茶”,
云南巡按劉維曾經和李元陽一起游覽感通寺,在寺內與僧人們喝茶敘聊后,他感念寫下了《感通茶與僧話舊》:
竹房瀟灑白云邊,僧話留連茗重煎,
海山久思惟有夢,山中長住不知年,
洱海之邊、蒼山之上的這杯感通茶,在楊慎、李元陽的時代近百年后,還吸引來了另外一位奇人:
徐霞客,
崇禎九年(1636年),從22歲就開始四處云游、遍訪名山大川的徐霞客,來到了50歲的知天命之年,
50歲的徐霞客,此時感到自己老病將至,于是開始了人生中最后一次悲壯的“萬里遐征”,從崇禎九年(1636年)十月開始,他先是從江蘇出發遍訪江西、湖南,然后又遠游至云南境內,崇禎十二年(1639年)三月,不遠萬里的徐霞客,最終來到了大理蒼山之上的感通寺內。
在《滇游日記》中,徐霞客寫道,當時感通寺內“中庭內外,喬松修竹,間以茶樹。樹皆高三四丈,絕與桂相似,時方采茶,無不架梯樹者。茶味頗佳,焙而復爆,不免黝黑,”
當時,江蘇宜興出產的“陽羨茶”,是宋、明時期的名茶,但李元陽等人則在《大理府志》中稱:“感通茶,性味不減陽羨(江蘇宜興),藏之年久,味愈勝也。”
徐霞客顯然是慕感通寺之名而來,只是這種鴻鵠的意境,絕非普通人所能意會,就在到訪感通寺后九個月,崇禎十三年(1640年)正月,“兩足俱廢”、心力交瘁的徐霞客,被云南地方官用車船送回到江蘇江陰老家,面對歷經磨難、千里歸來的徐霞客,江陰當地官員在前來探望時,搖搖頭問徐霞客說,你這是“何苦來哉?!”
徐霞客對此的回答說:
“西漢的張騫鑿空西域,唐朝的玄奘萬里求佛,元代的耶律楚材同樣行程萬里,而我作為一個老布衣,孤筇雙屨,窮河沙,上昆侖,歷西域,題名絕國,與三人而為四,死不恨矣。”
從這個意義上,只有偉大才能理解偉大,只有高尚才能珍惜高尚,只有孤獨才能品味孤獨,除了徐霞客,沒有人能明白他自己。
一年后,崇禎十四年(1641年)正月,56歲的徐霞客,最終病逝于江蘇江陰家中,
此時,距離崇禎皇帝在煤山上吊自盡、明朝滅亡,還有三年時間,
▲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1587-1641年),
3
就在到訪感通寺之前,徐霞客先是在云南昆明,慕名拜訪了一個人:唐泰。
唐泰的阿公唐琦,本是狀元才子楊慎的六位莫逆之交“楊門六學士”之一,出身書香門第,唐泰年少時也曾經上京趕考,落榜后,唐泰也像徐霞客一樣遍游名山大川,然后又返回云南侍奉老母。
在內心深處,唐泰與徐霞客一樣,都有一顆云游四海之心。
當時,徐霞客的朋友陳眉公剛好也認識唐泰,于是,陳眉公特地寫信給徐霞客,讓他前往云南昆明與唐泰會面,當時,與徐霞客一起結伴相行的靜聞和尚中途病故,徐霞客于是邀請“詩書畫三絕”的唐泰為靜聞和尚撰寫了《瘞骨記》,
唐泰與徐霞客有著共同的愛好,兩人在短短的相處時間里,結下了深情厚誼,對于以云游為志的徐霞客,唐泰還特地寫詩《贈徐霞客先生》:
鴻鵠翔云中,孤飛縱高舉,
浮云皓橫絕,嚴霜脆弱羽,
衣裳自清潔,素志未惰窳。
弓矢豈無意,網羅奚礙阻,
咫尺寡儔匹,萬里亦踽踽。
在古典時代云游四海的徐霞客,如此奇人,顯然讓唐泰肅然起敬。
徐霞客去世后第二年(1642年),由于老母親去世,這最終讓唐泰徹底放下了俗世牽掛,于是,當時已經年屆50歲的唐泰,也決定開啟自己的“萬里遐征”——出家為僧,
于是,唐泰在云南大理境內的雞足山剃發為僧,并取法號擔當。
▲擔當禪師(1593-1673年),
但遁入空門的擔當禪師,其實難以放下世事,
根據史料記載,1644年崇禎自盡、滿清入關后,擔當禪師還曾經秘密參與抗清斗爭,這位生于大明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于滿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的擔當禪師,身處明末清初的亂世之際,內心的痛苦掙扎是難以言喻的。
參與抗清斗爭失敗后,擔當禪師徹底遁入空門,晚年時,擔當禪師常住在感通寺內,由于仰慕楊慎的為人,擔當禪師重修了楊慎當時住宿的“寫韻樓”作為自己的住所,并常在“寫韻樓”內練習書法、揮毫作畫,他的書畫獨樹一幟,在當時被稱為“云中一鶴”、“南中高士”。
對于自己晚年定居蒼山之上的感通寺內,擔當禪師曾經寫詩明志道:
退居入荒谷,非為孤陋榮,
幸有賢地主,高簡薄世情,
結茅蒼山中,延我志此生,
夙昔懷茲意,會始脫市城,
日夕羊牛下,日出鳥鵲鳴,
幽狎全其天,群傷寂昭平,
自兮無憂樂,焉知有陰晴。
▲擔當禪師筆書“一笑皆春”,
就在擔當禪師定居感通寺的時間里,隨著明亡清興的戰火燃起,云南境內也狼煙遍地,當時,先是張獻忠的余部李定國擁立南明的永歷帝,在云南境內與清軍展開對峙爭戰,隨后永歷帝又在云南境內被吳三桂所殺,
可以說,擔當禪師遁入空門后,明末清初的人世間,并沒有安生日子,
就在擔當禪師生命的最后一年(康熙十二年,1673年),吳三桂又在云南境內挑起了三藩之亂,就在吳三桂作亂的這個冬天,已經81歲的擔當禪師也預感自己大限已至,圓寂前,他提筆寫下偈句:
“天也破,地也破,認作擔當便錯過,舌頭已斷誰敢坐。”
寫完偈語后,擔當禪師擲筆而逝,
擔當禪師火化后,弟子們為他在感通寺后立起了一座舍利塔,他的好友馮蘇在題寫的《擔當禪師塔銘》中寫道:
“始焉儒,終焉釋。一而二,二而一,洱海秋濤,點蒼雪壁,迦葉之區,擔當之室。”
萬千世界,愁苦難斷,唯有身后長眠,感通寺下,蒼山洱海的風花雪月,
▲擔當禪師舍利塔。
4
感通寺里的塵事過往,或許也讓后來的林則徐,感慨萬千。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在虎門銷煙后仕途坎坷、甚至一度被作為鴉片戰爭的替罪羊、發配新疆伊犁的林則徐,又被起用任命為云貴總督,第二年(1848年),他慕名登上了蒼山之上的感通寺,
在楊慎和擔當禪師曾經居住過的寫韻樓內,林則徐寫下了《道光戊申夏五榆郡班師東歸登寫韻樓》:
知有英靈駐此中,肯教勝跡委蒿蓬。
……
雪鬢霜髭寫旅愁,芒鞋竹杖添詩料,
披發何時下大荒,魂兮來止足徜徉。
彩云城郭長無恙,明月關山休斷腸,
寫下這首詩后一年(1849年),身患重病的林則徐奏請開缺,從云南回到了福建侯官縣老家調治身體,但身處晚清亂世,林則徐根本難以安歇,到了1850年,清廷又急令林則徐前往廣西鎮壓農民起事,于是,林則徐不得已抱病從福建啟程前往廣西,最終在行經廣東普寧時病逝,
或許,在生命結束前兩年,在感通寺內,他已經感受到了“魂兮來止足徜徉”的某種生命結局,
▲林則徐(1785-1850年)。
對于感通寺的這種意蘊揭示,1906年,清末的法藏法師在感通寺中寫下了這樣一幅對聯:
“無所感,無所感,亦無所感,萬感都歸戒定慧;
何以通,何以通,亦無所通,一通了徹去來今。”
何感而通?
而這,并非感通寺的全部,
與林則徐禍福相依的大清王朝,最終在辛亥革命的槍炮之中,在1912年走向終結,
但帝制的余音和因緣仍在,清朝滅亡后第二年(1913年),一個孩子在蒼山感通寺下的大理城內出生,這就是后來出任感通寺主持的惟昌法師,
惟昌法師是愛新覺羅氏后裔,清朝末年,他的祖父到云南昆明出任鹽務官,父親曾在民國初年擔任云南蘭坪縣縣長,卻因禁毒被匪徒所殺,當時,惟昌法師的母親已經懷有身孕,于是他的母親含辛茹苦流落到大理,最終生下了惟昌法師(俗名周麟),
▲感通寺內一隅,/圖源:傳慈法師。
惟昌法師7歲時,就跟隨母親到了大理境內的雞足山修學佛法,12歲時,惟昌法師正式剃發出家,后來,惟昌法師還曾遠游昆明以及緬甸、泰國等地進修佛法,1938年抗戰時期,惟昌法師毅然回到大理,先后擔任三哨佛家寺和觀音堂住持。1966年文革爆發后,惟昌法師被迫輾轉來到感通寺內暫住,當時,他白天下山到生產隊干農活,晚上就回感通寺居住。
改革開放后,惟昌法師出任感通寺主持,一直到2006年,這位愛新覺羅氏的后人,最終以94歲高齡去世,
至此,感通寺也在唐代重建后的千年歲月中,伴隨著蒼山洱海和暮鼓晨鐘,在曲折中走向未來。
2020年9月,最愛君也在因緣之中,走入了感通寺,就著一杯清茶,才發現自己,無意中,竟然闖入了一處失落千年的時空,
或許,在白馬茶花的映照之中,失落的楊慎、奔走的徐霞客、亂世之中的擔當禪師,以及坎坷的林則徐,一切欣喜愁苦,終將透過感通寺的一杯清茶,與你我相會于時空之中,
那時,我們終將遇見感通寺,
▲圖源:圖蟲創意,
特漂亮的茶花.拉近點拍更好.
真的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