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皮3000年:古人是如何用剝皮刑懲罰敵人的?

YouMeLive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簽約賬號【歷史心發現】

原創內容 未經賬號授權 禁止隨意轉載



在《權力的游戲》中,有一個貴族的綽號是小剝皮,他的家族徽記也是將活人剝皮的圖案。實際上作為一種和戰爭密切相關的暴行,剝皮行為有著悠久的歷史,

遠古源流


在古代中亞和西亞,最早的關于剝皮的文物記載出自以殘暴著稱的亞述帝國。除了比秦國更早的斬首記功制度,以及家常便飯的性虐敵人的妻女,割鼻,將敵人的頭顱筑入城墻之外,還有駭人聽聞的剝皮刑。比如亞述君王阿述納西帕二世的碑刻銘文,這樣講到他對美索不達米亞和敘利亞的洗劫:


“我用敵人的尸體堆滿了山谷;我砍去他們的頭顱,用之裝飾城墻。我把他們的房屋付之一炬,我把敵人的皮剝下來,包住城門;我把人活活砌在墻里,我把人用木樁釘在墻上,然后斬首,”


在寫滿了楔形文字的拉薩姆圓柱上,還記載了亞述巴尼拔國王的“偉業”:亞述軍隊將敵人的尸體插在木樁上,還將敵人的人皮剝下,然后用新剝的人皮覆蓋城墻,這樣的恐怖程度,足以讓所謂的“暴秦”自嘆弗如,正是因為這般狂暴,亞述首都尼尼微,才被稱為“血腥的獅穴”;而這樣的野蠻行徑,自然遭到了其他民族的奮起反抗和無情報復,


亞述浮雕中,亞述人將造反的哈馬統治者活活剝皮

進入了文明時期的古希臘人將自己的神話進行了理性化和人性化處理,但流傳至今的希臘神話中依舊不乏棄嬰,殺嬰,食人,閹割,人獸結合等勁爆內容,就連象征著光明,秩序和典雅的阿波羅神,在將一個挑戰自己的吹笛手馬西亞斯擊敗之后,為了懲罰他的狂妄,也為了震懾其他敢于挑戰神明的凡人與英雄,阿波羅將其殺死后剝皮,還把他的皮定在樹干上。可見保留了大量希臘人類早期記憶的希臘神話,也沒有放過剝皮這種重口味情節。

正在享受剝皮快感的斯基泰勇士


雖然后來的希臘羅馬世界很少出現這種過于野蠻的刑罰,但是他們卻記載了大量周邊民族的剝皮習俗,比如歷史之父希羅多德就記載,游牧民族斯基泰人喜歡將敵人的頭皮剝下來制作手巾,制作服裝乃至馬具,想必穿著這樣的人皮服飾上陣,心理素質低下的敵人只怕會被立即嚇尿吧,

亞述和新巴比倫之后,西亞的后起之秀波斯帝國也不乏剝皮的黑歷史:比如波斯大王岡比西斯二世發現他的大法官西薩姆內斯有貪污嫌疑后,一怒之下將他活活剝皮,然后將他的人皮覆蓋在他的坐席上,讓他的兒子繼續座;除了對自己人如此狠,為了威懾叛亂者,后來的大流士大王一樣毫不留情,在《貝希斯敦銘文》 中,他這樣談到自己鎮壓米底反抗者的剝皮往事:

叛軍首領弗拉奧爾特斯被生擒,縛送我處。我割去其鼻、雙耳和舌頭,并剜除其一目。他被綁縛在我的宮廷門外,全體人民皆來觀之。隨后,我在埃克巴塔納將其處以穿刺刑,至于他的最主要的追隨者,那些在埃克巴塔納要塞的人,我將他們都剝皮實草,懸掛示眾。


在日后,到了西元3世紀的薩珊波斯帝國時期,羅馬皇帝瓦勒良被波斯國王沙普爾擊敗,被俘獲的羅馬人被派往波斯境內修建水壩,而皇帝本人據說則成為了波斯國王上馬的蹬腳墊,一份早期基督徒史料聲稱,瓦勒良在長時間的俘虜生活中受盡煎熬,希望向沙普爾支付一筆巨額的贖金,并以此換得自由。但沙普爾卻讓瓦勒良吞下熔化的金子,將他剝皮并填滿稻草,作為戰利品長期陳列在祆教神廟中展示。雖然材料的真實性存疑,但是這無疑暗示,當時有的戰俘也許難逃被剝皮實草的命運,


回到我們本文開頭的案例,鐵群島的貴族之子、志大才疏的席恩-格雷喬伊急于證明自己,但是卻被綽號“小剝皮”的拉姆斯·波頓俘虜,而這個貴族就是以剝掉敵人的皮為樂,不過和故事相反,其實席恩的故鄉鐵群島在現實世界中的原型,是維京人的故鄉—斯堪的納維亞,這里走出的維京人發明過各種震懾敵膽的酷刑,比如將受刑人的腸子從肚子里扯出來然后用它把受刑人捆在樹上,比如用繩子穿過受刑人的腳后跟,讓他們痛不欲生,


但是最殘暴的,莫過于一種名叫“血鷹”的殘酷儀式:這是他們懲罰卑鄙小人的酷刑,維京人會將受刑人的背部活活打開,然后將受害人的肺,腸子還有肋骨翻出來,擺成雄鷹展翅的形狀。


最早的血鷹儀式發生在西元867年,維京人的首領拉格納-洛斯布魯克在被俘虜后,被諾森伯里亞(現在的英格蘭北約克郡)的國王埃拉扔進了一個毒蛇盤踞的地洞里處死,作為報復,拉格納的兒子們聯手擊敗并俘虜了殺父仇人:為了將恐懼深深植入英格蘭人心里,也為了報復父親的慘死,所以維京人對其狠狠報復:


按照“血鷹”的流程,行刑人先綁住受害者的手和腿,以防止他逃脫;然后,復仇者們刺破受害者的背部,剔出肋骨的輪廓;接下來,他們用斧頭將每根肋骨與骨干精心分離,使受害者的內臟得以充分展示,而且維京人的刀功可以讓受害者全程存活,不至于一命嗚呼;更可怕的是, 維京人后會把鹽一類的刺激物擦到張開的傷口上。最后,施刑人會將受害者的把肺部拔出來,讓一對對肋骨撐著背部的皮膚,看起來像張開的翅膀,

除了可憐的艾拉國王,挪威國王哈拉爾德的兒子哈爾夫丹,芒斯特的瑪爾瓜萊國王和艾勒大主教都是血鷹的受害者。這些受害者大都生活在9-10世紀,而關于他們被處以血鷹之刑的記載,出現在11世紀左右,隨著維京時代的消失、北歐的基督教化,以及北歐社會的日益封建化,信封北歐多神教的維京劫掠者們不復存在,而編年史作者和傳奇作家對歷史史實進行添油加醋,用各種血腥描寫暗示異教徒的恐怖,這出現了后人記載中那些聳人聽聞的片段。

血腥中世紀


希帕提亞

而在基督教文化背景下,雖然有圣巴塞羅繆這樣的圣徒在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之前被人剝皮,但是古典時代末期和中世紀的基督徒從來都不缺乏剝皮的記錄:


西元5世紀,在羅馬帝國的異教信仰逐漸退潮、基督教逐漸成為主流文化的大背景下,亞歷山大的基督教狂熱信徒殺死了才貌雙全的女性哲學家、科學家希帕提婭:暴徒們將她剝光之后,用貝殼片將她割得體無完膚,最后用火將她燒死。她的死,如同希臘羅馬古典文明的正在逐漸褪去的一抹余暉。


到了中世紀,伴隨著戰爭的剝皮行為屢見不鮮,最具代表性的案例發生在1199年,戎馬一生的騎士君王獅心王理查在圍攻法國沙露堡的時候陰溝里翻船:他被一個名叫皮埃爾·巴西萊的小卒用弩箭射中肩胛后身亡,雖然理查國王臨終前寬恕了他,但是憤怒的部下們在破城之后,依舊將這個可憐人活剝。


獅心王理查之死

除了基督教世界,在中世紀晚期的穆斯林世界,剝皮一樣存在,比如在1571年,經歷了9個多月的攻防戰,威尼斯共和國在塞浦路斯島上的重鎮法瑪古斯塔最終淪陷,這里的威尼斯守將馬可·安東尼奧·布拉加丁在投降之后,由于被奧斯曼人指控殺害戰俘、私藏彈藥,結果在投降儀式上被人砍下了鼻子和耳朵,隨后不依不饒的奧斯曼人出于報復的心理,在將他游街之后,把他綁在一個石柱上活剝,最后還把他的人皮填滿稻草,還讓這個稻草人頂著他的軍事標徽、騎著牛在大街上游行,當然,沒過多久,奧斯曼海軍就將在勒班多大海戰中鎩羽而歸,不可一世的行刑者即將蒙受他們施加給別人的恥辱,


隨著新航路的開辟,美洲大陸的原生文明進入了人們的視野。除了早期的瑪雅文化,在后來崛起的阿茲特克文化中,就有一個嗜血的神明:西普·托特克,他的名字的意思就是“剝皮之王”,在神話中,他披著人皮,剝下自己的皮給人類吃,象征犧牲自己喂飽人類,而他無限再生的皮膚,也象征著植物的一歲一枯榮,和蛇的蛻皮,象征著生命的循環永生。因此他的祭司也是以活人作為祭品。他的雕塑的手上,就有舊皮脫落和新皮生長的形狀,以暗示他永生的神力,


在每年人們對他的祭祀中,好戰的阿茲特克人會從俘虜中選擇祭品,然后幾個武士一起對他放箭,讓他的鮮血落在土地上,象征雨水會滋養大地;隨后祭祀用石刀挖出他的心臟,取下他的整張人皮,用他的皮作為神的皮,最后披上血淋淋的人皮去主持長達20多天的祭祀;在祭祀期間,阿茲特克人會像羅馬人那樣舉行盛大的角斗比賽:一隊武士披著新鮮的人皮,一隊武士使用正常裝備進行軍事表演,表演結束后,披著人皮的武士會向阿茲特克居民祈求各種祭品,作為給神的獻祭,隨著西班牙征服者帶來的火與劍,這種充滿了原始巫術思維、相比于亞非歐世界停滯了千年的祭祀儀式才逐漸消失。

古代大陸的剝皮暴行


漢代畫像磚上的蚩尤

在大陸的歷史記載中,很多關于剝皮的血腥記載,其實也是來自后人的追述,所以對于這些材料,我們還是要謹慎觀之:

《黃帝四經》疑似成型于戰國時代,在馬王堆出土的漢代版本的《正亂》篇中,就有黃帝擊敗蚩尤后,將蚩尤殘忍剝皮的描述:

黃帝身遇蚩尤,因而擒之。剝其□革以為干候,使人射之,多中者賞;斷其發而建之天,名曰蚩尤之旌;充其胃以為鞠,使人執之,多中者賞;腐其骨肉,投之苦醢,使天下唼之,


大意是黃帝擒拿蚩尤抓住了,讓人剝下蚩尤的皮做成箭靶,讓眾人去射擊;然后剪下蚩尤的頭發拿來做成“蚩尤旗”;黃帝又把蚩尤的胃填滿草做成皮球讓人踢,能多次踢中者有獎勵,黃帝還把蚩尤的骨肉做成醬,混合到苦菜醬里,命令所有人都來吃,如果有人不吃或者倒掉,黃帝還有嚴厲的懲罰,這儼然是一個原始豐饒,武德溢出的上古酋長,而不是溫文爾雅的人文始祖。


頭骨酒器

按照《淮南子·道應訓》和更晚的《資治通鑒》的記載,在晉國的韓趙魏三家擊敗智家之后,趙人為了泄憤,于是將智氏宗主智伯的人頭做成了酒器,類似的酷烈習俗,不禁讓人想起被匈奴人擊敗后殺害的大月氏王。

在正史中有記載的撥皮行為,要數東吳的末代君主孫皓,在利令智昏,自信自己能一統天下之后,此人日益狂妄,對于直言敢諫之輩,他給的待遇是“或剝人之面,或鑿人之眼”,以杜絕逆耳忠言的出現,

魯迅曾經說過:大明一朝,以剝皮始,以剝皮終,這句話也需要辯證看待。流傳甚廣的朱元璋剝皮實草刑,其具體真實性還有待商榷,這一說法主要出自《明史-海瑞傳》,里面海瑞提到了明太祖的“剝皮囊草法”,另外的出處就是《稗史匯編》和《萬歷野獲編》,還有《草木子余錄》等筆記和野史;但是實際上朱元璋時代編著的《大誥》和《大明律》中對貪官的懲罰都沒有剝皮的記載。


到了明末混戰中,剝皮再次上演,比如《明史》中提到了張獻忠有剝皮懲罰人的行為:

獻忠創生剝皮法,皮未去而先絕者,刑者抵死。將卒以殺人多少敘功次,共殺男女六萬萬有奇。賊將有不忍至縊死者。偽都督張君用、王明等數十人,皆坐殺人少,剝皮死,并屠其家,

到了道光年間的《甲申朝市小記-張獻忠記》里,文人們的生花妙筆,炮制出了繪聲繪色的大明血鷹:

除了閹割,殺嬰,斷手足之外,張獻忠喜歡把人皮從脖子一直扯到人的私處,然后將人皮像鳥翅膀一樣打開,讓受刑者生不如死,隔天再死。如果受刑人當場就死了,那么處刑人也會受罰,

其實,文獻中很多對剝皮行為的記載,大都出自后人追憶,稗官野史或者小說筆記,比如網路盛傳的唐代宜城公主為了懲治丈夫和他找的外寵,于是她派人將外寵的耳鼻切掉,然后將陰部的皮覆蓋在駙馬臉上,但是這樣的記載來自《朝野僉載》這樣的小說集,《新唐書-列傳第八》的記載則就是“刖耳劓鼻”,要簡單粗暴很多。由此可見,對關于剝皮的記載,在缺乏文物依據的情況下,還是要辯證看待其真實性。


隨著文明的不斷進步,剝皮這種充滿了血腥暴力和原始宗教色彩的刑罰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類似的夸張記錄,也沒人感興趣,更沒有人去衍生出這種離奇而變態的記載,所以成了歷史垃圾堆的一部分。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