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比鴨子更讓南京人著迷的美食嗎?

1963年5月,一間小小的面館在南京明瓦廊大香爐附近悄然開業。沒有伙計,能看到的只是灶臺、鐵鍋和食材,以及終日忙碌的老板——陳秀英,她將面館冠以夫姓為“祁家面館”,靠著真材與真心,這間看似平平無奇的面館撐起了她的人生百味。


《風味人間》導演陳曉卿做客《智族GQ》客座主編,聯袂獻上一期 “帶有偏好,絕不客觀,但還挺好吃”的粉面特輯,

第四站,我們來到江蘇南京,一位91歲老太太做了57年的皮肚面,回憶了前半生的甘苦歲月。


祁家面館迄今做了多少碗面似乎誰也數不清了,而它誕生的故事充滿了物質貧乏年代的質樸溫情——“融資”,不過與現代意義上的追求盈利相比,當時的光景更多的是人們之間的互助情義。


“家里條件不好,我們要養活3個老人和4個孩子,但因為丈夫生了重病,根本干不了重活,所以只能靠我掙錢養家,同事們看不下去,大家便湊錢幫我開了這個面館”。


今年已經91歲的陳秀英說話有濃重的南京六合口音,回想當年時偶爾會用紙巾擦一下眼睛,

由于年紀大了,家里人“嚴格禁止”她總是跑去面館督陣,可做慣了活兒的人閑不住,操心換得安心,有機會她總想著往店里跑——只要她在店里,老食客們似乎就會很安心。


祁家面館以“小煮面”為特色,這種在江南地帶并不常見的做法,天然帶有屬于體力勞動者的豪邁氣質,一口小鍋,武火與文火交替,煮出來滿滿一大海碗的鑊氣,

這很像陳秀英被面條“纏繞”的大半生,武火是艱難歲月中對生活的一種周旋,文火是匠人對食材的琢磨與錘煉。面里有菜有肉、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和符合本地口味的醬汁,構建了屬于南京人的味覺記憶,而皮肚面則是特色中的特色,非吃不可,



皮肚面的誕生,嚴格說來是物質不發達時候的無奈之舉。肥豬肉用來熬油、煉豬油渣,瘦豬肉切成細絲,而那一層豬皮也不能浪費。


在陳秀英的手里,豬皮經過清洗、水煮、晾曬、初炸、復炸等多個步驟,變成了黃澄澄的皮肚,吃的時候先把皮肚洗凈,之后發制,原本薄薄一層的豬皮變成了帶有油脂香氣的多孔質,小鍋單煮之后,呈現出松軟而有彈性的口感,一口下去, 湯汁滿溢,帶來了濃郁的滿足感。




時至今日,祁家面館所用的皮肚仍舊由店家自制,“但豬皮的品質不如之前了,以前的豬要養很久才出欄,但現在的豬飼養時間太短,豬皮不厚,油炸的時間還是要調整一下。” 老人如是說。


南京人對于面的喜好與江南大部分地區都不一樣,這里的人喜歡久煮不爛的戧面,

祁家面館的戧面來自合作了57年的制面廠,特制的面條含水量更低,口感也更硬,對于小煮面來講最為合適,有意思的是,祁家面館的面在入鍋和皮肚一起煮之前,還得先“洗一次澡”,“面條上有面粉,過水輕煮的過程可以洗掉這些浮粉,讓進小鍋煮的面更干凈,盛到碗里的湯也不會渾。”


至于南京人最愛的辣油,這里也不含糊。每天早上4點半,客人還沒進店的時候,熬辣油的工作就已經開始了。燒到滾燙的菜籽油迅速倒入放有秘制辣椒面的鍋里,輕輕攪拌,就是讓許多吃著祁家面館的皮肚面長大的人心心念念的老味道,



57年前,守著面館的陳秀英起早貪黑,白天賣小鍋皮肚面,下午賣小餛飩,一直要等到晚上12點以后才會封上爐子回家,哪怕是冬天也不例外——也并不是說當年晚上的生意有多好,而是因為她總放不下那些半夜回家的人。

“有的人是剛下班,有的人是打完麻將。”陳秀英說,“那時候可供選擇的面館本來就不多,要是我封了爐子,他們還能吃什么呢?”


據說在40多年前,曾經有客人在街上兜兜轉轉,只為找一間還在營業的館子,可大部分人都用“爐子封了”作為理由拒絕了他,只有陳秀英硬是把爐子扒開,給他煮了一大碗面,“他現在每個禮拜都要來吃一次,開車開好遠也要過來。”陳秀英笑著說。

57年之后,祁家面館的店址已經兜兜轉轉換了兩次,前來吃面的客人也從當初的年輕人變成了中年人,而那些曾經跟著年輕父母來吃面的孩子也已經有了自己的孩子,但這熟悉的味道卻始終如一,


如今,祁家面館的主理人從陳秀英轉為了她的兒女們,而吃著面長大的祁家第三代也早已經有了自己的事業。在陳秀英的女婿王建華看來,面館總是要開下去的,“但等我們老了之后還能不能繼續,我們也不知道。


也罷也罷,莫問前程,但求眼前這一口面, 還是熟悉的老味道吧。

觀看完整視訊

移步至B站

GQ限量供應


原文刊載于《智族GQ》2020年10月刊

監制:Rocco Liu

客座主編:陳曉卿

策劃:智族GQ生活方式組

編輯:林振東、張冰

采訪、撰文:喜兒

平面攝影:趙驊(ASTUDIO)

視訊導演:Ronmonkey

攝影:靳曉博、原野

剪輯:盧魯力


2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蠻好吃的啊…

  2. 我最喜歡吃絕味的鴨子.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