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母親獨自帶著兒子的家庭里,父親形象和教育的缺失,讓單親母親很難給兒子適當的性教育,
但如果母親不重視早年缺乏父親形象的兒子,會使孩子在性別角色確認過程中出現困難和困惑,表現出“男性女性化”傾向,表現出敏感、多疑、自卑、膽怯、心胸狹窄、依賴性強等,這將對他的人格塑造和未來的社會家庭生活帶來不利影響,為了使孩子的性心理健康發展,單親媽媽在對男孩的教育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培養兒子男性角色性格
有些母親在教育兒子的時候,先是把他當成自己的孩子,然后把他當成一個獨立的人,甚至從來沒有把他當成一個獨立的人,
過度支配和保護孩子,滿足兒子的順從、依賴、懦弱和細心,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極為不利。比如男生總是很調皮,無所畏懼,但是媽媽要求他要衛生,不要弄臟衣服,不要到處亂跑,不要這樣那樣,結果孩子處處變得謹小慎微,膽小怕事,
作為一個成年人,母親對兒子的性格當然是“恨鐵不成鋼”,但不知道這主要是母親自身教育的結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模仿的榜樣,要想培養孩子果斷、自信、大膽、豁達的性格,必須有意識地對男生采取“內薄外厚”的教育方式,教育內容要符合男性性格特點,而不是培養“謙讓”,
給孩子創造適當的交往環境
由于家庭中缺少父親,兒子自然會花更多的時間和母親在一起。有的媽媽認為和女生玩安全文明衛生,和男生玩容易出問題。其實這樣會讓孩子成年后在人際交往上有障礙,他們只對一部分人有安全感,對另一部分人卻表現出膽怯、退縮和敏感,所以媽媽們要多安排孩子和阿公、叔叔、男同事等的交流,從而彌補因缺少父親而造成的同性交往的差距。
此外,在這樣的交流過程中,她們還會不自覺地模仿其他男性的行為,這是母親所不具備的。
給孩子適度的母愛
單親媽媽往往把兒子當成自己生命的唯一寄托,把所有的愛和感情都奉獻給孩子。比如有的媽媽不當延長哺乳時間;允許你的兒子一直和自己睡覺;對兒子過于關心和呵護等,產生“戀母情結”,使孩子習慣于依賴母親,而不是獨立,甚至導致心理和行為異常。
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從小和母親住在一起,母親陪著孩子睡覺,一直到孩子十幾歲,從小我就喜歡讓媽媽睡在懷里,我也愿意摸媽媽的身體,我媽一直放任孩子的行為,
十幾歲后,他產生了一個奇怪的問題,特別渴望接觸異性,后來,他向年輕的表弟伸出了手。雖然他沒有發生性行為,但他對他們兩人都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他總是被內疚、內疚和本能的沖動所困擾,無法自拔,他成年后對異性的興趣只停留在撫摸的欲望上,沒有發生性行為的沖動,想通過自殘來解脫自己。
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兒子七歲后最好與父母在單獨的房間里休息,或者至少在家庭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在單獨的床上休息。在國外,孩子一出生就和父母分開,由于條件和傳統的原因,大陸家庭并沒有為孩子創造一個單獨生活的環境。但由于單親媽媽對孩子的過度愛,有些人在一定條件下分不清母愛和愛情的界限,不理解這樣做對孩子的后果,導致兒子在心理上始終沒有斷奶。
母親要有獨立支配的時間
孩子天生占有欲強,他們吮吸著母親的營養,擁著母親的手臂和眼睛,成為母親生活的中心。隨著孩子的成長,媽媽要慢慢關注孩子。但是很多單親媽媽把自己的時間都給了孩子,卻沒有自己的私生活,這其實不利于兒子性心理的發展,
母親要定期給自己安排時間處理私事,包括與異性性交,讓孩子明白母親愛他,但不能占據自己全部的感情空間,否則孩子會變得放蕩不羈,不服管教,或者對母親濫用命令,自私地反對他們再婚,母親給自己時間的同時,也給了孩子一個成熟的機會,讓孩子接受正確的婚姻觀
有的單親媽媽因為之前的婚姻或性經歷而受到精神創傷,使她們對婚姻和異性產生一定的偏見,并將這種偏見灌輸給孩子,比如告訴孩子父親不要,男人不好,多不幸等等,使他們的孩子感到敵對、不信任、不安全和被遺棄。
其他媽媽喜歡一遍又一遍地對孩子說:“我為你付出了那么多,沒有你我會好很多。”他們以為這樣說,孩子就不會忘記母親養育孩子的恩情,但實際上卻造成了他們的抑郁、多愁善感、自卑、自責,給他們以后的生活蒙上了沉重的陰影,
有些成年男性患有心理性陽痿,這是由母子關系異常引起的,她們總是有“女人在受苦,她們有罪”的潛意識,所以在性生活中不能有平等分享的感覺,導致性功能障礙,
再婚有利于兒子的性教育
很多情況下,單身媽媽為了孩子不痛苦而選擇不再婚,對孩子的性和心理發展都是不利的。由于家庭中男性形象的缺失,性教育中很多細節的實施受到限制。即使有其他男性親屬的幫助,也很難彌補父愛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與繼父關系的處理,以及母親在生活中的處理技巧,再婚也有利于單身母親的情感和生理需求。如果母親的情緒和欲望受到壓抑,也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和性格,
展,當然,母親是否再婚是其個人的選擇,但是,如果是為了孩子的成長考慮,則要改變傳統的觀念。
總之,單身母親對兒子的性別角色教育是一個復雜的課題,與一般意義上的性教育內容和方法都有許多具體差別,有待于進一步研究的探索,隨著社會經濟生活的不斷變革,離婚現象越來越得到公眾的理解,但我們希望孩子受到越來越少的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