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人員最近發現,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細胞與其他細胞接觸時,可以直接傳播病毒,這是病毒在體內增殖的主要途徑。研究人員認為,如果這種細胞的直接接觸感染能夠得到抑制,有望提高艾滋病的治療效果。
以前的研究發現,當艾滋病病毒感染細胞時,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病毒離開被感染的細胞,進入體液,然后侵入其他細胞進行感染;第二,被感染的細胞在與其他細胞直接接觸時會傳播病毒,然而,尚不清楚這兩種方式對艾滋病毒的擴散有多大影響,
由日本九州大學部副教授巖井伸彌(Iwami Shingo)領導的研究小組與京都大學部和東京大學部的研究人員合作,培養感染艾滋病毒的細胞并進行實驗,他們把培養細胞的容器放在振動裝置上,持續的振動阻止了細胞直接接觸。結果表明,與靜止不動的容器相比,連續振動大大降低了艾滋病病毒的擴散速度。
詳細分析表明,本次實驗中,細胞接觸感染占HIV感染的比例約為60%,細胞接觸的感染速度約為非接觸的3.9倍,
艾滋病的傳播方式介紹
1.觸摸傳播:包括相同和不同之間的觸摸,有更大的感染風險。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精液或陰道分泌物中有許多病毒。在活動()過程中,由于交叉部位的沖突,很容易對生殖器粘膜造成輕微損傷,這時候病毒就會進入未感染者的血液,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直腸的腸壁比陰道壁更容易受損,所以肛交的風險比陰道大,
2.血液傳播:包括:進口受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靜脈吸毒者共用受艾滋病病毒污染和未消毒的針頭和注射器;共用其他醫療器械或日常用具(如與感染者共用牙刷、剃須刀)也可通過破損部位感染,但很少,注射器和針頭消毒不徹底或未消毒,尤其是未達到一針一管預防注射的兒童,口腔器械、分娩器械、手術器械、針灸針未消毒嚴密或者未消毒的;美發、美發(如紋眉、穿耳)和紋身用的刀具和針頭,衛生間的修腳刀不消毒;與他人分享剃須刀、剃須刀或牙刷;輸入未經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的獻血者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以及在類似情況下輸入骨髓和移植器官;搶救出血傷員時,救護者的破皮觸及傷員的血液,
3.母嬰傳播:也稱為圍產期傳播,即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親在產前、產中和產后不久感染胎兒或嬰兒,并可通過胎盤、分娩過程中的產道或母乳喂養感染。
艾滋病傳播具備的三個條件
1.艾滋病毒感染存在
在艾滋病毒感染和傳播發生之前,必須有一個艾滋病毒感染源,有些人擔心和懷疑,只要自己有過某種行為,比如性行為,就會得艾滋病,即使沒有艾滋病毒。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2.從感染者體內排出足夠量的病毒
只有當艾滋病病毒的數量達到一定水平時,才會導致感染,比如感染者的血液、精液、乳汁中有很多病毒,僅少量就足以感染他人,所以接觸這些體液的風險比較高。但唾液、眼淚、尿液中含有很少或沒有病毒,日常接觸不會傳播艾滋病病毒。
3.艾滋病毒必須進入感染者的血液
僅僅通過體液接觸病毒來感染艾滋病毒是不夠的,健康無損的皮膚可以防止艾滋病毒進入體內,有效預防HW感染,艾滋病病毒可以通過傷口或潰瘍進入人體,也可以通過肛門、直腸、生殖道、口腔和眼睛的粘膜進入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