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最近的網上討論中,人格和性的關系是一個熱門話題。中國婚姻心理網顧問馮和上海臨淄心理咨詢中心主任林紫表示:“相當一部分人的性問題是由性格造成的,典型的有三種,”
事事聽從其實是回避
26歲的小青,一看到異性就臉紅。結婚后,她甚至不敢在丈夫面前呼吸,但不到一年,他們就離婚了,原來她老公受不了她每次做愛后都哭,
小青在農村長大,受父母重男輕女的影響,她認為自己很卑微,應該服從丈夫,不要有自己的想法,性生活對她來說只是付出和恐懼,可惜她老公并沒有意識到她的心態,越來越多的“花樣”,讓她感到極度害怕,甚至哭,她覺得自己被“欺負”,卻無處訴說。
在林紫的咨詢經歷中,有很多女性對這種回避型人格輕描淡寫或認真對待。這與父母從小就認為性是“不潔”的觀念有關,這很容易導致他們成年后對性的逃避和恐懼,
更可怕的是,一旦發生性的沖突,這種性格的人總是暗示問題一定出在自己身上,女人天生不如男人,否則會怪自己沒有認清對方,找錯物件,從而迅速退出所謂的“破壞性”的性關系。
林紫認為,為了挽救這種性關系,有必要對女性進行系統的脫敏,幫助她們逐步改變性觀念,從一開始,就讓妻子幫丈夫脫外套,逐漸減少他們面對異性時的焦慮,當異性的身體完全解脫后,夫妻關系才能恢復正常。
矜持的背后是自戀
在馮的記憶中,有這樣一次電話咨詢,令他刻骨銘心,
那是個害羞的人。他不明白為什么他不能滿足他的新妻子。他在猶豫要不要看男性題材,因為自慰的時候從來沒有問題,妻子的抱怨讓他覺得“不像個男人”,他只敢通過電話進行心理咨詢,
聽了馮的大致想法后,意識到這是自戀帶來的又一樁婚姻沖突。
自戀的人往往具備幾乎所有的優越條件:多星賞月的成長過程,從小被偏愛的家庭環境,高學歷,優秀的伴侶。他們更關注自己,對別人的感受感受較少,性生活也是如此,他們甚至根據自己的想法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強迫自己接受,一旦對方拒絕,或者未能完成,就會使性生活陷入“更苛求,更不滿”的怪圈。
“自戀帶來的性矛盾很難解決,除非你讓他做心理咨詢,真正學會理解別人,因為這是一種人格缺陷,被愛的能力很低,怎么愛他都無法滿足。”
總懷疑有外遇的偏執
“如果他不在公司,他一定在家里焦急地等待妻子。”馮用這樣一句話描述了30歲的羅老師。
羅老師和他的妻子一樣,是一個在工作中不肯放棄的“堅強的人”,但是,她的妻子似乎在工作中更成功,她經常從一個地方飛到另一個地方出差和開會。每次回來,她總是看起來很累,對羅瑜老師“小休結婚”的熱情有些抵觸,
起初羅老師還能理解妻子的辛苦,但“妻子有外遇”的想法開始在他腦海里出現,即使抓不住證據,他也在自己的一廂情愿中把自己當成受害者,在性生活中表現出受害者的態度,不斷用各種語言試探妻子,
不知不覺中,性的前戲變成了侮辱和諷刺,最后妻子忍無可忍,提出分居,
“偏執型人格的人極其敏感,但思想頑固、僵化,如果你組建家庭,你經常會懷疑你的配偶不忠,所以在性生活中很容易傷害到伴侶,甚至有性虐待的傾向。”針對這種情況,馮規定,人們必須學會寬容和信任,既然結婚了,就必須把所有的信任都給妻子,
本文來自YouMeLive在線論壇,由網友發布,本站僅引用以提供參考,不代表本站贊同文章的觀點,如您認為本文在內容和知識產權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請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