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常講“船到碼頭車到站,大車進城要住店”,所謂的大車要住店,是指馬車要住的店,馬車是一種畜力交通工具,不像是汽車有個車位就行了,還得有專門照看馬的。
大車店在清末民初的東北是風靡一時,一直到改革開放才逐漸消失,即使是現在的東北也有很多大車店的影子,比如很多地名都是根據大車店命名的,小村小鎮就不說了,大連市轄的縣級市瓦房店市就是從大車店發展而來。
東北曾經赫赫有名的“東北王”張作霖早年為了生計就曾混跡于大車店,因為大車店中經常有馬生病,張作霖一來二去學會了獸醫,也正是因為這項技能,為張作霖后來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為什么清末民初時期的東北會流行大車店呢?不住大車店,你可能活著走不出東北
東北是清朝統治者的發祥地,按理說應該比較發達才是,但是因為當時的統治者禁止關內人到東北去開發,時間長了就導致東北封閉且落后,最后不得不開啟鼓勵移民到東北的人口政策。
一直到清末民初時期,由于河北、山東等地發生饑荒,最后形成了一股“闖關東”的移民浪潮,大量人口的流動極大了促進了交通運輸的方式,盡管當時火車和航運已經相繼開通,但是更多的路程還是依靠馬車來完成。
而馬又是很值錢的東西,必須到專門的店,喂草料照看才行。
很多就說到了,當時全國都有馬車,為何東北流行大車店,這就和東北的氣候和地理有關系了,關里的氣候一般都不太寒冷,即使是冬天,車老板找一個稻草垛也能貓一宿,但是東北可不行,東北的冬天晚上沒有熱乎氣,真能把人凍死。
尤其是當時的東北地廣人稀,往往走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夠到城鎮,沿路的大車店實際就相當于古代的驛站,在大車店中,往往都是一鋪很長很長的大炕,可以睡幾十人到上百人,這種取暖方式,也較為經濟實惠。
更為主要的是,當時的東北由于開發較晚,治安特別差,民風彪悍是其次,漫山遍野的土匪是真不慣毛病,一般大車店的老板也是有點實力的人物,在這里住,住的安全放心,不然被人搶了都沒處說理去。
提供運輸服務的近代東北物流公司——貨運“大車店”
其實我們所理解的大車店,主要還是小規模的大車店,是“人畜共住”的店,實際上在東北不止這一種大車店,還有一種類似于物流公司的大車店。
這種大車店由于主要拉貨,因此大家在各種文學作品中看到的也不多,當時的東北是由于地廣人稀,土地生產力很高,是當時重要的農產品流出區。
當時東北由于水路發達,借助遼河、黑龍江、鴨綠江等水路,可以將農產品運輸到港口,然后再由港口經過渤海或者黃海流轉到大陸其他沿海港口。
然而內河水路到了冬天就會結冰,晚清到民國時期,東北氣候更加寒冷,每年12月到次年三月都為封凍期,這段時間必須依靠貨運的大車來完成貨物運輸。
這種大車并非我們現在看到的農村的馬車,而是那種好幾匹騾子或者馬拉的車,黑龍江和吉林的大車車體較大,一般由5頭騾馬以上牽扯,載重可達1750公斤往上。
而遼寧境內由于距離港口較近,車體較小,一般在5頭以內,最多載重1500公斤。
當時的營口港由于連通遼河,是東北重要的港口,每到冰封期來臨的時候,每天都要到達一千輛大車以上。
為了給商號提供運輸服務,在港口周圍還有一些大車店,這些大車店自己就有馬車,談好運費就可以運輸,甚至一些商家也會在這里跟貨主進行交易,這種大車店應該算是最早的物流公司了。
直到鐵路興建,這些貨運大車逐漸被火車所取代。當然,由于東北很廣闊,鐵路能輻射到的范圍有限,大車的作用還是必要的,尤其是為人和牲口提供住宿的大車店,在當時的東北都得以迅速發展。
大車店是如何經營的呢?不止管吃住,還提供二人轉表演
當然,大車店也是分等級的,類似現在的星級酒店,開店的人會在門口掛上“幌子”,因為是用籮圈編的,因此又被稱為“羅圈幌”。
掛一個羅圈幌的,表示小店,住的條件一般吃的東西也比較簡單,住的都是行人和推車挑擔的,比如闖關東的人,或者走街串巷的小商販等,但是只要掛了籮圈,就不能招乞丐和要飯花子,這是規矩,是對其他店客的一種尊重。
掛兩個羅圈幌的店,店的規模要大一點,不止能住人,還能夠給大車提供地方,給馬喂草料,吃的東西跟一個羅圈的差不多。
還有掛更多的羅圈幌的,總之是掛得越多,說明店的規模越大,提供的服務越好,要是下面掛個魚,就表明是全天營業(因為魚是水生動物,白天黑夜都不會閉眼睛)。
最講究的大車店,除了有大灶,還有小灶,不僅條件好,晚上還有東北二人轉表演,有一些店家為了招引車老板,還收留會唱二人轉的藝人,不僅提供住宿,有的還給錢,這也促進了東北二人轉文化的發展。
有人說東北二人轉俗,其實是可以理解的,東北二人轉最初就唱給這些人困馬乏的車老板,主要就是聽個樂呵,完事就睡覺了,你整文縐縐的,也沒人看啊!
大車店因為只有一條大炕,提供大鍋飯,因此成本低,收費就也很低,自然就深受趕路人的喜歡。
從文化內核上來說,東北的文化本身就是融合而成,流動性是他的一大特點,從大車店的產生到發展來說,還是比較符合東北特色的。
即使是現在的東北旅游區,十分流行的農家院也有大車店的影子,按人頭收費,一人幾十塊,不止提供住宿還管三頓飯,讓出來玩的人,住的經濟實惠,還接地氣。
八十年代初趕著馬車往天津送紅磚,晚上就在西流城橋頭大車店停下喂牲口,人吃飯
是不是花子店(要飯花子)? // @興安林夫: 東北早年“大車店”全稱應是:馬拉大轱轆車歇(住)宿店。多設在交通要道,店內有馬廄,草料槽和停車處,房內有趕車人睡的熱呼呼大炕并備有飯菜!在東北旅客住的低檔旅店一般稱作花店。因旅店大門外高處都要掛上一個紙札大花籃,作旅店招牌幌子來招攬住宿!
懷念祖、父輩們!辛苦!
東北早年“大車店”全稱應是:馬拉大轱轆車歇(住)宿店。多設在交通要道,店內有馬廄,草料槽和停車處,房內有趕車人睡的熱呼呼大炕并備有飯菜!在東北旅客住的低檔旅店一般稱作花店。因旅店大門外高處都要掛上一個紙札大花籃,作旅店招牌幌子來招攬住宿!
六七十年代東北農村供銷社都有大車店,那個時候還叫國營大車店呢,后期改為供銷社招待所。
上世紀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東北大車店還普遍存在!隨著公路及運輸工具的改善,才逐漸消失!并不是你說的清末民國時期風靡一時!
我感覺,相當于高速公路的服務區。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時候,我們生產隊派工去束鹿縣城,也就是現在的辛集市,拉化肥,碳銨,磷肥,還有砟子(白煤),一般的就是去一天打來回,也有時候裝不上車,耽誤一天,反正是一天生產隊給記十分工。去了以后就住辛集的大車店,中午自己帶著的餅子,讓老板娘給再加上點兒菜炒炒,能省兩毛錢。一晃都四十年過去了,現在也就大車店了,連牲口也沒有了。
以前都是大車隊,幾十輛車一起走。
改革開放前,一些低檔的旅店還被稱為"大車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