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沒讀過《三國演義》,只看過電視劇版三國的人很多。自從易中天登上百家講壇后,讓大家熟知的“易中天品三國”系列刺激著更多人關注三國演義的衍生價值。
重點是從軍事、政治、人力資源管理、文化等多角度“品三國”的人物、事件。易中天的品三國已經超出《三國演義》作為文學作品的文本范圍,不是對《三國演義》的文學性解讀,沒有故作高深的學院派,十分接地氣的利用大陸普通老百姓熟悉的三國故事情節、計謀、軍事之類,從“三國”歷史上的文化傳播、政治人物的權謀,出奇制勝的用兵之道等,做出一些深入剖析,當然,易中天是帶有濃厚個人風格的解說,而非原作者羅貫中筆下的“三國”,也不完全是歷史上的三國。
小說《三國演義》中寫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端個“故作清高”的架子,一請、二請沒見到人,三請時,諸葛亮還在午覺。劉備等了幾個時辰。以此表達出劉備求賢若渴的誠意,表達出諸葛亮的不入世,在外人看來不近人情。
易中天認為羅貫中這樣寫不符合諸葛亮寫《出師表》的精神,諸葛亮曾自比管仲、樂毅,胸懷天下,怎么可能是羅貫中筆下的清高之人?
易中天認為諸葛亮的性格,可能是跟劉備談了三次話,談論天下大勢很投機,談得攏,然后劉備順勢,請諸葛亮出山助他平天下。
我個人覺得沒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先接觸易中天的品三國并無害處,如同幾個人哈拉,每個人都會對一件事物有不同的看法,你總會對其中某個人的說法感到合乎自己的想法,當然,你可能全部都反對,這是你的自由。
他就是胡說八道!
你說的很客觀。 // @磊子oO: 像諸葛亮運籌帷幄的神算 郭嘉十勝十敗的英明 賈詡鬼謀的離間等等這些小說形象在我心里都根深蒂固了!但品三國本來講的是歷史,學者百花齊放,只要有理為依,有史為據,有邏輯分析都可以為一家之言,易中天節目里面經常是舉例某某批怎么說的,某某某又是怎么說的,我傾向于什么什么或者是我認為是什么什么!這是很正常的!學術就是該這么討論!貶低諸葛亮很正常,因為三國演義小說吧諸葛亮拔高了!只是歸到原位而已。郭嘉賈詡也不叫拔高,也只是歸位。畢竟真正歷史上文臣絕大多數就是搞后勤的!或是研究大戰略,戰術上基本沒他們什么事!只要分清小說和歷史區別聽誰說不都一樣,多聽一家之言多漲點知識不好嗎?
不看三國演義去聽易中天品三國,你會覺得索然無味。易中天若按傳統觀點品三國,那就完全毫無看點了,所以他必須哪一些新鮮的,顛覆我們思想的看法出來,說半天就是為了火。
有一點奇怪劉備梟雄,曹操都另看,46歲的劉備沒有老年癡呆證,關鍵時刻請個后勤部長來?另外,所謂的三國志及某某傳都是站在自己立常寫都,根本就是相反參照!!!
易中天老師在第一集就講過每個人物都有三種形象 歷史形象 文學形象和每個人心中的形象
像諸葛亮運籌帷幄的神算 郭嘉十勝十敗的英明 賈詡鬼謀的離間等等這些小說形象在我心里都根深蒂固了!但品三國本來講的是歷史,學者百花齊放,只要有理為依,有史為據,有邏輯分析都可以為一家之言,易中天節目里面經常是舉例某某批怎么說的,某某某又是怎么說的,我傾向于什么什么或者是我認為是什么什么!這是很正常的!學術就是該這么討論!貶低諸葛亮很正常,因為三國演義小說吧諸葛亮拔高了!只是歸到原位而已。郭嘉賈詡也不叫拔高,也只是歸位。畢竟真正歷史上文臣絕大多數就是搞后勤的!或是研究大戰略,戰術上基本沒他們什么事!只要分清小說和歷史區別聽誰說不都一樣,多聽一家之言多漲點知識不好嗎?
我反正是搞不懂那些大師,專家,名人,學者什么什么的,作為一個普通的正常的老百姓,我覺得易中天老師講解的很到位,沒有所謂貶低了諸葛亮,更沒有什么為曹操翻案,是什么就是什么,就完了,不知道某些人在爭什么,真的搞不清楚,我個人認為,易中天老師講的很好,老百姓能懂能理解,如果有些人說不喜歡易中天老師,我也管不著,只能說你們這些文化人,太厲害了,我們老百姓太膚淺,對不起哈!!!
易中天典型的曹魏粉。
易中天很多東西都是自己主觀意識所講,并不公正,聽多了也沒什么好處,
易中天直接帶來了黑孔明和吹郭嘉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