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義中的魏延之死
在三國演義中,魏延是一個憋屈而又悲催的名將。
早期的魏延,埋沒于荊州,未能被劉表發掘重用,毫無前途可言。魏延因為力挺劉備,被蔡瑁、文聘等人所不容,只好轉投長沙,但又屈沉于韓玄這種小人之下,始終郁郁不得志。關羽攻長沙時,魏延感覺咸魚翻身的機會來了,就親手斬殺了韓玄,向關羽獻城投降。
魏延殺韓玄,得到了長沙城中數百名百姓的大力支持,因為韓玄這廝就是個宵小之輩,即輕賢慢士,又殘暴不仁。魏延殺韓玄,僅以演義的角度來看,即是匡扶正義,又是向劉備(演義立場的光環主角)投誠。
但諸葛亮跳了出來,非說魏延是“不忠不義”,還說魏延“腦后有反骨,久后必反”!羅貫中為了刻畫諸葛亮的“多智近妖”,就把魏延黑成了“反骨仔”,也真是沒誰了!諸葛亮對于魏延的定性,注定了他悲催的結局。
魏延即是劉備背后的死忠,也是劉備面前的紅人。劉備對魏延當然非常器重,甚至一度比較偏袒,比如在入川之戰時,魏延與黃忠爭功,在夜間截營時,因為貪功而犯下了不守軍令、導致慘敗的大錯,但劉備護了短,根本沒有追究。漢中之戰,魏延曾跟隨張飛大敗張郃,又與龐德酣戰,并且差點將曹操射死,表現比較出彩。在劉備進位漢中王后,魏延憑借劉備的抬愛,從一位牙門將軍而躥升至漢中太守,可謂風光一時,讓張飛等人都眼紅不已。
但輝煌總是短暫的!四年后,劉備病逝,蜀漢來到了諸葛亮時代。從平南蠻,到六出祁山,魏延一直受到諸葛亮的猜忌、打壓,雖然空有一身武功、才能(已經是蜀漢第一將),卻根本得不到獨當一面的機會,還總是接到各種狼狽詐敗的任務,這讓心高氣傲的魏延始終憋了一口惡氣。然而,魏延立下了最多、最顯著的功勞,比如生擒鄂煥、孟獲,誘殺兀突骨、張郃,斬殺王雙,差點誘敵燒死司馬懿等等。
雖有如此大功,但反觀諸葛亮的態度,又讓魏延始終意難平!可以說,魏延太憋屈了!
諸葛亮在時,魏延始終隱忍,諸葛亮一死,魏延的不滿情緒立即泄洪了。換位思考、平心而論,魏延的發泄,是非常可以理解的。諸葛亮把大權托付給了楊儀,這讓魏延徹底爆發了,魏延說,“丞相雖然死了,但我還在,不能因為丞相之死而廢了國家大事,我完全可以率大軍攻打司馬懿。至于那個腐儒楊儀,根本不能擔當大任,他算什么東西!”此后,在攔截楊儀時,魏延被馬岱從背后一刀砍死。
當然,熟悉演義的朋友們都知道,馬岱是領了諸葛亮生前的錦囊秘計,從背后偷襲,才將魏延斬殺。若論武力,此時蜀漢集團中,無一人是魏延的對手。
劉禪聽聞魏延之死,念及其生前功勞,將其厚葬。
歷史上的魏延之死
歷史上的魏延,沒什么出身,完全是從底部打拼上來的。入川之戰后,魏延升遷為牙門將軍,漢中之戰后,魏延生前為鎮北將軍,并被劉備破格提拔為漢中太守。魏延受寵若驚,對劉備大表忠心,并放出豪言壯語說“若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若偏將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魏延并非吹牛,也沒有食言,在鎮守漢中近二十年的生涯中,魏延沒出任何差池。
其實,魏延與諸葛亮的關系,根本不像演義中那中僵化和嫌隙。諸葛亮對于魏延,還是非常器重的,在第一次北伐前,諸葛亮率軍進駐漢中,就升遷魏延為丞相司馬,兼任涼州刺史。諸葛亮是蜀漢后期的權臣,對于魏延的升遷,基本就是諸葛亮拍板決定的。
演義中的魏延,只凸顯了武力及相應的詐敗術,并無太多的能力展示;但歷史上的魏延,善養士卒,勇猛過人,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帥才!西元230年,魏延在陽溪之戰中取得大捷,擊敗了曹魏的郭淮、費瑤等名將,再次被破格升遷為征西大將軍,并且被授予假節,進封南鄭后,達到了人生巔峰。可以說,魏延真的是一位勵志典型。
但魏延為人比較高傲(與關羽較為相近),容易得罪人。魏延曾經得罪了劉琰(車騎將軍),但諸葛亮鑒于魏延的能力、地位并且考慮到他的用處,卻對劉琰進行了責備。正因如此,蜀漢集團中,幾乎人人都不敢得罪魏延,甚至避其鋒芒而走,但唯獨楊儀不服。楊儀仗著諸葛亮的信任與器重,對魏延嗤之以鼻,兩人簡直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而魏延也多次聲稱要宰殺楊儀。諸葛亮左右為難,只好多次從中調解。
諸葛亮臨終之際,將兵符授予楊儀,并要求魏延斷后,正是這個決定,葬送了魏延。諸葛亮死后,楊儀與魏延立即展開了斗爭,魏延曾經說,“我是征西將軍、南鄭侯,怎么能夠為楊儀斷后呢?”
魏延倍道而進,趕到了楊儀大軍的前面,并且沿途燒毀了棧道。在與楊儀、王平的抗爭中,魏延最終失勢,其麾下的軍士害怕受到牽連,又認為魏延的做法不妥,就不愿賣命而潰散,魏延只好帶著兒子及數位親信逃往漢中。楊儀派馬岱率兵追擊,并最終將魏延殺死,斬首而回。楊儀猛踩著魏延的頭顱,大罵魏延是“庸奴”,此后又將魏延夷滅三族。
魏延到底有沒有造反之心呢?愚認為,沒有!但魏延燒毀棧道的做法,確實是一個比較有爭議且授人以柄的舉動。
馬岱為什么要殺魏延?馬岱的最終結局如何?
拋開演義情節,以歷史材料分析,筆者認為,馬岱是在押寶。
馬超造反后,馬騰及其二百余位族人全部被殺;馬超投降劉備后,馬岱跟隨。馬超在蜀漢很不得志,雖然驃騎將軍的官位比較高,但就是個虛職,根本沒有實權。劉備對于馬超,還算是比較照顧了,但馬超卻幾乎沒有任何朋友,活得如履薄冰,最后郁郁而終。馬超臨終之際,其言也善,對劉備懇請地說,“臣宗族盡被曹操誅殺,只有堂弟馬岱與臣相依為命。臣死之后,希望陛下能夠對馬岱撫恤照顧。”
馬超死后,馬岱作為西涼軍出身的降將,已經是孤家寡人了。在諸葛亮死后,沒有任何靠山的馬岱,看到楊儀接過了兵權,就押寶在楊儀身上。在魏延逃亡漢中之際,楊儀身邊有數位武將,包括王平、姜維等,但唯獨馬岱被派出執行追殺的任務,可見楊儀是非常信任馬岱的,這也許與馬岱的積極站隊有很大關系。
楊儀這個人,本來就是性情狹隘,“以私忿殺大將”,劉禪對他非常不滿,將其閑置,反而重用了蔣琬等人。自此,馬岱的算盤落空了!
楊儀頗有微詞,甚至公然說了一些比較反動的話語;劉禪怒了,將楊儀貶為庶人,流放。但楊儀作死到底,再次言辭激烈地上書鳴冤,劉禪直接派人捉拿他。楊儀絕望了,自殺。
楊儀死了,馬岱也不好過!
同年,劉禪派馬岱伐魏,很可能是有意為之。馬岱出征后,被牛金殺退,麾下上千軍士被斬殺,慘敗。此后,馬岱就在史書中銷聲匿跡了!
個人猜測,馬岱的結局有以下可能:
1.馬岱被牛金殺敗,直接戰死了,這種可能性極小;
2.馬岱被問罪,遭斬首,但可能性也較小,真要如此,史書應該會有簡略記錄;
3.馬岱被問罪,遭貶官甚至貶為庶人,此后茍活于世,郁郁而終,這種可能性極大。
諸葛亮嫉賢妒能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