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葬花吟的詩詞功力?

《葬花吟》是《紅樓夢》中詩詞功力最強的一首。《葬花吟》字字血,聲聲淚,如泣如訴,是黛玉為自己孤獨不幸身世的哭泣,也是作者為自己那“字字看來皆是血”的不幸人生的哭泣。《葬花吟》是黛玉以花自喻的一首抒情詩,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深沉感嘆,是一種內在性格美的特殊氣質的展示,是她獨到的思想和才華的閃爍,也是封建女性悲劇意識的覺醒。

《葬花吟》呈現著一種女性獨特的感傷心態,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怨憤、一種抗爭、一種悲鳴,淋漓盡致地揮灑著作者那“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的不盡悲哀。《葬花吟》于怨憤之中噴發著一種激情、一種力度、一種斗爭精神,凝聚著作者對女性的偉大同情、偉大的愛。

《葬花吟》是黛玉用她的整個生涯唱出的一首纏綿哀艷的戀歌,也是悲歌。在“風刀霜劍嚴相逼”的環境中渴望一份真感情,是花葬情未葬。在大觀園,她對寶玉是那樣癡情,那樣投入,把整個自我沉浸在感情的深海之中,默默地咀嚼著對寶玉的情和愛,毫不掩飾自己的喜怒哀樂,整日“以淚洗面”,并釀造出尖銳的話語和優美的詩歌。《紅樓夢》的主題歌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黛玉和寶玉的微妙關系:“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讀者看到了現實生活中難以存在的真正的愛情,使之成為人們所憧憬所追求的美好事物之一。

盡管她在寶玉眼中宛若“天上掉下來的神仙似的妹妹”,但她自幼慣于孤獨,也時亦孤芳自賞,為此不得不見落花流淚,以花自比,極度感傷之下,吟出了令人愛憐、使人悲傷的葬花辭。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黛玉這第一聲哭泣就具有詩人的氣質才華,抒發了女性特有的一種失落感:青春的失落,情的失落,人生價值的失落,從而給全詩籠罩著一種極度悲凉傷感的氣氛。緊接著告訴人們:“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描寫出一幅殘春景象:落花、柳絮隨風漫天飛舞,飛到哪里去呢?無有著落。于是觸景生情,很自然地想到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遠離家鄉,失去父母,寄人籬下,正如這滿天的落花、游絲、落絮一般。“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進一步描寫了此情此景。自己的憐花舉動、愁緒無著落,荷鋤出繡簾,不忍踏踩落花的心情躍然紙上。“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預感自身命運的悲哀,產生一種無援以助的孤獨感,而抒發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憤懣之情。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這是一個弱女子面對嚴酷的現實,毫不妥協絕不屈服的控訴。是寫實,是看到、聽到,是親身感受到的。她寄人籬下,卻與寶玉同等待遇,隨時可聽到閑言碎語,可看到冷霜面孔,即使別人說的不是她,她也是疑慮重重 所以感受到的卻是風刀霜劍,環境造成她要處處小心、事事留心。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人生匆匆,青春短暫,喻示自己就像盛開一時的鮮花,命運不能主宰,真是無可奈何,花的命運就是女兒的命運啊!寂寞、痛苦、愁煞,以致灑淚滴血、惱恨、傷神。這一切悲哀又有誰了解呢?她禁不住嘆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悲啊,但是這一聲聲悲悲切切的哭泣又能打動誰呢?“灑上空枝見血痕”是富于奇想的浪漫筆觸,在葬花人的眼中,姹紫嫣紅皆是淚跡血痕。只見:“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杜鵑無語,荷鋤歸去,青燈照壁,冷雨敲窗,如一幅凄美的夜景圖映在人們面前。鳥不語,人欲睡,雨敲窗,在這寂寞的夜晚又那樣的清靜,但是此時此刻葬花人卻無意春睡,孤芳自賞,并且巧用“紅淚”故事和“杜鵑啼血”之典,寫盡葬花時的極度悲痛。“怪儂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憐春忽至惱忽去,又無言去不聞。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黛玉悲憤到了極點,感情進一步升華。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花有魂,鳥有靈,如何不能哀唱?然而,花自飄零,鳥自高飛,難以挽留,只能是寂寞的人,幽暗的夜。這是黛玉高潔靈魂和堅強性格的閃現,也是女兒心理的展現,既意識到自己不為世俗所容,但也絕不妥協,表現出她偉大的人格及獨立、自珍自重、自我抗爭的精神,以及“寧為玉碎,不求瓦全”高尚堅貞的品格。竹可折,而不改其節,玉可碎,而不失其白,正是這首詩的思想價值所在,也正是黛玉人格最美的閃光之所在。她自嘆:“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但凡有一個地方,隨時都可以走。寶釵走哪哪都是家,城里有鋪子,有母親、兄長、妹妹、弟弟,而自己卻單身一人。為此,愿意隨花飛到天盡頭,可是哪里是我的家,我的落腳之地啊!哪個地方有凈土啊,我想飛到天盡頭,可是哪里有香丘?就這樣,不知回旋了多少次,最后郁悶死去,不能不使人心痛。這與寶玉說的“女兒是水做的骨肉”,“見了女兒便清爽”是暗合的葬花人愁腸百結,悲痛欲絕,在“一朝春盡紅顏老”的余痛和悵惘中結束。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葬花就是在葬自己,黛玉的悲愴進入了高潮,突出了冰清玉潔的品格。高潔是花的靈魂,也是她的情操,從而表達了她渴望掙脫現實,志在與現實決裂的決心。湯顯祖的《牡丹亭·尋夢》中的名曲:“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遂人愿,便酸酸楚楚無人怨”與曹雪芹的用意是相通的,然而,即使脅生雙翅,飛到天涯海角,哪里是歸處?何處是香冢?不得不跌入迷茫之中。從而也透露出才女的叛逆和反抗在當時是沒有出路的,悲劇性的命運和結局在等待著她。

她渴望擺脫污濁的現實,掙脫封建枷鎖,沖破禮教束縛,從心底發出向往自由、追求幸福的呼聲,但也深知寄人籬下的女兒身難以主宰自己的命運,為此不得不回到現實中來,由葬花聯想到自己,青春被埋葬,更是悲憤交集、痛不欲生,發出了最后深沉的哀嘆:“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是啊,此時花敗我來憐,我若去了誰來葬,請不要笑我癡,笑我傻,笑我多情。“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在凄惻中含悲憤,從而唱出了傷春惜花的纏綿之情,也是在封建禮教重壓下的吶喊。

1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看完這篇文章,再聽一遍葬花吟的歌。更好地理解這首詩了。

  2. 可見,……當年,曹雪芹先生的觀察事物感觸之深。……除非是親身經歷,書中的很多人的思想感情是無法用筆寫出來的。……

  3. 學習了,感謝老師的付出

  4. 釋詩譯文高手,通篇下來,作者才氣縱橫,妙語不斷,高水準。[贊][贊][贊]

  5. 分析透徹![贊][贊][贊]認真拜讀!果斷收藏!最愛這句:質本潔來還潔去!

  6. 詩貴言志而成其詩。成其詩者,是透過表面那些規定若干文字之后,所要深刻表達詩人此時此刻心靈深處的真切感受和各種因勢而發的深切之情。如果僅是看樣學樣的文字游戲,那么就會嚴重失去詩所固有的魔力。既要嚴格依照規矩寫作,又要工盡個人獨特感念風格,就是詩魂所在!實屬不易。

  7. 回答優質,細膩,動情。\n向師友學習了!\n[贊][贊][贊][玫瑰][玫瑰][玫瑰][祈禱][祈禱][祈禱]

  8. 老師寫得太好了!文化底蘊深厚[贊][贊]

  9.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

  10. 喜歡黛玉的才氣與高潔,喜歡《葬花吟》的凄切與吶喊,喜歡友的深刻解讀與深切同情。[贊][贊][贊][贊][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