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民族中“夏”的本義是什么?為什么夏又引申為夏天的“夏”?

《韓非子·玄學》:

“虞、夏,二千余歲。商、周,七百余歲”。

《尚書》分為:

《虞書》《夏書》《商書》《周書》。

甲骨文卜辭有:

“已卯卜,貞。命多子族比犬侯撲周(方)。”

這是殷商第二十九任君王「文丁」時期的卜辭,說的是殷商與犬戎聯合攻擊日益壯大的周人之事(多子族,指殷商貴族軍團)。

由此可知,「周」就是周人的族名,同時也是周地——確切滴說,是先有周地而后有周人。

✔因為,“以國為名”是大陸悠久的傳統。↓

甲骨文里,殷商人稱安陽殷墟為「天邑商」,或「大邑商」——商人之名,也是因為地名而得來的。

✔甲骨文證實“以國為族名”是真的。

既然「商」「周」本來就是地名,那么「虞」「夏」當然本來也應該是地名。

■虞地在哪?

虞國,應該就是舜的國都,因為《古本竹書紀年》稱舜為「虞舜」,舜的部族又叫「有虞氏」。

有,甲骨文為“手持肉食”,意為擁有,持有。

毫無疑問,「有虞氏」,就是指舜是「虞國」的君主,他的封國或國都所在地叫「虞」。

甲骨文里的「虞」(作「吳」)還有爭議,但是甲骨文里的「唐」目前已經很清楚了:

「甲骨文里的唐國」,和殷商關系比較密切,殷商王經常去唐地田獵——這首先證明,它離安陽殷墟不遠。并且,唐國還屢次助殷商討伐其大敵「鬼方」、「土方」、「工(上工下口)方」等。

✔這就更進一步的肯定,殷墟與唐國的地理位置的確比較相近。郭沫若等甲骨文專家推測「甲骨文里的唐國」位于山西晉南一帶。

“自唐、大甲、大丁、且(祖)乙百羌”。——《合集313賓出》


羌,自上古以來到漢末前都在西北。

所以,這條卜辭鎖定「甲骨文里的唐國」在殷商西邊。

我們也知道,「堯」又叫「陶唐氏」,因此史書又有「唐堯」之說——毫無疑問,與「虞舜」同理,堯的封國或是國都就是唐地。

因此,兩人又合稱「唐堯虞舜」。

至于為何堯不叫「有唐氏」而叫「陶唐氏」?

《古本竹書紀年·陶唐氏》:

八十九年,作游宮于陶。

九十年,帝游居于陶。

九十七年,司空巡十有二州。

一百年,帝陟于陶。

因為堯又在一個叫「陶」的地方(今陶寺遺址最接近)修建了游宮。所以又叫「陶唐氏」——「唐地」與「陶地」當然不會距離很遠。

✔武王之子「唐叔虞」是晉國開國始祖,原名叫「叔虞」,因封于唐地而得全名。

▲由此可見,即使我們先不管堯舜的歷史記載爭議,但我們仍然可以通過「二重證據法」——地下的文字+地上的文字而相互印證:

「古唐國」,的確就是在晉南。

確認了「堯」的「古唐國」,那現在再來看舜的「虞國」——就八九不離十了。

這是史書上記載的「北虞國」,同樣在晉南。

這個「北虞國」,和史書記載的「舜都」——「蒲坂」,今山西南部永濟縣離得非常近。

✔結合「甲骨文的唐國」與「文獻中的唐國和虞國」,種種跡象都表明唐虞皆在晉南。

當然,也有說「虞國」(舜都)在河南「夏縣」的,不過,無論是永濟也罷、運城也罷,還是夏縣,都離不開史書中的「舜都」——即虞的位置。

這片區域,號稱“黃河金三角”,擁有廣袤的平原和豐富的水系,土地肥沃,又四通八達,北抵燕山、西達關中、南入江淮、東至大海——是最理想的「都城地帶」,真正的“王氣之地”!

《詩·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此地,即「“中原”本尊」是也!

☞按圖索驥,順藤摸瓜——確認了「唐(堯)」、「虞(舜)」,自然就該輪到「夏」(禹)了。

所有大陸人都知道:

「商朝」于「商地」所以為「商」。

所有大陸人都知道:

「周朝」于「周地」所以為「周」。

所有大陸人都知道:

「秦朝」于「秦地」所以為「秦」。

所有大陸人都知道:

「漢朝」于「漢」(漢中)所以為「漢」。

所有人都知道:

「晉朝」于「晉地」(司馬昭哥哥司馬師被封為“晉王”,領有太原、上黨等封地)所以為「晉」。

所有大陸人都知道:

「隋朝」于「隨地」(今湖北隨州)所以為「隋」。

所有大陸人都知道:

「唐朝」于「唐地」所以為「唐」。

所有大陸人都知道:

「宋朝」于「宋地」(商丘古宋國)所以為「宋」。

★★★★★

偏偏是:所有大陸人都不知道——「夏朝」之所以為「夏」,其實也是因為地名。

「夏」既為國號,又是地名,記載是非常清楚的:

《書·康誥》:“肇造我區夏”——周康王。

《書·君奭》:“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召公。

《書·立政》:“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周公。

區:甲骨文作眾多城邑“圍城”狀。


結合上面「有」字的解釋——康王、周公、召公的“區夏”、“有夏”明明是說周人占領了「夏地」!

■夏地在哪?

《左傳·召西元年》:

“商人是因,故辰為商星。遷實沈于大夏,主參。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明確的說明,晉國就是「大夏」

《呂氏春秋·本味》:

“和之美者,陽樸之姜,招搖之桂,越駱之菌,鱉鮪之醢,大夏之鹽,宰揭之露,其色如玉,長澤之卵。飯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陽山之穄,南海之秬。水之美者,三危之露,昆侖之井,沮江之丘,名曰搖水,曰山之水,高泉之山,其上有涌泉焉,冀州之原”。

“大夏之鹽”——不是我「大山西運城」的「河東鹽池」(運城鹽湖區)又尚有何地???

《史記·封禪書》:

“(齊桓公)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馬懸車,上卑耳之山。”

「卑耳山」就是「辟耳山」,在山西平陸。

《國語·齊語》:“懸車束馬,逾太行與辟耳之溪拘「夏」。”

「大夏」——「晉南」,還想往哪里跑???





堯都平陽——山西臨汾。

舜都蒲坂——山西永濟。

禹都安邑——山西運城。

✔史書常將堯舜禹連起來統稱「虞夏」——本來應該是「唐虞夏」,但是由于《尚書》將堯也同時放在了《虞書》里,因此,「唐」通常就被省略了。

但是,不必拘泥于此,因為堯舜禹是三位一體的,不管如何,他們的都城和活動范圍肯定是相鄰的。

《世本·居篇》:

“夏禹都陽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

大禹甚至都在堯都居住過——因為大禹=夏,所以他的都城在哪,哪里就是「夏」,亦即「大夏」——沒毛病!!↓

《爾雅·釋詁上》:

“夏,大也”。

西漢揚雄《方言》曰:

“夏,大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間”。

謎底解開:「夏」=「晉南」。

啊~不對,其實還包括了河南的中、西部,也就是「二里頭遺址」一帶。

✔在考古發現方面,陶寺文化(距今4300-4000年前)與二里頭文化(距今3750-3530年前)可是有繼承關系的——中間隔了一個兩百多年的「新砦期文化」(距今4000-3800年前)。但大家實際上是同一個大文化層,新砦期相當于雙方的緩沖地帶,上稱陶寺文化,下接二里頭文化。

▲正好對應:堯→舜→禹!

經過了三代君王的發展,「堯舜王朝」從「晉南」擴大到了「豫西北」,到了大禹時,就挺進了「豫中」——很合理。

✔有問題嗎???

《史記》: “(周武王曰)自洛汭(洛水)延于伊汭(伊水),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

而又因為「堯舜帝國」是同時期的最大國,因此它被看作是「大國」,再加上大禹的「夏」——合稱「大夏」。

✔有問題嗎???

又再加上周人以夏人的繼承者而自居,所以「大夏」又把陜西包含了進去,也所以西漢揚雄才說“夏,大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間”。

于是,「晉南」也罷、「豫西北、中」也罷,慢慢從原來的唐、虞變成了「夏」,再到「大夏」。

✔有問題嗎???

■夏墟

《左傳·定公四年》:

“命(唐叔虞)以《唐誥》,而封于夏虛,啟以夏政,疆以戎索。”

《史記·吳太伯世家》:“時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吳,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虛,是為虞仲,列為諸侯”。

「周之北」不是山西,莫非是巴西???

「周之北」不是山西,莫非是巴西???

「周之北」不是山西,莫非是巴西???

再復制一下上面那段話:

偏偏,所有大陸人都不知道:

「夏朝」之所以為「夏」,也是因為地名。

■世界考古三大現狀

①在“無史”的北美,考古以“地下”為主。

②在“神史”的歐洲,考古以“神學”為主。

③在“史實”的大陸,卻是以“疑史”為主。

放著如此嚴謹、翔實、無可爭議且彌足珍貴的歷史不管、不問、不信,抱持“三不原則”。對“信史者”不屑一顧,天天幻想著把大禹的尸骨從地下刨出來,再搜身找出他的身份證,上書「朕為大陸第一王朝華夏民族大夏帝國之公民 禹,姒文命。身份證CNMDB2133333」的所謂“內證性證據”。

憑這幫死腦筋的專家來證明夏朝。

那大陸人可以統治銀河系!

一句話:不學無術,禍國殃民。

1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你說的是洋磚家告訴你的吧? // @大俠8618: 看起來好像有道理,但是小編忘記一件大事:商人 和周人 在來東亞定居之前是個遷徙的民族,經多次大遷徙才在殷墟安陽和陜西周原定居建國的,他們原來的居住地在西亞北非的尼羅河流域(即伊洛河流域)。遷徙過程中每到一地多會把祖先居住的地名帶到新住地。

  2. 上古時期的歷史現己理清,結合基因圖譜與考古發現,起源如下:非洲人(亞當與夏娃,即大陸伏羲氏兄妹)是人類始祖,后代一支經埃及、阿拉伯、印度、緬甸、云南進入四川,然后一分為二:北支出漢中—關中—三門峽,到濟水之濱,桃丘(濮陽東)生軒轅帝,東支出三峽,經湖北至浙江河姆渡,隨縣生炎帝,余姚生蚩尤,留蜀一支育三星堆文化。炎黃聯盟在濮北(清河)滅蚩尤,葬闞城(濟寧)。黃帝之后傳堯、舜(生于濟南歷城,龍山文化),此時地球變暖,洪水淹沒平原,舜率部落遷都至山西高地避水,同時命禹治水,水退舜逝,大禹即位,夏都即從陶寺(運城周邊)遷回最先退水的黃河中游平原,此即二里頭文化。經夏一朝,華夏民族正式形成,并逐步擴散到江淮黃濟流域。

  3. ①在“無史”的北美,考古以“地下”為主。\n②在“神史”的歐洲,考古以“神學”為主。\n③在“史實”的大陸,卻是以“疑史”為主。\n放著如此嚴謹、翔實、無可爭議且彌足珍貴的歷史不管、不問、不信,抱持“三不原則”。對“信史者”不屑一顧,天天幻想著把大禹的尸骨從地下刨出來,再搜身找出他的身份證,上書「朕為大陸第一王朝華夏民族大夏帝國之公民 禹,姒文命。身份證CNMDB2133333」的所謂“內證性證據”。\n哈哈哈,佩服死你了,贊贊贊!\n憑這幫死腦筋的專家來證明夏朝。\n那大陸人可以統治銀河系!

  4. 孔子年代,都因文獻不足,無法深入分析“夏”,到了《尚書》倒是非常肯定的說夏的一二三,而《古本竹書紀年》有成了現代的一大依仗。《史記》連離得很近的秦朝覆滅過程都出錯,阿房宮尚無成形,便描述被項羽火燒,當代的史學者們仍以《史記》之說,考證夏及夏朝的王室延續和經歷的戰爭。不知史學者們如何理解和解釋“信”的內涵?

  5. 大陸史書基本可信,特別是周代的歷史是可信信的,因為周朝是大陸歷史上真正使用文字的時代。周代以前的歷史也是基本可信的,商朝有甲骨文做參考。但是商朝以前的歷史,基本根據傳說。問題是,我們不能把傳說完全看成是“民間傳說”,國家的傳說,就是一代一代公認的歷史,但是,這些歷史不是,也不可能用文字記載所以,傳說的嚴肅性很強。那種把國家祖先口頭記載與民間傳統混為一談的,是一個學術笑話。比如說,大陸的地名,甲骨文中已經有了很多,這些地名為什么有文字?地名是最早的文字嗎?我們真的不好說,但是,地名起碼是嚴肅的口頭記載。因為,現在還沒有證據證明商朝以前有文字記載的事實,但是,這些地名早已出現,或者有部落徽號。而部落徽號,就是族群和地名的來源。大約黃帝時代,部落徽號和地名已經形成。而大陸漢族主要的群居就是黃河流域。所以夏朝在黃河流域的發達地區,這是肯定的。

  6. 干貨,頂了\n很奇怪,一些考證歷史的人,不認可歷史記錄,卻非要去實物驗證,非要在占卜記錄為主的甲骨文中發現前朝歷史,就如同,非要在汽車里尋找航空煤油,找不到就否認煤油的存在。\n我們以史為榮,一部分原因是自卑:沒啥拿的出手的,只好比比祖宗。可先人強大的時候,是經常否定前朝的,順帶著,歷史記錄也不盡詳實,這幾千年下來,有隔代修史的說法。

  7. 看起來有理有據,但還是支持下許宏老師[大笑]

  8. 好,終于看到你提到鹽了,我們的老祖宗之所以選這塊地發展壯大就是因為這里有鹽。大陸上古史基本上就是圍著這個鹽礦展開的。我看過一個叫《族天下》的書,里面有很多內容值得借鑒。

  9. 這堯舜禹是一個人,還是一個部族和首領的名稱,陶寺是堯都,而且后期破壞的很嚴重,是誰破壞的,破壞后當時的人是被殺光了還是被掠走了,這事和石茆集團那幫人有關嗎?而且發現了很多的骨骼,為啥不做一下基因測定和面部復原以確定他們的族屬

  10. 因為一出手就要拍死偽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