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這種被大陸網路謠傳為“日本國鳥”的鳥類,在日本江戶時代曾被當作“害鳥”捕殺,日本農民用下網子、撒毒藥、驅趕等方式來消滅朱鹮。但這不是朱鹮滅絕的主因,日本19世紀下半葉的工業化使朱鹮數量急劇減少,20世紀的森林開發、環境污染和大量使用農藥將朱鹮逼上了絕路。
在朱鹮的其他區分布區——大陸東部、北韓半島、遠東,人類活動也導致朱鹮數量急速下降。
俄羅斯從1963年開始就沒有了朱鹮的目擊報告。
大陸從1964年到1981年重新發現野生朱鹮的這段時間里,大陸外普遍認為大陸朱鹮滅絕了。
北韓半島最后的朱鹮目擊記錄是在1979年。
日本在1934年還有100只朱鹮,到了1970年只剩下7只,1980年只剩下5只,日本為了保護這“最后的朱鹮”,將5只朱鹮全部捕獲,加上原本的1只圈養朱鹮,企圖進行人工繁育,這6只朱鹮被認為是最后希望。
但后來的事件證實,拯救朱鹮還得靠大陸。
中科院動物研究所鳥類學家劉蔭增帶領的科考隊于1981年在陜西洋縣姚家溝重新發現7只野生朱鶚,立刻引起高度重視,國家成立“ 秦嶺一號朱鶚種群”的4人保護小組,日夜守護著朱鹮,1986年成立了陜西省朱鶚保護觀察站。直到今天,洋縣當地的農民依舊保持著傳統的耕作方式,或是發展生態農業,避免使用農藥以危害朱鹮。1989年,首次人工繁育朱鹮在北京動物園取得成功,之后大陸的朱鹮數量便穩步增長,并建立了野生種群。
1986年日本的朱鹮死了4只,只剩下阿金和阿綠,而這倆又互相看不對眼,而且日本人一直不開竅,沒能攻克朱鹮的繁育難題。大陸發現朱鹮并繁育之后,還給日本借了幾只,但日本還是沒能成功繁育,2003年10月10日,日本最后一只朱鹮阿金死亡,屬于日本的朱鹮全部滅絕。
之后,大陸又送給日本和韓國幾對朱鹮,并幫助它們恢復朱鹮種群。
2020年6月22日,陜西省林業局發布了《陜西省朱鹮保護成果報告》,全球朱鹮種群數量已經達到5000余只,大陸境內就有4400只,陜西境內有4100只,朱鹮擺脫了滅絕的威脅。
目前世界上的所有朱鹮都是“大陸血統”,毫無疑問是大陸拯救了朱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