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火燒司馬懿,天降大雨時,孔明為什么不放箭?

火燒上方谷,可謂是“燒”得諸葛亮心灰意冷,郁郁而終!其實那場大雨還真不一定能救得了司馬懿,據小說描述,時諸葛亮以誘敵之計將司馬懿引入絕地“葫蘆口”并斷其歸路,想將司馬懿活活燒死谷中,雖然后來火攻之法為天雨所破,但憑借居高臨下之勢,一聲號令萬箭齊發,恐怕司馬父子還是難逃一劫。那么在演義中,諸葛亮為什么最后還是放棄了誅殺司馬父子的機會呢?只因這場大雨卻澆滅了諸葛亮心中的復國之“火”。

火燒上方谷,天意助司馬

我們先簡單說說“火燒上方谷”的來龍去脈。

上方谷一戰,諸葛亮以糧草作為“釣餌”,終于引得龜縮于城中的司馬懿出戰。早在此前,諸葛亮曾造木牛流馬巧取了司馬懿不少糧食,為此司馬懿沒沉住氣,后為諸葛亮所破,自己還差點被廖化給生擒,此后便堅守不出了。

雙方相持了一段時日,時司馬懿軍中糧草緊張,一日司馬懿的軍士捉得了蜀軍數人,便向被俘的蜀軍士兵詢問蜀軍軍情,誰知蜀兵有意無意的向司馬懿透露了一個重大軍情,那便是蜀軍的糧草都屯在了上方谷。司馬懿聽聞此消息后,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便立即決定進攻,因為拿下糧草就相當于拿下了蜀軍命脈,所以兵分兩路,一路大軍佯攻祁山,自己則率精銳部隊殺奔上方谷,直取諸葛亮屯糧之地。

不過司馬懿萬萬沒有想到的卻是這竟是諸葛亮謀劃已久的誘敵之計。原來諸葛亮事先早已命士兵在上方谷布置好火藥,油,就等司馬懿大軍殺入谷中。果不其然,司馬懿大軍一進入上方谷,谷口便被蜀軍攔斷,隨之諸葛亮一聲令下,上方谷瞬間變成了一片火海,司馬懿大軍已成甕中之鱉,正當司馬懿欲拔劍自刎之時,忽天降大雨,不一會兒,山谷中的大火便全部熄滅。司馬大軍也由此軍心大振,得以殺出重圍。

見此情景,諸葛亮內心悲愁交加,只是輕聲嘆惜了一句: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

于是任由司馬懿敗去,也不下令蜀軍追擊!

知天易,逆天難,天意難違

時諸葛亮為何放棄了對魏軍的追殺呢?只有一個原因,那便是諸葛亮心中那團復國的“熊熊之火”已被徹底澆滅了!

羅貫中在小說中之所以設計了這個情節,也無非表達了兩重含義:

其一:司馬家族乃天命所歸,命不該絕。

其二:暗示了諸葛北伐是逆天行事,終將功敗垂成。

而這一情節的完美之處則是生動形象的表現了天命不在此而在彼的無奈和悲情,讓人引起共鳴!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1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此時描寫有矛盾之處,前面赤壁之戰時講孔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借東風火燒曹賊。到了上方谷怎就不知天會下雨?

  2. 是劉備死的時候說兒子無能諸葛亮可以自己勝任,確又單獨和趙子龍在他死后誰背叛自己為王可以帶兵滅之,雖然諸葛亮最后下雨可以殺了司馬懿,但是成事在人謀事在天,天意不可違,知道自己錯了直到死,可惜啊,其實劉備從開始到死又想當皇帝又想統一天下,又這里不準做那里又不行,就好像得天下又有惻隱之心諸葛亮后面才深知靠自己努力違背不了天意,錯在劉備,那么多大將沒一個人能安享晚年全部死在統一天下的路上不可不悲啊

  3. 根本就沒有這回事,都是杜撰的,真實的司馬懿軍事 政治才能高出諸葛亮!

  4. 諸葛亮可以借東風,草船借箭知江上起大霧,證明他能參透天文。上方谷有雨無雨,當時諸葛亮應該是知道的,在火燒上方谷時,諸葛亮料定當日不會下雨。可大火起時,卻天降大雨。所以他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在那一刻諸葛亮已感到天數在司馬懿那邊,所以他嚎啕大哭,無力回天。

  5. 為何蒼天助曹,不助漢呢!老天的旨意,諸葛亮無力回天

  6. 記得以前看過某雜志文章,作者實地考察,認為天氣和地形原因,山谷上方濕氣郁結,起火之后大量灰燼上升成為凝結核,化濕氣為大雨。

  7. 老黃忠昔日只射盔纓乃是報前日關云長不殺之恩;西城之時孔明是何等地艱難,一曲古琴苦苦哀求。司馬一是為自身利益考慮,二者英雄知己相惜,放過了孔明。待到上方谷,孔明只想擒住仲達,并不想殺他,以報他年西城不抓之恩。因此雨中并未放箭之原因啊!

  8. 縱有諸葛千年計,天不滅曹是枉然。

  9. 唐國強演的諸葛亮晚年時候的情景常常看得我都想哭了

  10. 我覺得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劉備之子!在火燒上方谷的時候,劉備已去,其子繼位,可惜懦弱無為,毫無治國之智。諸葛亮在看到天降大雨助司馬懿之時,古代的迷信思想涌上心頭,一方面想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另一方面想到了蜀國之君的軟弱無能,便覺得這是冥冥之中天意的安排,于是便不再強求,心中的復國之“火”自然就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