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躬耕地是千年歷史疑案。依我之見,躬耕于南陽臥龍崗是一個不容爭辯的歷史事實。因為諸葛亮在給后主劉禪的奏章(前后出師表)中,完全可以說自己是山東人;也可以說自己家住哪里。偏偏說“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呢?諸葛亮深知他自己是名人,所以在這重要的文獻中說:“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紀念諸葛亮,學習諸葛亮,可有的人為什么連諸葛亮自己說的話都不信?還談什么敬仰之情!為什么魏國降將黃權沒有去湖北或山東去祭祀諸葛亮?而跑到南陽臥龍崗建諸葛庵祭祀!
《葉縣志.陵墓》稱:“開皇斷石幢系明代葉縣縣令牛鳳在《改正諸葛武侯祠記》石碑中所記”。今平頂山衛東區婦幼保健站有諸葛廟遺址,東有諸葛廟街,《改正諸葛武侯祠記》的石碑,豎立在婦幼保健站院內,至今保存完好。`
葉縣距南陽很近,發現《改正諸葛武侯祠記》并不奇怪,葉縣很早就有諸葛廟,也不奇怪。
去看地銘志,葉縣舞陽泌陽在1953年前都屬于南陽府郡。魯山縣寶豐郟屬汝州府郡
南陽武侯祠其實是一座造假武侯祠!隋朝以前南陽始終就是郡名,隋朝開皇年間,南陽郡更名義陽郡,宛縣(今南陽市)更名南陽縣,這才造成了南陽郡和南陽縣混淆的區劃現象。到了唐代以后,因南陽縣與以往的南陽郡同名,又諸葛亮說過"躬耕于南陽(其實是南陽郡)",于是南陽縣人便利用南陽縣和以往南陽郡名字的混淆建起了一座假武侯祠,這也是為什么這座武侯祠打著"諸葛亮躬耕之地"卻比其他勉縣、襄陽、成都等地的武侯祠建成年代晚了400多年的原因!這座假武侯祠的確也欺騙了一些人,但是騙不了歷史學家,唐代之前找不到任何史料記載加以佐證,這也是現在的南陽人至今都找不到任何一條證據或史料來證明諸葛亮躬耕地在南陽的原因!
臣本布衣,躬耕宛城,八里崗
全國各地紀念諸葛亮的廟祠很多,與躬耕地在隆中,而不在宛沒關系
什么疑案,諸葛亮自己說的多清楚,就是有那個地方的人非的給他找個地方而已,就象韓國人一樣
正史《三國志》記載,玄依的是荊州牧劉表,而非宛縣張繡!玄卒,亮躬耕隴畝,無亮攜家人遷宛縣八里崗的記載!
對于明清南陽府志關于隋斷石幢的記載,有良知的南陽本地學者也提出過質疑。民國時期南陽學者張嘉謀是民國著名教育家,河南省博物館館長,南陽宛縣人。他在主持編撰的《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中為隋斷石幢的相關內容加上了自已的看法:“漢荊州刺史治襄陽,所領有南陽郡。亮家于襄陽城西二十里,屬南陽鄧縣,故亮自稱躬耕南陽。葉縣屬穎川郡隸豫州,若亮寓葉不得謂南陽荊州也。葉有高陽,元魏時縣名。或亮之后人有居此者非亮祖父也。”
197年諸葛玄病逝葬于南陽郡葉縣的平山腳下(今屬平頂山市),諸葛亮結廬守孝,中間曾與徐庶同游郟縣的“留侯廟”,也就是張良廟,并且結合當地地形兩人展開排兵布陣,隨后諸葛亮弟兄來到南陽西郊的臥龍崗,隱居躬耕
襄陽人解釋不了歷史記載的比比皆是南陽城所在地,宛城南陽互指,南陽郡治所地宛城,一萬年還是南陽城。王莽時代南陽就有了,比諸葛亮時代早二百多年。王莽改制,所謂五均京師,即為長安,洛陽,成都,宛城,臨淄等為五均京師。東漢延續,劉秀認可,劉秀起兵南陽,這些事情都是歷史上發生的事情,記載的比比皆是。諸葛亮當軍師只字不提襄陽,更別提阿頭山更改的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