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的調控政策看,這個題的表述,可能用“哪些城市未來會因人口流入,而讓房價更具托底保障”更合適。畢竟,只要房住不炒的調控尺度不放松,反彈的可能性都不是很大。
一般分析者,都喜歡用“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來解釋城市的房價潛力,但其實,政策至少在現階段還是扮演著關鍵角色。
至于人口變化對城市房價的影響,也得看城市。比如,北京、上海這幾年在控制人口,尤其是北京常住人口已經連續數年減少,但房價依然很穩。
所以,四大一線城市,在可預期的未來,房價整體上當然是最具保值性的。
而在二線城市中,長三角和珠三角的次中心城市,一來人口流入量較大,二來相比上海、廣州、深圳,房價還屬于相對的“洼地”,所以,“反彈”的可能性自然處于前端。
比如長三角的杭州、南京、蘇州、寧波等,珠三角的佛山、東莞等。這里其實有一個規律,那就是看其所在城市群的中小城市的實力以及整體城市群的發展趨勢。
而由于未來城市群內部中心城市的溢出效應,加之本身房價低,一些三四線城市也可能有很大機會反彈。比如惠州、珠海,比如常州、揚州、鎮江等。
其他區域,當然主要就是主要二線城市中的中心城市了。比如,中部的武漢、鄭州、長沙,西部的重慶、成都、西安。
原因其實差不多。這些城市的房價與東部沿海城市有很大的差距,上升空間是很大的;而中西部人口回流,這些城市必然是主要的受益城市。
那么,房價本就低,又有大量人口回流,房價“反彈”的可能性當然就比較大了。
當然,這些判斷建立在兩個大的基礎之上。一是,調控會留出一定空間;二是,整體的經濟能夠企穩。否則,都不好說。
比如,長沙就是個很具代表性的案例——人口回流快,房價低,但是現在依然堪稱是最良心房價的城市。無它,調控嚴啊。
現在飯都吃不飽了,我不信房價還會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