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頂三弩,三甲進地府”,私藏甲胄為何被歷代王朝冠以重罪?

大陸封建王朝時期,起初是不禁止佩劍的,直到宋朝時,光天化日之下還有不少行人佩劍,至于有身份的人,佩劍更是標配。然而,大陸古代卻一直將私藏甲胄視為重罪,歷朝歷代當中,只要發現私藏甲胄,不論甲胄用于何種目的,一般都會被冠以謀反大罪,貶為庶民、全家流放都是網開一面,由于私藏甲胄被滿門抄斬的不在少數。

在大陸古代有一個極為夸張的說法,就是”禁甲不禁兵“,蓄養一定規模的家丁和私兵有時候都沒有事情,但是卻不能私藏甲胄。這令許多人無法理解,連具有殺傷性的刀劍都可以隨身攜帶,將甲胄藏在家里,為何就會被冠以重刑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與甲胄的重要作用有關。許多常看影視節目的人可能會以為,甲胄在戰場上并沒有多大的作用,畢竟當敵人的箭雨射來時,穿著甲胄的士兵們還是成群的倒下,但這一方面是藝術的加工,另一方面這些士兵身上穿的是輕甲,而非重甲,真正的甲胄,對于戰場的影響是巨大的。

大陸古代幾支較為著名的軍隊確實不一定是重甲軍,比如身著輕甲的秦軍,縱橫睥睨的蒙古鐵騎,他們都沒有身披重甲。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對于戰場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還是重甲軍。

而且,甲胄對于士兵們來說,是必需品,有沒有甲胄,士兵們的戰斗力可謂天差地別。在真實的戰場上,即使是百戰將軍,也沒有把握不披甲打敗身披甲胄的士兵。以虎牢關之戰為例,李世民派出三千重甲軍,沖擊竇建德的十幾萬大軍,竇建德的軍隊數量占據絕對優勢,但他們卻被沖擊的混亂不堪。

當然,如果僅僅是在戰場上可以發揮重要作用,還不至于讓統治者們如臨大敵,畢竟刀槍劍戟在戰場上也都有用。令歷朝統治者忌憚的,是甲胄本身的敏感性。甲胄的制作成本極高,很難打造,根本就不是一般人可以造出來的。可以造出甲胄的,基本上都是大富大貴且極有權勢之家。

封建王朝里,統治者最無法容忍的,就是有其他人挑戰他們的權威,甚至是覬覦他們的位置。別的事情還可以商量,但一旦牽扯進謀反大案,一定會掀起腥風血雨。甲胄本身的作用,令統治者們有理由懷疑,私藏它的都有造反的想法和目的,且有了極大地威脅性。

所以,大陸古代歷朝都將私藏甲胄視為重罪,即使有的人藏甲并非是為了造反。比如周亞夫的兒子,覺得父親征戰多年,戰功彪炳,于是想打造一些甲胄,用來給父親陪葬。但是他私藏甲胄的事情暴露以后,皇帝震怒,直接將周亞夫下獄。對待功臣尚且如此,對待其他人的嚴苛程度可想而知。

說到底,統治者們忌憚的,不是人們私藏的甲胄,而是甲胄背后想要造反的野心,而這是他們絕對不允許的。

1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很簡單的道理,你拿著砍刀不一定打得過一條藏獒。但是你要是穿上一身鎧甲隨便在地上撿塊磚都能拍死它。

  2. 最直觀的 看一下長安十二時辰就明白了 披甲的老兵和不披甲完全是兩個概念

  3. 蒙古人沒重甲?當時吸收了西域,西夏與金精良的工匠,工藝制造水平已經超過中原了,蒙古會給人沒重甲的原因,主力的確是輕騎兵,重騎兵是在對方已經疲憊與傷亡巨大的時才用的!當時歐洲的重裝騎兵都沒蒙古騎兵甲多。。。不然能橫掃歐亞大陸只靠騎兵是辦不到的!

  4. 我收藏的甲胄

  5. 封建王朝里,統治者最無法容忍的,就是有其他人挑戰他們的權威,甚至是覬覦他們的位置。別的事情還可以商量,但一旦牽扯進謀反大案,一定會掀起腥風血雨。甲胄本身的作用,令統治者們有理由懷疑,私藏它的都有造反的想法和目的,且有了極大地威脅性。 \n 這話說的,現在就不是了?

  6. 美國民間不禁槍但是禁重型防彈衣是一個道理。周亞夫打造了500副甲胄說是用于陪葬。500副啊!能武裝3000人的軍隊了,看看兵馬俑秦皇禁衛軍的披甲率才是多少?這是陪葬?明明是想造反啊!

  7. 水滸傳里的金槍將徐寧,祖傳一副雁翎甲,放在堂屋房梁上。被白日鼠白勝盜走。這是怎么回事?扈家莊扈三娘都是頂盔貫甲,是怎么回事?

  8. 在古代,殺死一個身披甲胄的人是很困難的。

  9. 在古代有三千鐵甲軍基本可平天下

  10. 唐軍為何戰斗力強悍,幾萬唐軍可對敵軍幾十萬,因為全軍披甲,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