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人物對《三國演義》有諸多借鑒,梁山上誰是趙云化身?

首先,請恕我糾正題主題目中的一個小錯誤,《水滸傳》人物不是借鑒的《三國演義》,而是借鑒了《三國志通俗演義》。因為,施耐庵那時還沒有《三國演義》這個書名,是明末清初時毛綸、毛宗崗父子校訂羅貫中原著時,重新命名的書名。

這一點很重要,是粉碎王道生謊言,否定施耐庵死于洪武三年,施耐庵是羅貫中老師等偽言的鐵證。王道生偽造的施耐庵墓志中說,施耐庵寫了《三國演義》,這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

施耐庵確實在《水滸傳》中比較多的借鑒了羅貫中書中的人物,梁山好漢以及江湖上確實有三國人物的化身。但是,卻很難在《水滸傳》中找到趙云化身,大概只有一處情節仿寫了《三國志通俗演義》中趙云的故事。

那么,梁山好漢中為何沒有趙云的化身呢?書中又是哪一處仿寫了趙云的故事呢?

梁山好漢誰是三國人物的化身

細細數來,《水滸傳》中總共有史文恭、呂方、宋江、關勝、朱仝、林沖、楊雄、曹正、皇甫端、周通這么幾個人物借鑒了《三國志通俗演義》。以下,我簡略地解讀這幾個人分別是《三國志通俗演義》中誰的化身,施耐庵為何要借鑒這幾個人物。

史文恭、呂方:呂方綽號小溫侯,他就是呂布的化身。不僅是綽號交代了呂方與呂布之間的關系,而且,呂方的裝束打扮與兵器都是仿寫的呂布。但是,問題來了,呂布有萬夫不當之勇,可謂羅貫中筆下的武功第一高手,若說呂方是呂布的化身,恐怕就不太合適了。

其實,《水滸傳》中真正的呂布化身是曾頭市的教師爺史文恭。

史文恭初次出陣,是晁天王帶兵攻打曾頭市的時候。書中是這樣描述史文恭的:彎弓插箭,坐下那匹卻是千里玉獅子馬,手里使一枝方天畫戟

這么一小段話中,史文恭就有三處特征與呂布相仿。第一處是史文恭“彎弓插箭”,證明此人能射箭,符合呂布“轅門射戟”的特征。第三處是手持一桿方天畫戟,正是呂布的兵器。這桿畫戟在史文恭的手上才是物歸其主,小溫侯呂方使它,簡直就是白瞎了。

我之所以先說第三處,是因為第二處才是史文恭最符合呂布外形的一個特征:照夜玉獅子簡直就是赤兔馬的孿生兄弟。不信,我就搬出兩部書對這兩匹馬的描述,咱們來對比一番吧。

那馬渾身上下,火炭般赤,無半根雜毛;從頭至尾長一丈;從蹄至項鬃高八尺。(赤兔馬)

(那馬)雪練也似價白,渾身并無一根雜毛,頭至尾,長一丈,蹄至脊,高八尺。(照夜玉獅子)

除了毛色不同,豈不就是同一匹千里良駒嗎?赤兔馬經歷了三個主人,妨死了董卓、呂布、關羽。照夜玉獅子在前七十回書中,也是經歷了三位主人,暫時妨死了史文恭,恐怕金國王子也不會得到好下場。

呂布在羅貫中的筆下從了奸賊董卓,可謂“漢奸”。史文恭則做了金國人的走狗,是名副其實的漢奸。這兩人有武功但缺乏膽氣,關鍵時候不敢打狠仗打硬仗,都落得個被活捉的下場。因而,梁山上的呂布化身是假,史文恭才是《水滸傳》中的呂布化身。

其他如小霸王周通、病關索楊雄,也是借鑒了小霸王孫策,以及關羽之子關索。但是,他們都算不上化身。因而,我就不細細解讀了。

關羽化身梁山的忠、勇、義

《水滸傳》成書時,明朝還沒開始封關羽,距施耐庵最近的一次封神,是元泰定帝天歷八年(1335年),封號是“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這個封號中有“義勇”,但卻沒有“忠”。關羽的“忠”,其實是宋徽宗于崇寧元年(1102年)時封的“忠惠公”。宣和五年(1123年),宋徽宗又在“武安王”的前面加了兩個字,封關羽為“義勇武安王”。因而,《水滸傳》中魯智深把關羽叫做“關王”。

《水滸傳》的故事背景就是北宋宣和年間至靖康二年前后,所以,施耐庵就把關羽分身到宋江、關勝、朱仝的身上,以這三個人象征梁山的“忠勇義”。

為了便于說明宋江、關勝、朱仝是關羽化身的分身,我先把《三國志通俗演義》中對關羽的描述抄錄下來:

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三寸,髯長一尺八寸,面如重棗,唇若抹朱;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下面,就分別羅列《水滸傳》中宋江、關勝、朱仝的長相:

宋江:眼如丹鳳,眉似臥蠶。

關勝:堂堂八尺五六身軀,細細三柳髭須,兩眉入鬢,鳳眼朝天,面如重棗,唇若涂朱。

朱仝:身長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須髯,長一尺五寸,面如重棗,目若朗星,似關云長模樣。

這三人其實都只有三分像關羽,也就證明關羽一分為三,施耐庵分別以宋江、關勝、朱仝作為關羽的化身,梁山的“忠勇義”也全部到位了。

《三國志通俗演義》一開篇就是“祭天地桃園結義”,既然關二哥到位了,怎么能少得了劉備、張飛呢?在此,我又顛倒過來,先說說梁山上誰是張飛的化身。

很多讀者都清楚,林沖是張飛在梁山的化身,書中以“豹子頭”的形象,在外形上讓林教頭與張飛接近,以張飛的丈八蛇矛作為林沖的兵器,也是仿寫了張飛。

但是,我認為,林沖與楊雄、周通一樣,算不得化身,僅僅只是借鑒而已。

林沖雖然與張飛一樣,都是“豹子頭”,而且,用的也是丈八蛇矛。但是,林沖的性格、為人都與張飛相差甚遠,或者就是張飛的反面,僅僅只是形似而已。《水滸傳》中其實也是這么說的,在林沖活捉扈三娘這個情節中,有一首贊詩這樣寫道:滿山都喚小張飛,“豹子頭”林沖便是

呂方是小溫侯,他做不了呂布的化身,林沖也不過是“小張飛”而已。所以,關勝以關羽的“勇”上應天勇星,排在林沖前面,應當是沒有爭議的了。

盡管林沖不算張飛的化身,好歹也湊成了梁山的關、張兩兄弟。那么,梁山上有沒有劉備的化身呢?

施耐庵為何仿寫《三國志通俗演義》

上文講到史文恭是呂布的化身,因而,被盧俊義活捉。在盧俊義活捉史文恭時,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這個細節寫的是燕青知道宋江十分喜歡照夜玉獅子,便順手牽了過來。

這一處細節,就是我在本回答導語中提到的與趙云有關的故事。

卻說劉備兵敗依劉表,駐扎在新野。因張虎、陳生在江夏擄掠人民造反,劉備帶著關羽、張飛、趙云前往征討。列陣已畢,劉備看見了張虎騎著一匹好馬,便贊賞不已,說,這一定是匹千里馬。趙云聽罷,立即挺槍出馬,殺了張虎,“扯住轡頭,牽馬回陣”。

梁山雖然沒有趙云的化身,但這個細節卻非常有深意,照夜玉獅子在隱喻赤兔馬的同時,也暗示了這匹馬的主人所經歷的命運大致與《三國志通俗演義》相仿。

照夜玉獅子先妨死了史文恭,后來,還將妨死他最先的主人金國王子。金國王子的命運我在其他文章中做過解讀,反正是被梁山好漢弄死了。的盧妨了兩主卻不妨劉備,照夜玉獅子恐怕也就不會妨宋江了。

同時,這個細節又以趙云的牽馬,暗點了宋江有劉玄德的影子。這種推測,《水滸傳》也是支持的。我曾經解讀過《水滸傳》中的“玄”字,其中一個寓意說的就是癡迷玄武大帝,并假借玄武大帝“奉天靖難”的朱棣。而宋江江州裝瘋,也是隱寫了朱棣為隱瞞建文帝在北平裝瘋。

故而,施耐庵輾轉的以劉玄德的“玄”字隱藏在宋江的身上。為了坐實這個隱喻,施耐庵便寫了一個十分重要但卻被讀者視為湊數的皇甫端。

皇甫端因為“貌若番人”而得綽號“紫髯伯”,這是明顯的暗寫“王貌奇偉,美紫髯”,且又被疑似有蒙古血統的朱棣。朱棣是“皇叔”,所以,“紫髯伯”實則“紫髯叔”。皇叔不就是劉備劉玄德嗎?

梁山又因為趙云而湊齊了劉關張,那么,有孫權、曹操嗎?當然有,既然借鑒了《三國志通俗演義》,又怎么能少得了這三位正主呢?

孫權碧眼紫髯,也隱藏在了皇甫端的身上。而曹操則是林沖的徒弟,操刀鬼曹正——這五個字中,列位看官能看到“曹操”嗎?

除了這些人物外,《水滸傳》中還有關勝力戰林沖、秦明,花榮梁山射雁,分別仿寫了“虎牢關三戰呂布”,關興比武射雁的故事。

施耐庵之所以仿寫虎牢關之戰寫關勝以一敵二,是因為要寫宋江的忠、義。關勝說,君知我報君,友知我報友,林沖、秦明不顧道義以一敵二,宋江不答應,施耐庵同樣不答應。因為,在羅貫中的原著里寫的是“虎牢關三戰呂布”,根本就沒有“英”字。

張飛槍法散亂,關羽前去幫忙,兄弟二人依然戰不倒呂布,劉備接著上,這樣的打法算什么英雄好漢?

這大概就是施耐庵借鑒《三國志通俗演義》人物、故事、場景的一大原因,羅貫中要“演義”,后來者施耐庵同樣也是演義。《水滸傳》以三國典故寫梁山好漢忠于道義,忠于正義,忠于“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天之大義。

2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非常長見識,我發現自己寫的都太皮毛了,這才是分析的深入骨髓,佩服佩服!

  2. 感謝指正,解讀的甚好。[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