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生先生,上海有名說唱表演藝術家、說唱大師、一級演員、滑稽大師、袁一靈的嫡傳弟子、海派說唱藝術大家、上海說唱創始人、有上海說唱之父之稱,有名說唱演員。
他總覺得做人有三個標準,一個、心態要好,第二個、良心要好,第三、不要做對不起人家的事情。說起最遺憾的事情,他說最遺憾的自己是文化水平太差,假使我讀過大學部就好了。家里窮、讀不起。最開心的時刻他獲得觀眾掌聲是最開心的時候。
2013年8月4日,上海有名說唱表演藝術家、說唱大師黃永生在回家途中突發心肌梗塞,被送往醫院后搶救無效病逝,享年79歲。顧竹君說,黃老師是一個開朗的人,另外他平時喜歡開玩笑,他也不會生氣,別人和他開玩笑,他也不大生氣。陳靚說,他一直是一個很豁達的人,他的性格很開朗,為人四海,從他身上陳靚他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他對藝術的執著。陳思倩她覺得黃老師在生活中給她的感覺,就像自己的外公、自己的阿公一樣,他真的拿你當自己小輩一樣,他很呵護你、很愛護你。而且平時在生活中黃老師給她的感覺他一點架子也沒有。
黃永生曲藝大家唱從創辦至當時已舉辦了五百期,十多年來,黃永生和他的伙伴們堅持每周日下午兩個半小時的義務表演,這是他為豐富老年人業余生活而組織的公益活動,目的是讓上海說唱這門本土藝術得到推廣和普及。
他曾自言,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新的時代發展,現在的小青年都不喜歡我們自己的故土藝術,都喜歡唱歌、跳舞,游山玩水,他就想我們要留住一些他們同年齡的人,和他們年齡差不多的人。現在四十歲以上的都知道我的,他想讓他們重溫一下上海說唱的魅力,那么他就想出來要搞一個“大家唱”。“曲藝大家唱”舉辦至當時,黃永生是每周必到,來得早走的晚,活動開始前,他在劇場門口迎接,散場時一一送別。他對他們那幫“大家唱”里的人說,他說,我只有等我過世了,我就不搞了。不過世,我永遠搞下去。黃永生堅持每次活動都要撰寫一段反映當下的唱詞,唱新聞成了曲藝大家唱獨具特色的一個保留節目。1934年,黃永生出生在上海,父親做些小本生意,母親在一家卷煙廠工作,十歲那年,父親遭侵華日軍迫害致死,這是黃永生心頭永遠的傷痛。所以他對日本侵略者非常憎恨,從小就到街上去聽“小熱昏”這種街頭藝人的唱,當時這些街頭藝人都唱些什么呢,“九一八”、日本烏龜扔炸彈,“八一三”怎么樣,他都是聽這些東西,聽好回去以后,他就唱給隔壁鄰居聽,有時候他把省下來的早飯錢三分、五分買一本演唱的本子,他就拿回去唱給大家聽,老百姓非常歡喜,所以黃永生他從小呢就是喜歡說唱。
年少時的黃永生喜歡聽廣播,學習模仿里面的各種唱段。那么當時有一個劇團叫合作劇團,程笑飛領導的,程笑飛丶小劉春山領導的劇團,廣播里說,他要招學生,他因為對這個事業熱愛,他就寫了一封信,他準備去報考他們劇團,后來電臺廣播說,你可以到金國大戲院,約好時間、他就去了,這天正好是招考學員,結果考試結束下來,電臺里廣播說黃永生你已經錄取了,叫他什么時間到什么地方去報到。從此以后,黃永生作為學員天天跟著老師們出入戲院、電臺,一本正經地學起了生意。有一個人就告訴他,你要拜先生嗎,自己當然要拜先生,他說你去準備準備,黃永生他問,準備什么,二十擔米的錢,像現在的大米,二十擔大米的錢做拜師金,還要辦幾桌酒水,請師父、朋友吃飯,他一聽回家后,他就沒辦法了,他眼淚出來了,因為他家里窮,不可能拿出二十擔米的錢來做拜老師的拜師金,也不可能擺三桌酒來請這么多名人吃飯,因此后來他就不去了。
有張照片是全國搞曲藝匯演、職工曲藝匯演,結果到了北京以后,匯演得了一等獎,照片中其中這個是獲獎的獎狀,前排中間者為黃永生,其他都是伴奏和帶隊的人。1953年到了7315工廠,就是警備區管的下面的兵工廠,他去了以后,因為他們有小分隊,他自己喜歡文藝,就和小分隊一起活動,當時全國“二機部”要匯演,匯演么要基層里面選節目,他就報了一個《一定要解放臺灣》,結果上海市選拔以后,選中了,要代表上海到北京去參加匯演。到了北京以后,節目就獲得了一等獎,評獎委員會里有侯寶林、劉寶瑞、良小樓、小彩舞、李潤杰、這些名家,后來侯寶林說你這個節目評了一等獎,是什么形式,他就說,我叫說唱,他說那不對,說唱不對,說唱等于是曲藝,曲藝等于說唱,你說大鼓吧,有好多種,你哪里來的,他說,我上海來的,他說,那就叫上海說唱吧,他一聽,哦,叫上海說唱,后來他就改了,叫上海說唱。
1956年,毛澤東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在文藝創作上允許不同風格、不同流派、不同題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時存在、自由發展。在學術理論上,提倡不同學派、不同觀點、互相爭鳴、自由討論,文藝界出現了空前活躍的場面。同年在相聲大師侯寶林的命名下,在華夏文化曲藝的瑰寶中,上海說唱作為一個新的曲種誕生了,一直延用至今。1957年,黃永生考入了上海市工人文化宮藝術團,成為業余曲藝演員中的佼佼者,他把同事們共同創作的上海說唱《青年突擊手李志祥》成為他青年時代藝術道路上的里程碑,后來黃永生加入上海警備區戰力文工團,先后創作了《三封信》、《熱心人》等一系列頗有影響力的作品。另外有張照片是他八十年代初拜袁一靈老師以后在黃浦區體育館他和老師兩個人舉辦一個袁一靈、黃永生的演唱會,所有的節目都是他們兩個人來演出的,所以當時在黃浦區體育館蠻轟動的,照片中這個是袁老師,這個是他。戰力文工團的時候,他已經看到過袁老師的演出,黃永生他非常崇拜他,因為這個人基本功非常好,人非常老實,他幾次接觸下來,他想藝人當中像袁一靈這種品德的人不多的,他就拼命找他的家庭地址,找到以后,想方法打電話給他,打電話給他他就到他家里去,他看見黃永生他穿套軍服,他說你有什么事,他說我叫黃永生,我是戰力文工團的團員,我是搞上海說唱的,我想跟著你學習。(袁一靈)他說大家相互交流,學習不敢當。從此以后,黃永生他總是一個星期要去一次的。
有“唱派滑稽”之稱的袁一靈善于扮演機智的小人物,以貫口和繞口令見長,尤其是他所唱的《金陵塔》在唱念中融合了快口、繞口技巧,咬字清楚、發音準確,舌如鼓簧,語似連珠,快而不喘、一氣呵成,被同行譽為絕活,流傳不衰。改革開放之后,文藝百廢待興,一些老的傳統開始慢慢地恢復,一度被貶為叫花子文藝的上海說唱開重新回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面前,受到了觀眾的追捧。1981年的時候,黃永生他就和老師說,人家都說我是你的學生,你嘛、不承認,我嘛、也沒拜過(你)師,他就在文藝會堂,那時候文藝會堂對文藝界開放的,他說我們舉行個儀式,袁一靈說這個好嗎,他說沒什么不好,我們不辦酒、不請客、我們就在文藝會堂請所有文藝界的朋友都來。1981年5月,拜師儀式在文藝會堂舉行,場面熱鬧非凡,經過了幾十年的忘年之交和患難之交,黃永生正式拜袁一靈為師,同時還收了蔡偉忠為徒。
袁老師,別的事情和他沒有矛盾的,有一件事和他矛盾非常大,他那個時候寫《勸君戒煙》,有一個說唱,因為黃永生他過去年紀輕的時候搞創作的時候有時也吸煙的,后來他覺得吸煙對人體沒好處,他就寫了一個《勸君戒煙》,他寫好以后他到袁老師家里去吃飯,他說老師,這個東西你看看,他看好以后說《勸君戒煙》吸煙是不好的,黃永生他說:你一日三包煙,你也戒煙吧,他說,干嘛(啥事體),我學會也不容易,戒掉干嘛,他不肯戒煙,不肯戒煙,黃永生他說你署個名,當時這個作品就叫袁一靈、黃永生作。還有件笑話的事情,他和他兩個人外面去演出,有一個華僑送了三包中華牌香煙還是牡丹牌香煙給他,他說師母說了,你香煙少吸點、不能多吸,吸煙對身體不好。他說,一天只能吸一包煙,比如說前一個晚上給他一包香煙到第二天早晨,永生,香煙呢,咦,我昨天晚上給你的一包香煙呢,我又沒吸過,你看煙灰缸,煙灰缸里是沒有煙蒂,他往窗外一看,窗外全是煙蒂。他說,你不是吸過了,這個不是我丟的,可能是別人丟的。1976年11月在上海文化廣場舉辦了熱烈慶祝黨中央一舉粉碎四人幫暨上海市居民文藝聯歡晚會,黃永生代表曲藝界出場,上海說唱《古彩戲法》第一次公開登臺亮相,這個唱出明星的嶄新唱段,讓臺下數千名觀眾聽得入迷。剛剛粉碎“四人幫”,他聽到這個消息開心得不得了,因為他的心里和文藝界同志們的心里還有老百姓的心里都對“四人幫”非常憎恨。有一天,到他老師袁一靈家里吃飯,吃飯的時候,梁定東、樂秀琴拿了一份稿子來,他一看《古彩戲法》、蠻長的,以前蠻長的,還有各種各樣的曲調,他看了以后他說,老師,這個東西改好上海說唱蠻好的,老師說,你改啊,他拿回去改了,改了幾天以后,他再約兩個作者到袁老師家里吃飯,那么黃永生他唱給他們聽,短一點,一共不知道四段還是五段,這樣時間大概三到四分鐘時間,演唱以后,電臺播出以后,影響非常大,上海老百姓都聽到了。
上海說唱《古彩戲法》以荒誕和夸張的手法,把江青設想為古彩戲法的表演者,在她的魔毯下,為其緊跟者變出大印、變出黃金,對其反對者則變出帽子和鐵棒。有一次黃永生他在延安路走路,一旁一幫小朋友,后面拖著前面的衣服,一排小朋友在走,他們不唱兒歌、也不唱其它的,“毯子身上蓋一蓋”就這樣唱,那么他想一個文藝工作者假使有這種作品,讓老百姓去傳誦,自己心里多么開心。
無限懷念黃大師!
第一次聽黃永生的是《古彩戲法》毯子身上蓋一蓋哎
還有前輩了袁一靈老先生了
正正宗宗的影響力很深的上海說唱藝術大師,我熟悉他是從一曲說唱《熱心人》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