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故事,已經成為歷史上有名的佳話。自此之后,很多君主為了尋訪招攬人才,都以此為楷模。而諸葛亮被劉備的誠意而感動,為了蜀漢政權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奉獻了自己畢生的聰明才智。在諸葛亮的《出師表》中,就深切的表達了自己對劉備的感激之情。
不過,我們看歷史上的記載,能夠有一個感覺,那就是雖然劉備對諸葛亮十分器重,可對他的建議也并不是言聽計從的。尤其是在劉備建立政權之后,有很多地方都對諸葛亮的建議表示了拒絕。
比如說在劉備進位漢中王后,在對四位重號將軍的封賞時,諸葛亮對封黃忠為后將軍就表示了反對。諸葛亮以關羽會對此表示不滿來阻止封黃忠。而劉備并沒有采納諸葛亮的意見,對于關羽的態度,劉備則以一句我自己來勸解關羽給化解了。最終,劉備還是封了黃忠為后將軍。
在奪取西川后,劉備對當地的人才收攬任用。但是,對于一些有影響,但是不為自己所用的人物,劉備毫不手軟。當時的名士張裕雖然才華出眾,但是對劉備和他的政權出言不遜,劉備決心殺了他。諸葛亮親自向劉備說情,劉備回答說“芳蘭生門,不得不鋤”,拒絕了諸葛亮的求情,殺了張裕。
而這些實例中,表現得最明顯的就是夷陵之戰。在當時,劉備要出兵攻打東吳。聯吳抗曹是諸葛亮一貫的主張,他自然是不贊成的。但是由于他的哥哥諸葛瑾身在東吳,諸葛亮為了避嫌只得不明確的發表意見。在當時,諸葛亮不發表意見,就是不贊成的表示。趙云、黃權出面勸諫劉備,也未必不是諸葛亮在背后指點的緣故。劉備對這一切自然是了如指掌,不過君臣在面上不說破而已。
可是,劉備終究還是發動了夷陵之戰。在這場戰役中,劉備遭受了出乎意料的慘敗。諸葛亮在事后感嘆道,如果法正還在世的話,他肯定能夠阻止劉備東征。從這一件事我們就能夠看到,劉備并非是在每一件事上都對諸葛亮言聽計從的。
我們可以看歷史上記載的,劉備在剛剛得到諸葛亮的時候,對諸葛亮可謂推崇備至。他和諸葛亮情好日密,食則同桌,寢則同榻,還引起了關羽、張飛的不滿。劉備對關羽、張飛解釋說自己得到諸葛亮,如魚得水一般。這里能夠看到劉備對諸葛亮的倚重。那么,為何日后劉備對諸葛亮的意見也多有不聽呢?
第一個原因是兩者的情勢不同。在諸葛亮剛剛加入劉備陣營的時候,正是劉備最窘困的時候。在這個時候,劉備兵不滿千,將不過關張趙云,從北方逃到荊州投靠劉表,寄人籬下。劉表還對劉備心存疑忌,他只給了劉備一個新野小城安身,用他來抵擋曹操的進犯。
劉備在這個時候,也得到了難得的休養生息的機會。在這段時間里,劉備總結了自己半生戎馬生涯的經驗教訓,認為自己的軍事骨干尚存,軍事實力不難發展起來。可是自己卻缺乏治世的人才,在政治方面沒有幫手。而劉備雖然在盧植那里學習過一段時間,可因為不喜歡讀書成績不佳。正是在文化方面的短板,讓劉備在政治上有著缺陷。這是劉備即便是得到了徐州,也得不到當地世族的擁戴,輕易丟失的原因。
諸葛亮的到來,正好補足了劉備的這一短板。從這一刻起,劉備陣營才真正的成為一個完整的政治陣營。劉備對于諸葛亮怎么會不推崇備至呢?在這一段時間里,劉備等于是在向諸葛亮學習治國理政的知識,把諸葛亮當作老師對待。對于自己過去不知道如何解決的事物,當然要聽取諸葛亮的意見了,這也就給大家留下了劉備對諸葛亮言聽計從的印象。
不過,劉備在學習到了治國的方略后,就要將它落實到現實當中去。劉備是一個勢力的首領,他當然不可能對于一個下屬始終言聽計從。那樣,劉備豈不是諸葛亮手中的傀儡了嗎?所以,在劉備的勢力逐漸擴大,他的政治經驗日益豐富以后,就開始行使自己的意志,發揮自己的作用。
諸葛亮也深深明白這一點,他也在這個時候,開始退隱臺后。在很多的重大事項里,諸葛亮都很好的把握分寸,盡量維護劉備的權威。他在意見不統一的情況下,要不進行勸諫,要不就保留態度,以劉備的意見為主。
這樣,雖然給外人留下劉備對諸葛亮并非言聽計從的印象,但是諸葛亮盡最大的可能,維護了君臣的和諧,保證了劉備集團內部的團結。諸葛亮也因此得到劉備的信任,穩居文臣之首的位置,在白帝城托孤的時候,劉備更是將蜀漢的江山全部托付給了諸葛亮。
第二個原因,是諸葛亮自身存在的短板,讓劉備對他的意見有所選擇。雖然在《三國演義》和后人的眼中,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他文治武功,呼風喚雨,無所不能。但是在現實中,諸葛亮的能力中,還是存在著一定的短板的。
諸葛亮在歷史上,被人評價是“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于將略”。正是這個原因,才使得諸葛亮五出祁山,也沒能成就功勛。劉備心中對此自然是十分清楚的,他在世的時候,讓諸葛亮著重從事地方治理和外交,并不讓他跟隨自己去進行軍事行動。這雖然發揮了諸葛亮的專長,讓諸葛亮得到了長于理政的名聲,也讓諸葛亮失去了在戰場鍛煉的機會。在日后諸葛亮五出祁山的時候,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因此,對于重大的戰略性決策中,凡是政治方面的決策,劉備還是尊重諸葛亮的意見的。比如在誅殺劉封的這件事上,劉備就聽取了諸葛亮的意見。劉封是劉備的養子,也是一名能征善戰的勇將。在當時的劉備陣營中,他是年輕將領中的佼佼者。
但是這個人年輕氣盛,在鎮守上庸時,不聽從關羽的要求,增援襄樊前線,間接導致了關羽的敗亡。在上庸,他又不能和孟達處好關系,凌辱孟達,還奪走了他的鼓吹,致使孟達率部出走,丟失了上庸。在劉封回到成都的時候,諸葛亮認為劉封此人剛猛難制,怕將來劉禪無法制約他,便勸劉備殺了劉封。
劉備采納了諸葛亮的建議,殺死了劉封。雖然劉備對劉封的死感到痛心,為之痛哭流涕,可是在政治的角度來說,他還是認為諸葛亮的建議是有道理的。因此,劉備依然采納了諸葛亮的建議,從這一件事上,我們可以看到,在政治方面,劉備對諸葛亮的意見還是尊重的。
但是,在軍國大事方面,劉備對諸葛亮的意見就不同了。他知道諸葛亮的短板,因此對諸葛亮的意見也就采取參考的態度。在法正在世的時候,劉備更看重的是法正的意見。在漢中之戰中,正是法正的出謀劃策,才讓劉備奪取了漢中。
相比法正,諸葛亮在接到劉備求援的信件時,還對此猶豫不決。在得到楊洪的回答,說漢中是家門之禍,在這個時候,男子當戰,女子當運,有什么可以遲疑的?這才緊急動員益州全境,支援劉備前線。從這一方面來看,諸葛亮的能力和過于謹慎的性格,對他的事業是有一定影響的。
在夷陵之戰的時候,劉備對諸葛亮的意見當然心中有數。可是發動夷陵之戰是劉備經過深思熟慮才做出的決定,自然不會因為諸葛亮的態度而改變。不過,如果法正還在,他的意見就可能會讓劉備回心轉意了。諸葛亮對此心知肚明,才會在事后發出對法正的感嘆。
結語:
劉備對諸葛亮意見態度的轉變,體現了劉備在政治上的成熟。在諸葛亮的教導下,劉備從對政治一知半解,變得爐火純青。我們從劉備給劉禪的遺囑中可以看到,劉備的治國理念已經轉變為法家為主的理念。這就是諸葛亮給他帶來的轉變。在劉備掌握了治國的方略后,他對諸葛亮的依賴就減少了很多。在很多重大事務面前,劉備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加以判斷抉擇。
不過,劉備對于諸葛亮依然是很倚重的。相對于諸葛亮在軍事方面的短板,劉備更看重諸葛亮治國理政的能力。對于諸葛亮提出的政治方面的建議,劉備還是比較容易采納的。不過,在軍事方面,劉備還是比較倚重才能更加突出的龐統、法正等人,這也是劉備知人善任的表現。
因此,劉備有時不采納諸葛亮的建議,是出自他作為一個集團首領的考慮,并不是對諸葛亮不信任的表現。在白帝城托孤的時候,劉備向世人表現了自己對諸葛亮最大的信任。他對諸葛亮說,如果劉禪不足以輔佐,你可以自立為蜀中之主。這讓諸葛亮感動得痛哭流涕,表示自己將為了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也用畢生的行動,詮釋了自己的誓言。
我是歷史笑春風,歡迎大家關注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劉備效仿先祖劉邦,形似而已。靠皇叔之名混水摸魚。
劉備為什么失敗還不明白,就是因為聽了諸葛殺了劉封,封禪的封沒了,只剩下禪讓了。
記得易中天老師說過主要后期劉備稱帝后快把光復漢室這事給忘了,但諸葛亮沒忘,但也不好太明說,諸葛亮自始至終都以光復漢室為大局
作者分析的也可以但你沒分析國力就是法正活著也出不了川,國力制約了孔明出川,孔明被叫武侯也不是白叫的。其時劉備孔明都知道國力達不到,所以劉備想背水一戰,沒聽諸葛亮的。其時劉備有點自不量力。
其實太過于忠心才是諸葛亮的短板,如果讓曹操得到了諸葛亮,那么你看諸葛亮會比張飛還猛,就劉備這假惺惺的還在漢中稱王,真是苦死了諸葛亮,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三國里邊最悲情的應該就是諸葛亮。
老師分析的好,學習了[贊][贊][贊]
諸葛亮軍事能力不差[捂臉]
劉備也是很有主見的人
諸葛亮的短板在軍事?
法正,龐統,張松若不死,劉可一統天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