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蒲松齡的《嬰寧》,包含了作者對封建女性的所有幻想?

問題:為什么說蒲松齡的《嬰寧》,包含了作者對封建女性所有幻想?

導讀

古之評書相聲開頭便有“定場詩”,既然說“聊齋”,首先來一段開場白:

《七言古詩•說聊齋》

人鬼相憐難易行,世間冷暖任君生。

千機變幻因狐媚,幾許沉浮飾太平。

清史文人多志異,聊齋花草也柔情。

紅墻荒野黃昏夜,一笑紅塵世利輕。

——文/@兵法天下

我們常說:善繪者繪其神,如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女史箴圖》,而不善繪者只能繪其形,同樣高明的小說家塑造人物,往往能夠抓住人物最具特征的一點加以刻畫,從而達到形神兼備的高超的藝術效果。

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先生《聊齋志異》中的《嬰寧》,在作者描寫的眾多女性中,她無疑是作者心目中古代女性的典范,其形神兼備的人物形象,給讀者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蒲松齡在她的身上可謂不惜筆墨,贊賞有加,因此從她的身上我們能看到諸多封建時代女性的美德。

在他所處的年代,嬰寧的形象應該是大多數人所追求的理想佳人,而今看來雖然并不是盡善盡美,但就其天真浪漫,純真善良,略帶狡黠,少女獨有的個性,著實惹人喜愛。

《嬰寧》的故事梗概

小說的主要內容是說一位不諳世事的書生——王子服,正月十五“上元節”與表弟吳生一起觀燈游玩,邂逅一位美麗的少女,王子服對她一見鐘情,這個少女就是嬰寧。嬰寧笑王子服的呆呆看她的傻態,把花扔在地上,帶著少女的笑飄然離去。

從此王子服相思成病,郁郁寡歡。家人無奈便帶他出游散心。在郊外他無意中走到了一戶人家,家中的老婦人自稱是嬰寧的母親。這位老婦人竟是王子服的“姨母”,通過交談得知,原來他朝思暮想的嬰寧則是他的表妹。

于是由老婦人主婚,把嬰寧嫁給了王子服。隨后王子服把嬰寧帶回家后,然而從母親口中得知,姨母秦氏已已經過世多年,對此家人對嬰寧產生了疑心,認為她是“鬼魅”。仔細觀察她的日常舉止沒什么異樣,最大的特點就是愛笑,每日笑聲不斷,似乎一切憂愁哀傷和她無緣。

書中描寫到嬰寧第一次到王子服家依然嬉笑自若。初見王母“濃笑不顧”,甚至“放聲大笑”。

婚議中“笑極不能俯仰”,結果她連“新婦禮”也沒有行便草草了事,隆重的終身大事幾乎被她笑成了一場鬧劇。嬰寧不僅憨不知禮,且樂不知愁。其整日“孜孜憨笑”,真“似全無心肝者”。

婚后的嬰寧,最愛鮮花攀在架上摘花賞玩,西鄰的一位無賴青年看到美麗的嬰寧起了不良之心,嬰寧毫不回避,還笑著指花架下的墻,無賴青年還以為是晚上約他墻下相會。晚上那人如期約會,看到嬰寧便伸手擁抱,此時嬰寧卻變作帶刺枯木。那人受盡戲弄后夜里死去。

他的父親將其告到官府,王家吃上官司后,王母責怪嬰寧行為不檢點,都是她的愛笑惹出了禍端,從此嬰寧失去了往日的笑聲。

隨后嬰寧忽然哭著對王子服說出身世,原來她是狐仙所生,鬼母養大。她的生母是一只狐貍,而生父就是王子服的姨父,鬼母就是王子服的姨母秦氏,狐母后來改嫁,是秦氏把她扶養成為人,對她疼愛有加,視如己出。

所以嬰寧哭求丈夫王子服能為秦氏和父親合葬,在小說中這是嬰寧的第一次哭。也許丈夫深切地感受到她雖然沒有受到“傳統禮教”熏陶,卻具有心地善良,體貼孝順,知恩圖報的本真性格,王子服答應了她的請求。

兩人婚后一年,嬰寧順利生下一個男嬰,令人奇怪的是這孩子在襁褓中就不懼怕陌生人,見人就笑,十分喜慶,人見人愛,大家都夸這個孩子有當年“其母風范”。

女主人公“嬰寧”的“笑”

在所有的文學作品中,我們說每一個作者往往有著各自的心里傾向,盡管不是“自傳”但或多或少夾雜著自己的影子和人生經歷,這是無法逾越的創作模式。

所以這個故事也不例外,我們似乎感到蒲松齡在對嬰寧的描寫,帶有強烈的贊美和自我欣賞,從而將他自己心目中女性的完美表達得淋漓盡致。

嬰寧的描寫作者主要從她的“笑”入手,也是《聊齋》中笑的最美的一位。

  • 當“嬰寧”與“王子服”最初相遇時或在一起時候的笑:
  1. 上元時節,他們初遇時,嬰寧是“遺花地上,笑語自去”;
  2. 當王子服尋找嬰寧,他們第二次相遇時,嬰寧“舉頭見生,遂不復簪,含笑粘花而入。”

  • 當嬰寧見眾人時候的笑:
  1. “良久,聞戶外隱有笑聲。媼又喚:‘嬰寧,汝姨兄在此。’戶外嗤嗤笑不已,婢退之以入,猶掩其口,笑不可遏”。
  2. 當王子服將嬰寧介紹給她母親時“母促令,始極力忍笑,又面壁移時方出。才一展拜,翻然遽入,放聲大笑。滿室婦女,為之粲然。”
  • 當鬼母見過王子服之后,欲將嬰寧許配給他時,“生無語,目注嬰寧,不遑他瞬。……遽起,以袖掩口,細碎連步而出。至門外,笑聲始縱”。

小節

在現實生活過中,笑所體現出的魅力不言而喻。作者作為一位封建社會的落魄文人,之所以能將一位女性描寫的如此惟妙惟肖,自然是傾注了他對這一人物的情感,一句“我嬰寧”的描述,字里行間流露出一位長者對于調皮小女孩的嗔怪和愛護。

清代點評家何守奇的評價是:“嬰寧憨態,一片天真,過于司花兒遠矣。我正以其笑為全人。”

  • 從整個故事中可以體會到,“愛花”是嬰寧生活的一部分,“愛笑”則是其生活的另一部分,她的身上既有人性,也有狐性,性格上亦憨亦黠。美麗純真,嬌憨活潑的“鄰家女孩”。同時不失深沉成熟,知恩必報的堅貞姑娘。
  • “喜歡笑的嬰寧”讓讀者忘了其為異類,自然可親;近乎癡憨的單純與天真構成了嬰寧形象的重要側面,使人物形象獨特鮮明豐滿,令人過目不忘。

@兵法天下 如是說

蒲松齡先生的這則《聊齋》故事,它的一條“明線”,是為我們塑造了這樣一個不懂人情世故,亦無禮教顧忌的女孩,這一切在婦女備受封建禮教,綱常禁錮的社會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所以說嬰寧的性格又是復合性的,生憨之中透著機智,不知“禮”中蘊含著勤勞與聰慧,“無心肝”中更浸透著真摯情感。

它的一條“暗線”,向我們揭示了“嬰寧”這個人物,她不受封建禮教的約束,大膽追求自由幸福的愛情生活。

她看似隨和,其實極有主見;看似“全無心肝”,其實極有城府;看似放蕩不羈,其實極為貞靜,是對那個社會制度的鞭撻和無形的嘲諷。

結束語

《聊齋志異》中的“嬰寧”篇,蒲松齡先生是經過縝密的構思, 通過血肉豐滿的藝術形象,寄寓自己的生活理想。同時“嬰寧”的人物形象,也許便是作者年輕時的“夢中情人”,或者說是這位“老夫子”理想中的女性形象,或者就是他生活中的某一位心儀的“紅顏知己”。

除此之外,我們不得不佩服《聊齋》:“寫人寫鬼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的藝術魅力,是大陸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優秀短篇小說集。


我是@兵法天下 ,誠謝題主邀答,與大家分享《聊齋》“嬰寧”篇,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贈人玫瑰 ,手有余香;奇文共欣賞,疑意相與析。

1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天下師深度好文,且無所不能賦詩!學習并轉發[贊][贊][贊]

  2. 天下師博學高才,佳作有深度,欣賞大贊轉發![贊][贊][贊][贊][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3. 清史文人多志異,聊齋花草也柔情。\n紅墻荒野黃昏夜,一笑紅塵世利輕……[贊][贊][贊][祈禱][玫瑰][淚奔][呲牙]老師深度剖析!精彩解答!

  4. 解讀好文,才子就是才子,佩服佩服!👍👍👍

  5. 靜讀天下師美文,受益非淺。好的作品耐人尋味。師友午好飯香酒醇[贊][贊][贊]

  6. #問答青云計劃#

  7. #問答青云計劃#

  8. #問答青云計劃#

  9. 得真情老師贊譽,感激不已,謝謝留墨添彩,鼓勵支持~🌹🌹🌹🙏🙏

  10. @西山詩家國 @真情獨鐘 @大別山山人 @芊蘅苑詩詞 @致虛堂原創詩詞 @聞道者 @微草的詩情 @落花人獨立9813 @學而時 @青梅煮酒不論英雄 @紅玉w紅玉 @紅豆Luck @清風徐來疏影暗香 @疏簾淡云 @熊艷春 @秦地俗人 @晉唐風骨 @詩賦中華 @丁小的時空 @悟空說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