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上,為什么生男孩叫“添丁”,生女孩卻叫“添口”?

是不是在大陸古代,生男孩一直叫“添丁”,生女孩始終叫“添口”呢?

未必。

上述說法,應該從唐宋才開始。

唐中期,“初唐四杰”盧照鄰的嫡子孫盧仝隱居嵩山,不愿做官,生一子,取名“添丁”。韓愈作詩《寄盧仝》云:“去歲生兒名添丁,意令與國充醞籽。”

唐制,男二十一服丁役。韓詩云,生一兒,實為國家添一丁役。

宋陸游《臥病雜題》詩曰:“身叨鄉祭酒,孫為國添丁。”沿用韓詩之典。

唐初的百姓,有兩個沉重負擔——一是賦稅;二是徭役。賦稅之后,仍然須定期為官府服不給錢的徭役。

其時,服役并不分男女。《舊唐書.職官志》戶部職云:“凡男女,始生為黃,四歲為小,十六為中,二十有一為丁,六十為老。”

這是說,女子二十一歲也要無償服役。

唐中宗二次稱帝后,重用韋庶人,大赦天下,女子名義上不再無償服役。

生活于此時的張籍《西州》詩云:“郡縣發丁役,丈夫各征行。”

但杜甫作于795年的《石壕吏》曰:“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結果被抓了壯丁逮走了,能拿到役酬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這一年,恰好盧仝出生。后來大唐愈頹,他不愿做官很可理解。

韓愈此詩接著說:“國家丁口連四海,豈無農夫親耒耕。先生抱才終大用,宰相未許終不仕。”

韓昌黎雖年長盧仝約30歲,但十分敬重其才能和耿直是肯定的。

詩中“丁口”連用,生男稱“添丁”;生女,自然就有可能叫“添口”或“進口”了。

據說,“添丁”“添口”的說法,即由盧仝起名和韓愈詩而來。

“丁口”一詞,后來被沿用。

《資治通鑒.后梁》貞明四年載:“吳有丁口錢,又計畝輸錢,錢重物輕,民甚苦之。”這說的是西元918年。

“丁口錢”,即“人口稅”,漢代稱“口賦”,亦稱“丁賦”“丁算”“丁銀”“丁錢”。

古時男女皆為“丁”,也是極早。

《墨子.備城門》:“守法:五十步,丈夫十人,丁女二十人,老小十人。”

《史記.主父偃傳》:“丁男被甲,丁女轉輪,苦不聊生,自經于道樹,死者相望。”

有人說到“丁丁”這個詞,其實古時早就這樣用,不過不是現在理解的這個意思。

《詩.小雅.伐木》曰:“伐木丁丁”,這是擬聲,讀為“錚錚”,現在大概會寫成“叮叮”。古代還有“丁當”一詞,亦即“叮當”或“叮噹”。

古時“丁丁”的另一個含義,是“雄健之貌”。白居易《畫雕贊》云:“鷙禽之英,黑雕丁丁。”

(甲骨文“丁”字)

問題在于,丁怎么就有了“人丁”之義,又怎么和“口”連用了呢?

一般的解釋,是《史記.律書》所云:“丁者,言萬物之丁壯也,故曰丁。”

司馬遷這是說,“午”時,陰陽相交。對應“天干”的“丙丁”。丙,是說陽道著明;丁,是說萬物丁壯。

《說文》用此說:“丁,夏時萬物皆丁實。”

“丁實”即“丁壯”。

聯系到前面所引《舊唐書.職官志》戶部職云:“凡男女,始生為黃,四歲為小,十六為中,二十有一為丁,六十為老。”就可以理解,“丁”,指的是“成年”,壯實了,可以為官府干活了。

但是,“丁口”“人丁”,又適用于戶口統計。

大致就是這樣。

很有意思的是,甲骨文的“丁”字,寫為“口”。

比如商王武丁,甲骨文里就是“武口”。

金文,才有了“丁”這樣的字形。

或許,從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文,“丁”和“口”發生過混淆訛誤。篆文的“丁”,寫為“個”的。

8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應該是象形字,比如人口就是徹底的象形字,人:代表男性,口:代表女性,人口就是說男女。

  2. 我看添女孩稱添卬也行。

  3. 添丁和添口\n文章費周祥\n壯丁與柔口\n形象又貼切

  4. 明天初七寅日。去年出世的男孩子上燈。掛燈籠擺酒席。叫上幼丁。生女兒的沒有上燈一事。男人61歲上老燈。六十甲子回頭1歲。本地風俗。

  5. 丁口代表男女,形象。

  6. 因為男孩有丁,女孩有口,很形象的

  7. 丁[捂臉],口[捂臉],佩服祖先們

  8. 男的服勞役,當壯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