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之所以被稱為泉城,是因為到處流淌的泉水!泉水是濟南一個城市文化的靈魂。
然而,真正的泉城——泉文化核心區應該位于以仲宮為中心、輻射周遍的南部山區。真正的泉眼并非市區公園里圈起來的幾個!
從泉城地脈結構分布來看,不但市區的四大泉群是靠南部山區供給的,而且名聞天下的七十二泉中有20%來自南部山區,如苦苣泉、柳泉、龍泉、鹿跑泉、琴泉、水簾泉、避暑泉等。
泉水多在南部,汩汩流淌,山水相依!真正的泉水的靈魂在南部,真正有歷史積淀的泉水文化就在南部,而不是市區幾個商業濃厚的公園!
可是!一味地“南控”就能保住泉脈?“南控”就能保住“泉城”的稱號?“南控”就是要南部山區人們守著青山綠水受窮?這是一直以來對于保住“泉城”這個稱號的誤區!
南控不是不要發展!南控不是就地封存!應該考慮的控是控什么?同時南部山區的經濟如何發展!
現在的南山管委會已經成立,以后當成立南山區,結合地緣優勢,東至章丘南至泰安,西至長清,將南部山區旅游產業開發建設成為支柱型產業,打造泉文化旅游集散地,開發泉文化旅游商品、泉文化特色餐飲、泉文化旅游活動和休閑項目。打造泉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生態旅游!以帶動南山經濟的發展。
之所以南控,是因為南部山區豐富的旅游資源,以及優美的生態環境!
現在的濟南城區發展已是成東西狹長的狀態,不分時間不分地點的擁堵亦是常態!要改變這種狀態,何不分流?“中疏”的概念已初見成效!東拓西進如火如荼,北跨也即將實施,南部山區還要繼續“南控”嗎?趕上新舊動能轉換的契機,大學部,電商,無污染科技型產業園,物流產業完全可以布局南部。
生態旅游集散地,人文居住區,物流產業園,山體公園等等布局南部山區!家家泉水,戶戶垂柳,山水相依,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勢必吸引更多的人才聚集南部!既保護了南山的生態,又帶動了經濟的發展,既保住了“泉城”的稱號,又解決了城區東西狹長的面貌!濟南,一個東部沿海的大省會城市,還當崛起!
把南部屮泉相依的景觀全都園林化包裝起來使無數花園饒泉城必驚艷全球。
老百姓水果蔬菜不讓沿路擺攤,很多都賣不出去,旅游的想買土特產也買不到,去年去門牙景區沿途想買柿子,結果轉一下午也沒買到,快黑天了,一個大家才推著車子放自家門口,說白天不讓擺,我就納悶了,賣個水果怎么都不行,老百姓就靠這點東西換錢,買的買不到,賣的賣不了。😔😔😔
南控多年,南部山區給市區人提供了優質水源,綠化了環境,改善了空氣,給濟南乃至來濟游客敞開了綠色的后花園。可給南部山區回饋了什么??文化?經濟?呵呵……
撤銷南山管委會!
南山管委會成立好幾年了,他們為南部山區的人們帶來了什么
全部搬遷,讓南部山區變成原始森林
我在濟南居住30年現回青島養老。我發現濟南最好的地方就是南邊,青山綠水間很漂亮!山大南校區周邊最適合居住比泉城廣場附近的號稱市中心的地方強多了!不知道為什么不往高處走非要北跨黃河找淹?
搞旅游開發,方便了旅游開發商,餐飲富了有錢人,農家樂能帶動幾個人致富。所以只靠這些只能是讓廣大南部山區老百姓守著青山綠水受窮,沒有其他行業老百姓去哪就業,年輕人干點啥呢?不能只守著那一畝三分地吧。只能千里迢迢的去市區打工,在城市租房太貴,買房買不起。天天來回回家住一天路上浪費好幾個小時。所以南部山區必須要規劃一部分無污染工業園區,大學部,物流,農產品深加工,規模化農牧業種養殖等。不是南部山區所有地方都不適合這些產業吧。
濟南南部山區號稱“省會城市的后花園”!可是誰又能容忍自家的花園貧瘠破敗?誰又能守著青山綠水吃窮飯?可是一紙“南控”,只控而不發展,守著青山綠水什么也不能做,南部山區的人們只能去市區打工養家了!南山完全可以單獨設區,大力發展生態旅游集散地,人文居住地,大學部園區,物流產業,高科技無污染產業園等等!作為東部沿海大省的省會城市,濟南的發展當是:東拓西進北跨南規!有規劃的發展,而不是一味地控制發展!把南部山區真正的發展成為省城后花園,著力發掘泉文化,吸引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游客前來觀光旅游!據報道,已經邀請荷蘭的開普團隊準備做設計規劃了,但愿南山區人們迎來大發展,共享新舊動能轉換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