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原話是這樣的:
元以寬失天下,朕救之以猛,小人但喜寬。朕觀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寬。昔秦失于暴,漢興濟之以寬,以寬濟猛,是為得之。今元朝失之于寬,故朕濟之以猛,寬猛相濟,惟務適宜爾。—《皇明寶訓》
由此可見,以訛傳訛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寬”這一個字,到了網路上,就成了“寬仁”這兩個字。繼而又有若干吹捧元朝的人,根據這兩個字,編造了一堆元朝多寬仁的話來。
實際上朱元璋這里所提到的寬,可不是寬仁的意思,而是放縱、懶政的意思。也就是說朱元璋認為元朝因為懶政和放縱,所以才會丟了天下。
一、元朝的寬松,你想象不到。
歷朝歷代,哪個王朝的漢人,是不需要服徭役的?還真的只有元朝!別看元朝搞出了一套諸色戶計制度,但是元朝的漢人,在歷朝歷代是活得最輕松的。
當時的漢人,不僅不需要服徭役,而且不需要服兵役。這絕對是有史以來,漢人最大的紅利。華人們應該深有感觸,有時候傷害你的,可能就是自己人。
當然了,不讓漢人服兵役,那是因為統治者壓根就不相信漢人能夠幫自己打仗。而且當時元朝沒有邊境問題,他們自己就是從邊境來的。
元朝時期,商業非常繁榮。所以出現了一個神奇的現象,那就是包稅制。也就是說元朝不直接向地方收取農業稅,而是把地方稅收,承包給色目人,讓色目人來收。
而由于大蒙古帝國從東亞一直到歐洲,所以商業貿易相當繁榮,商業稅遠遠超過了那點農業稅。因此色目人在向地方征稅的時候,基本都不征收農業稅,只針對商業征稅。
這么一來普通老百姓日子就好過太多了,至少對于有土地的家庭來說,稅收這一塊兒就不用太擔心了,就算征收,數量也不大。
最讓人感到好笑的是,大量偏遠地區,是沒有官員來管理的。這些地方的老百姓基本上都是散養狀態,相對來說非常自由。
這種大環境之下,才會使得老百姓的自主權更大。因此地方上的地主豪紳,開始各種欺壓貧窮的老百姓,貧富差距兩極化。
當然了,老百姓散養也就會造成一個后果,那就是很容易起兵叛亂。類似韓山童、郭子興這些人,起兵的過程都相當輕松。這也就是元朝滅亡的重要原因。
二、以元朝為參照,朱元璋走了另外一個極端。
歷史證明,歷朝歷代,永遠都只會以前朝的過失作為參照。但是他們不會再往前看看,到底其他朝代是怎么個模樣。
就拿分封制和郡縣制來說吧,周朝搞分封制,結果秦朝就要搞郡縣制。漢朝折中搞了分封制和郡縣制并行的制度。
曹魏大搞郡縣制,基本廢除分封制,結果宗室力量單薄,讓司馬家鉆了空子。因此晉朝吸取教訓,大搞分封制,因而造成了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
所以說,歷朝歷代都在以前朝為參照做改革。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最直觀的認識,就是元朝了。所以他對元朝丟失天下做了一個總結。
因為元朝放縱、懶政,所以造成了亡國之禍。吸取這個教訓之后,朱元璋決定一定不能放縱、懶政,因此他走了另外一個極端,那就是管得特別嚴。
朱元璋恨不得用嚴苛的制度,把每一個老百姓每天做什么都要管理起來。他將天下所有百姓,都按照各種戶籍編入在冊。
老百姓們被他分為了民戶、軍戶、匠戶等各種戶籍。也就是說民戶世世代代都要務農,繳納農業稅,還要定期服徭役。
軍戶則世世代代都要服兵役,匠戶則世世代代都是手工業制造者。這就把很多人的人生給限制死了,種田的世代都要種田,那還有什么希望可言呢?又不能成為種糧大戶。
而且明朝的法律規定:
農業者不出一里之間,朝出暮入,作息之道相互知。
這就有點太過分了,基本就是把老百姓的人身自由給框死了。想要出遠門可以,必須要獲得離鄉證明才行,找公家辦手續,大家都知道有多繁雜了。
而且朱元璋從來不懶政,他是封建時代非常勤勞的一個皇帝。為了體現自己的勤勞,他甚至把宰相都給滅了,自己直接管理六部,差點沒把自己給累死。
三、羊只能在一定范圍內吃草。
現代人一般都沒有放過羊了,放過羊的人都知道,只有讓羊在規定的范圍內吃草,才能長久地把羊放下去。
如果讓羊隨便撒潑,到處亂吃草,將來你就不好管理羊了。因為羊散養慣了,你再把它關進羊圈里,人家是要跑出來的。
所以說在朱元璋看來,元朝的百姓,那就是散養狀態。最后這幫人都被養野了,你再對他們提出什么要求,他們死活都不肯答應了。美其名曰:愛自由,毋寧死。
因此朱元璋吸取了元朝的教訓,他在看待自己的百姓時,就決定要把百姓圈養起來,而且是要以各種制度規定框死了他們吃草的范圍。
從統治者的角度來說,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朱元璋這么做的確是有利于統治者管理百姓,因此才有200多年的大明王朝。
可是老百姓們的很多斗爭精神、創新精神,也在這種圈養模式下,被抹殺掉了。甚至連科舉都要以八股取士,你覺得能出什么創新人才呢?
總結:元明兩者結合起來,才是正途。
散養絕對不行,但是管得太嚴也不行。所以說兩者只有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最佳的統治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的散養,但是必須要有條條框框予以限制。
既能夠讓百姓感受到自由,又能夠讓百姓按照你的規矩來辦事,這才是統治效果最佳的狀態。可惜老朱偏偏喜歡走極端,這就沒辦法了。
參考資料:《明史》、《元史》
元朝統治一百年漢人死了三分之一
放任野蠻生長,厲害的人可以迅速積累財富,普通人也同樣受到壓榨,最后元朝買單了。稅收的功能不僅是向朝廷提供資源,同時有很重要的調節作用。蒙古人還是不行,沒啥人才。
其實元朝時期的大陸還是很不錯的,起碼漢人🈶自由言論,文化制度上也比明清時期更發達。
元朝對漢人的屠殺到了一個巔峰,我祖先就是懼怕元人對漢人的屠殺才全族從河北南遷到廣東的
元朝雖然不怎么管,也不收稅,但蒙古人經常搞屠村。
無論官民,明都是歷朝歷代活的最悲慘的。
可能元朝不屑于用儒家思想治國也不屑于學習漢文化堅持草原部落的管理方法,結果管理混亂松散制度上漏洞百出。
主要是元朝沒有統治農耕文明的經驗,元朝的漢族人沒有易服,100個1000個漢族人聚集起來,發現只有一個蒙古人,所以膽子就大,起義也容易。清朝發現了這個問題,必須易服,大家都穿一種服裝,起義就有顧忌
元朝對漢人一點也不仁厚
既然這么寬仁,朱元璋怎么會淪為乞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