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觀念雖然變化了很多,但對逝去親人的懷念仍是我們深藏心底的永恒情愫,不僅伴隨此生,也值得流傳下去讓后人憶根念祖。一點愚見,在遺照的處理上,不必刻意隨俗,但也不要草率處置,最不可取的就是統統丟棄。
說說城市家庭吧。小時候雖然和阿公阿么同住,感情也深,但孩子對死亡、先人等觀念的認知是淺薄簡單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對他們的印象也越來越淡漠。等到有了自己的孩子,對血脈、親情有了更深的認識,對遺照的看法也發生著變化。記得世紀初有一次回上海,在父母的收藏鐵盒里看到幾張阿公阿么的小照,種種往事突然涌上心頭,令我對生命竟有了與前不同的很大觸動,再找已沒有更多了,當時就覺得很遺憾,想著鄉下過去有的宗祠和祖廟也很不錯,留存照片不僅可以看到同處過的長輩的音容笑貌,還可以看到上上上一輩未曾謀面的祖先的樣子,直觀地體會到生命延續的奇妙,這種潛入心底的沖擊至今難忘,我想,它的教育意義勝過了千言萬語。
如今,家中有長輩過世,一般家庭會在大殮期間在家中設立簡單靈位,安放遺照供親朋祭奠,白事過后多數會取下遺照,有的則還會安掛一段時間,有的甚至幾年。個人覺得各種做法因人而異,無可非議,不必計較別人議論,如何安排自己心安是最重要的標準。
但假如安掛遺照,不建議太過死板,如黑邊相框的標準像、黑白照等等。現在照片很多,選用生活化的或合家團聚的照片會更合宜。太過肅穆的遺照會給家居帶來一些陰郁氣氛,而時下更加獨立自由、社會化程度更高的孩子看了也反而會心生敬畏,產生心理距離。要知道,逝去的親人也曾是活生生的個體,與我們朝夕相處,樂于看到我們幸福快樂。即使陰陽兩隔,如在天有靈的話,他們也一定不愿意讓我們望而生畏,而是更希望與我們親密無間、平等相待吧?
還有一個重要的建議,是建立一個專門相冊,選出一定量、有紀念價值的照片,細心整理,按照時間順序保存,有條件的還可以添加說明,也可以制成電子相冊更加便于長久保存。這不僅妥善保存了過世親人的遺照,可以時時翻看寄托哀思,也是一本直接記載家庭成長變遷的故事記錄,可以代代流傳,讓后代的孩子可以從中耳濡目染感受中華民族的孝道和家庭觀,對他們的未來成長是一份彌足珍貴的饋贈。
敬神如神在。
你的建議很好
建議很好。[贊]
我媽去逝前交待遺像在家掛三年,三年后拿到墓地燒掉。
最后的建議不錯,電子相冊永不褪色,還好保存。[贊][贊]
多謝你的建議,家里三代祖先的遺像掛在客廳,看到很不配的新屋,又不敢放到其他地方,現在可把那黑白遺象縮小放在相冊里懷念舒服多了。
我們放在祠堂或者家里墻壁上
我的看法是:有些人家有族譜,有些人家族譜失傳失續,如今科技發達,收集保存先人的遺像做成像冊保留傳承,對家族觀念、傳承有益無害!如果大多數家族有此,應該對我們的民族、對我們的社會、人民的團結進步有益無害!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發揚光大!
燒掉,保存無益。
感謝大家的認同和鼓勵[祈禱][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