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貓熊有沒有可能自行遷徙到鄰國去從而成為非大陸獨有物種?

地球上數量少瀕臨滅絕的物種有很多,但沒有一種有大貓熊這樣地位,我們習慣于稱它為國寶,主要還是因為它的特殊性,是大陸獨有的物種。但是動物和植物不同,它們會遷徙移動,那么是否存在一種可能性,大貓熊自行遷徙穿過國境線進入鄰國,那么大貓熊豈不就成為非大陸獨有物種?

其實可以先給出結論,這是完全不可能發生的情況,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1、首先是大貓熊的分布問題,追溯大貓熊的演化史可以到800萬年前的始貓熊,最后經過不斷的演化經歷大貓熊小種、巴氏大貓熊,之后才是現代的大貓熊,前幾種都已經滅絕了。早期的時候大貓熊這類生物(不特指現代大貓熊)主要分布在大陸最北可以到達北京周口店,而向南甚至已經到達越南緬甸一帶,都曾有貓熊的分布。

但是隨著地球氣候環境的變化以及人類這個物種快速的崛起,大貓熊的生存也變得很困難了,大量的生存之地被破壞,它們的分布也逐漸地收縮。在國外東亞一帶早都不見了它們的蹤影,現代大貓熊的野生種群也只在四川、陜西、甘肅三個省份有分布,并且還不是廣泛分布,只在個別的崇山峻嶺生存。

從現代大貓熊的分布地區來看,它們遷徙到境外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距離上太過于遙遠了。

2、其次是大貓熊的生活、飲食習慣問題,大貓熊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呆萌、憨態可掬,它們每天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吃竹子,可以躺著吃也可以趴著吃,還可以在樹上吃,總之時時刻刻都在吃,儼然就是一個小吃貨。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不斷的吃也是它們必須的生存方式。大貓熊曾經也是肉食性動物,也是野外的頂級獵食者,各種消化器官也全部都是專門為了消化肉食的,但是應對“毫無營養”的竹子,它們的消化系統并不是那么適應,消化比例僅為17%左右,那怎么辦?也只有不斷的吃,每天吃夠14個小時就可以了。

這么緊鑼密鼓不停地吃竹子就是為了不餓肚子,甚至大貓熊已經不再和它們的近親熊類一樣,不需要冬眠,或者是不能再去冬眠了,大冬天依然都不間歇地吃竹子。

填飽肚子這么難,自然就需要省著用自身的能量,因此大貓熊也表現出那種懶懶的樣子,有這樣一個數據,科研人員曾跟蹤過一只野生大貓熊,在24小時之內這只大貓熊吃了3481根竹子,但卻只移動了186米。這是什么概念,這意味著吃18根竹子才動1米,就是這么懶。那么問題來了,讓這樣的大貓熊跋山涉水跨過國境線,這現實嗎?

物種遷徙很常見,但都有前提條件

地球上數百萬個物種都有著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一切行為為了生存,一切行為為了生存地更好。物種的遷徙也是如此,一般都是在種群發展壯大之后,生存區域內食物資源和生存空間全部都不足,這個時候一些種群會去尋找新的生存之地。

第二種遷徙就是食物來源有季節性,冬天來了去A地吃,夏天來了回B地吃,雨季來了就可能去C位了,總之一切都是圍繞著“吃”。

那我們反過來看大貓熊滿足哪一點?是生存資源、生存空間不夠?還是它們個體數量太多?都不是,根據2015年的《全國第四次大貓熊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國野生大貓熊數量達1864只,都分布在四川、陜西和甘肅三個省。

總結

可以說大貓熊的生存環境很適宜,又不存在同類之間的競爭,完全就是躺著吃竹子,自然不會長途跋涉去遷徙,大貓熊看起來呆萌,但是人家又不傻。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5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之前說瀕臨滅絕,呵護一下無可厚非。現如今都繁殖那么多了,還花大量的人力物力伺候那玩意有這個必要嗎

  2. 為了生存應該是擴大食譜才對。為啥大貓熊進化到現在就只吃竹子了?所以進化論就是個p。

  3. 很好奇,幾千年來,笨拙的貓熊是怎樣躲過獵人的捕殺的?

  4. 如果大貓熊繁衍快的話,人手養一只,大量出口換取外匯,老外肯定會買。[狗頭]

  5. 大貓熊:你看看我的四周,我能去哪個國家?去荒無人煙的大漠喝西北風,去挑戰喜馬拉雅的極限高峰,還是去緬甸、越南趟地雷?

  6. 云南的竹子種類也很多,總有一種適合貓熊,我相信,總有一天貓熊會落戶云南。

  7. 從數量上來說,大貓熊已經不是瀕危動物了,但是沒人能動搖它們的國寶地位[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8. 曾經陜西秦嶺一帶居多,嶺南嶺北都有,包括甘肅藏南都發現野生大貓熊,不知道為什么把養殖場選在四川而沒放在陜西陜南

  9. 我們陜西陜南秦嶺也有漢中洋縣有,只是沒有四川的多!也許沒有那些愛吃的竹子

  10. 一句話概括,因為大貓熊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