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聲家譜里,馬三立是“壽”字輩,侯寶林是“寶”字輩,馬三立比侯寶林大一輩,所以侯寶林一直稱呼馬三立為“三叔”。在講究師承和輩分的相聲行里,這個規矩不能亂,所以我們能看到的二人合影,永遠是馬三立坐著,侯寶林站著。
但輩分不代表名氣和成就,青出于藍勝于藍的例子比比皆是,這一點似乎也存在于馬侯之間。很長一段時期內,侯寶林的名聲都要比馬三立更大,侯被稱為“相聲大師”,而馬直到晚年才被尊稱為“相聲泰斗”,大師是跟水平有關的,泰斗憑的還是輩分和資歷;政治待遇上,侯也明顯比馬要強,雖然這里面有方方面面的因素,但不可否認其中還是代表著對其社會貢獻的肯定程度的。
那么馬三立是不是真的不如侯寶林說的好?
事實并非如此。
首先,兩人的風格完全不同。如果按照“帥賣怪壞”的說法看,馬更接近“怪”,侯更接近“帥”;從“說學逗唱”來看,馬更擅長“說”,侯更擅長“唱”;馬更長于敘述和塑造,因此其作品中誕生了許多令人難忘的小人物,侯更長于文化和技法的運用,所以其作品中戲曲、方言、歷史等內容十分豐富;二人都善于諷刺,但馬更多以自嘲形式來完成,而且大多時候只講不評,留給人自己品味,侯則更多以旁觀角度揭露,是雜文式的;馬顯得更平民,侯顯得更精英。
其次,某種意義上馬的許多作品或許比侯擁有更長久的生命力。在侯的作品中,時代痕跡非常重,這些東西可能在當時有非常好的效果和重要意義,但時過境遷未必好使;而馬的作品時代痕跡就淡了許多,更多的是人性永恒的丑陋和弱點,因此無論觀眾如何迭代,其表達意圖依然有效。
既然如此,為什么馬三立的影響力和行業歷史地位看起來確實不如侯寶林呢?
他們各自所處的環境是一個直接原因。侯寶林一直在北京從藝,而馬三立從1950年起就扎根天津了,雖然兩個城市的距離不過一百三十余公里,但北京是首都,對于全國都有輻射作用,其文化也更多的帶有全國性,天津只是一個地方,影響范圍有限,自然無法相提并論。
而更深層的原因在于侯的藝術是殿堂性的,馬是江湖性的,因此侯與權力的關系更近,反過來得到的加持也就更多。
1949年以后,文藝為政治服務,所有舊的藝術形式都要接受新社會的改造。侯寶林是相聲改革的積極分子和領導者,在他的努力下,相聲這門民間藝術不僅得到了文明化清潔,也獲得了可以配合形勢、發揮宣傳作用的新功能。馬三立雖然也積極編演新相聲,也對相聲文明化的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他的著力更多還是一個藝術行當自身水準的提升,政治色彩始終淡了許多。加上1958年開始,馬就被運動波及,此后19年遠離舞臺,錯過了最能創造作品的壯年時光。
馬三立的《買猴》、《開會迷》等也是新相聲的代表,但同時與侯的新相聲有明顯不同的面相
侯寶林的相聲新,但我們今天能看到的演出影像里,他永遠都是穿大褂的
當我說到這里的時候,其實就有另一種誤解的危險了。在今天的語境中,似乎“民間的”就是好的、獨立的、純粹的,而只要與權力產生關系就一定是不好的、依附的、另有所圖的。事實上并不是這樣,民間也會有阿諛奉承、也有醉翁之意、也有壞的,殿堂里同樣有專注的、堅守的、優質的。侯寶林對相聲的改革,仍然是以相聲為本位的,和后來的歌頌相聲、政策相聲、口號相聲是不一樣的,徒子徒孫們丟了底線走了歪路,鍋還是不好一味算到前輩頭上去。
說回前面,也因為侯的這種特殊地位,因此侯門弟子也基本都身居高位,不斷開枝散葉之后,即使是為了抬高自身,也要壯大本門聲勢,所以就會一直去強化侯寶林的重要與獨特,侯的影響力隨之越來越大。而馬三立的徒弟們顯赫者寡,話語權也就掌握得少,對馬的追認和抬升自然不及。這都是后人的作用,而且有時與事實并無關系。
所以,馬侯二人其實沒有絕對的高下,只能說尺有所長、寸有所短。
為什么我就覺得馬老的相聲更好好聽包袱逗人呢
候寶林馬三立都不如楊振華的相聲楊振華才是真正的大師
馬老是民間相聲,侯老是政治相聲。
我就不知道馬的相聲好在哪,說話太碎。
馬三立嘴太碎,啰哩啰嗦,候寶林通俗易懂,一聽就知道什么意思!
單就相聲本身來說,馬三爺的水平比候大師強,眼界也高,在相聲之外的情況馬三爺拍馬也追不上侯大師!這一點從他們二人的第二代就能看出來,馬三爺好比世外高人大隱于市,侯大師就是居廟堂之高!
候的相聲聽完就一笑,馬的相聲聽完不一定都笑,但過一會就都笑了,回到家沒事想起來就會笑,兩個人差距還是挺大的。候在首都電臺宣傳的面比馬的大。
在天津馬三立的威望遠遠高于侯寶林。在相聲界,馬三立是相聲泰斗,侯寶林只不過是相聲大師。
我一個南方人,確實聽不太懂馬老相聲。看他節目,底下觀眾已樂不可支,可我找不到這個逗點,一頭霧水。侯大師的相聲好懂,可樂,雖然大部分說的都是皇城根下的陳芝麻事兒。到了馬季唐杰忠以及之后,合上節拍了。當然,相聲界是認輩份、講傳統的地方,我就跟著大伙兒,馬泰斗、侯大師地這么認了。
不分伯仲 個人偏向馬老 馬三立相聲聽完了 想想還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