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大師為什么來大陸?

“達摩”,是“菩提達摩(Bodhidharma)”的略稱,意譯道法,南天竺人,南北朝時來華。

若問他為何東來,史書并無記載。

但推斷起來,原因可能有三——

第一,兩漢曾十分強盛,威名遠揚,西域南亞一帶不少人有向往“強漢”之心理。

第二,東漢桓帝建和年間之后,真正開啟了近三百年的大量西域南亞佛教人士來華熱潮。達摩即在此潮流之中。

第三,隋唐之前,西域南亞小國林立,真正影響強大的是以“婆羅門教”教義為核心的“印度教”。佛教與之信仰不同,在當地影響受限,這或許是導致其向東發展的重要原因。

“達摩”,生于何時已不可考,約圓寂于536年。據說為南天竺婆羅門種姓,香至王第三子,一說為剎帝利種姓。

東漢以后來華佛僧,大多經由高昌、敦煌等陸路來華。亦有一些自海路而來。據說,“達摩”南朝宋末即由南海抵中土。后被梁武帝迎至建康,即今江蘇南京。但因與武帝語不相契,遂往北魏,在洛陽、嵩山等地游歷并傳禪學,遇慧可收其為弟子,傳《楞伽經》4卷。

其在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達9年。

傳說他以“二入四行”教人重視坐禪和教理,要求通過壁觀,識自本有真性(理入)。在實際上達到“無愛、無得失、無悲喜、無是非、超脫一切”之境界(行入)。因而被稱為西天(天竺)禪宗第28祖,以及東土(大陸)禪宗初祖。

唐朝,代宗賜為圓覺禪師。著有《少室六門集》等。

東漢永平三年,明帝遣中郎將蔡愔等十八人出使天竺,迎回迦葉摩騰、竺法蘭,并以白馬負回佛經。這是佛教首次正式入華。

但此后八十年里,佛教在華影響并不見于史書。直到桓帝時的安息佛僧安世高來華開始,才掀起了佛僧東來的熱潮。

此后將近三百年里,安息、月支、兜佉勒、康居、于闐、龜茲、罽(ji)賓、中天竺、天竺等等西域和南亞的佛教高僧,連綿不絕入華,至隋以前,來華后有較多譯著者即百余人。傳教修行而無著作者不計其數。

實際上,當時許多西域的小國,后來成為了大陸的一部分。比如“于闐”,唐代已是安西都護府所轄四鎮之一。

佛教先是傳到了這些地區,然后再向東傳播。

“罽賓”,在今克什米爾一帶,玄奘《大唐西域記》里稱之為“迦濕彌羅”。此地,是大陸小乘佛教的傳入地。

大陸佛經四大翻譯之一的鳩摩羅什,西域龜茲人士,曾隨母往罽賓,先習小乘,后習大乘,來華后,成為大陸大乘佛教的主要創建人。

鳩摩羅什,被認為是“大乘空宗”。

“達摩”,如前說多,則是“大乘禪宗”初祖。

而大陸佛教之“禪宗祖庭”,被認為是“少林寺”。

北魏孝文帝時,天竺僧人跋陀來華,深得敬重。孝文帝先在洛陽為其建寺,后又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即495年,在河南登封少室山林中為其建新寺,故名“少林寺”。跋陀為該寺首位“主持”。

之后,“達摩”在此寺面壁修行。寺內至今尚存“達摩亭”。五乳峰上有“達摩洞”。

北周武帝廢佛,此寺亦毀。后重建,更名為陟岵寺。

隋文帝敕復原寺名。

唐初,寺僧力助太宗作戰,今有《唐太宗賜少林教碑》。之后一直廣受崇敬,名聞遐邇。

目前所知,記載“達摩”極其所傳禪宗最詳的,是唐初道宣撰著的《續高僧傳》,恕不贅引。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