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致謝”走紅博士班導:他沒有那種自卑的心理,很陽光-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陳佳慧

過完34歲生日的第三天,一篇四年前的博士畢業論文把黃國平送上了微博熱搜。

4月18日,因博士學位論文《人機交互式機器翻譯方法研究與實現》中的“致謝”部分,黃國平意外走紅。“致謝”中,黃國平簡要回顧了自己艱辛求學至今的歷程,引發網友共鳴。

中科院“致謝”走紅博士班導:他沒有那種自卑的心理,很陽光中科院“致謝”走紅博士班導:他沒有那種自卑的心理,很陽光

4月19日,黃國平對外發聲回應:“我是黃國平,因博士學位論文致謝意外受到大家的關注。目前科研工作繁忙、精力有限,網上的留言與討論,朋友的問候與關心,很多無法回復。在此向各位致以誠摯的歉意和謝意!”

2017年,30歲的黃國平從大陸科學院大學部博士畢業,現就職于騰訊人工智能實驗室(騰訊AI Lab),任高級研究員。

中科院“致謝”走紅博士班導:他沒有那種自卑的心理,很陽光

黃國平的家鄉是四川南充儀隴縣大寅鎮炬光鄉黃家灣。4月19日上午,大寅鎮人民政府一名王姓工作人員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我們聯系了他哥哥包括他自己,他們明確表示不愿意接受采訪。”

對黃國平來說,這是一場沒有任何預兆的走紅。過去已經過去,而未來的路依然很長。

交不起320元學費

“窮”是黃國平成長的底色。

在黃國平的“致謝”中,他描寫家鄉儀隴縣大寅鎮炬光鄉黃家灣是個小山坳,要坐兩個半小時的大巴才能到縣城。

邱文斌是黃國平國小六年級的班導。“他致謝信里寫的那些,都是真實的。”邱文斌對時代周報記者說,“他是一個家里很窮的孩子,窮得交不起學費。”

2000年,13歲的黃國平讀國小六年級,邱文斌是班導兼語文老師。六年級需要住校,算上住宿費,當時一個學期的費用約為320元。

黃國平交不起。

“人情冷暖,生離死別,固然讓人痛苦與無奈,而貧窮則可能讓人失去希望。”在“致謝”中,黃國平提到,“高中之前的主要經濟來源是夜里抓黃鱔、周末釣魚、養小豬仔和出租水牛。”甚至,“學費沒交,黃鱔卻被父親偷賣了,然后買了酒和肉,都是難以避免的事”。

20年過去了,邱文斌至今清楚記得到黃國平家家訪時的情景:四間土房,其中一間房的正面土墻已經部分垮塌,站在屋外就能看到屋里。“當時家里只有他爸爸和80多歲的阿么,他媽媽在他五年級時就離家出走了。”

“我們這里是山區,冬天還是比較冷的,經常下雪,最冷的時候,氣溫低到零下四五攝氏度。”邱文斌回憶,“家里一面墻垮了,冬天肯定很冷。”

320元的學費最終是班導邱文斌墊付了。“那個時候,好多家庭都交不起學費,但是你沒法說不讓他們讀書,只能我們先墊著,他們慢慢還。”2000年秋季學期,邱文斌墊付了三四個學生的學費,“有的開學一兩周就交齊了,有的要三四周。黃國平是在第一學期快結束時,才把學費交上來。”

村里的扶貧干部黃國輝也了解黃國平一家的貧窮程度。“2017年扶貧時,他們家條件很差,老家只有他母親一個人。當時他們的房子很‘撇’很差,不能住人。2018年,村里花了2.2萬元重新蓋了一間25平方米的房子給她。黃國平還有個哥哥黃建全,聽說在陜西寶雞打工。”黃國輝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半夜急送醫院

在黃國平的“致謝”講述里,與他母親相關的內容只有一處:母親在我十二歲時離家。

多位受訪者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黃國平的母親“精神有點問題”。黃國輝表示,“他母親有精神疾病,出去后一直沒回來,黃國平讀大學部后,當地就把她的戶口銷了。幾年前,他母親又回來了,就給她重新辦了一個戶口,戶口上只有她一個人。她現在一個月享受200元左右的扶貧款。回來后,她大部分時間住在離黃家灣5里外的張家灣。”

黃國平的家離炬光鄉國小四五里路。74歲的老校長安友內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上學的路都是山路,專心走也需要三十分鐘。早讀課七點半就開始了,黃國平為了抓緊時間到學校,都是跑著到學校的。”

窮苦伴隨著病痛。

進入大學部后,“胃潰瘍和胃出血也終與我作別。”這是黃國平在論文“致謝”部分的回憶。

據邱文斌講述,黃國平在國小六年級時就患上了胃病。“他父親常年在廣東打工,家里只有80多歲的阿么,吃飯不定時,飽一頓餓一頓。患上胃病后,他就不能吃太硬的飯。”

夜里被送醫的情況也是有的。邱文斌回憶,“學生的寢室和我的寢室挨著,有一次下晚自習很久了,我們都睡了,有學生過來說他的胃很痛,我們就把他帶到街上的醫院去看病。那一年,因胃痛把他送去醫院的情況有兩三次,都是夜里十一二點。”

“286”開啟計算機之路

貧窮沒有壓垮黃國平。“學習成績很好”是他的另一個標簽。

一百分的試卷,考90多分是常有的,“雙百”分也偶有發生。老校長安友內至今仍記得“他各科成績都很優秀,考試成績總是前三名”。

在班導邱文斌看來,黃國平是個聰明的娃兒。國小六年級時,邱文斌和同校老師邱浩教黃國平用電腦打字。“剛開始什么都不會,一個學期后,他就可以用五筆輸入法進行盲打,一分鐘可以錄入300多個字。我覺得這孩子真不錯。”

在黃國平的“致謝”中,邱浩是“如兄長般的計算機啟蒙老師”。邱文斌回憶:“當時,邱浩買了一臺286計算機,版本比較低,但當時全儀隴縣只有七八臺計算機。黃國平就利用下午放學和周末的時間,到學校來,用五筆輸入法幫我們把試卷的內容輸入到電腦里去。”

“我覺得那個時候,對他立志走計算機這條道路,是有一些影響的。”邱文斌認為。

2003年,邱文斌從炬光鄉國小調走。但此后,無論是念高中還是讀博士,黃國平都會到邱文斌家里看望,“所以他的情況我基本上都清楚”。

黃國平17歲讀高一那年,父親和阿么相繼離世。黃國平在“致謝”中感慨:身處命運的旋渦,耗盡心力去爭取那些可能本就是稀松平常的東西,每次轉折都顯得那么的身不由己。幸運的是,命運到底還有一絲憐憫。

中科院“致謝”走紅博士班導:他沒有那種自卑的心理,很陽光

無論是念高中還是讀博士,黃國平始終沒有忘記家鄉的老師

婚宴地點選在中學附近

黃國平讀高中時,到邱文斌家看望過兩次。“他把他的情況都給我們‘擺’了。比如高中老師對他的幫助,食堂老板對他的資助。在他成長的道路上,幫助他的人很多,他也很感恩、很感謝。”黃國平在“致謝”中講述,“進入高中后,學校免了全部學雜費,胡叔叔一家幫助解決了生活費。”邱文斌介紹,“胡叔叔”是黃國平就讀高中學校食堂的老板。

“我們覺得孩子很可憐,每次他走的時候都會給他一點錢,他拒絕不收,但我們還是堅持給。”邱文斌的笑聲中有對過去生活的釋然,“給點零花錢、茶水錢、車費錢,通常都給100元,那時候零幾年,我們工資也低,也沒得什么可幫助的。”

黃國平還跟邱文斌“擺”過大學部掙錢的事。據邱文斌講述,黃國平在重慶讀西南大學部時,利用周末到沃爾瑪超市觀看監控錄像,根據顧客在超市的行走軌跡來擺放物品,進而讓顧客達到最好的購買體驗。比如牙膏、牙刷的擺放位置,誰擺在前面誰擺在后面,都需要考量。“一年可以掙2萬塊錢左右,他說基本夠覆蓋學費和生活費”。

幾年前,黃國平和妻子在老家結婚。“他結婚時我也去了,”邱文斌說,黃國平把結婚的地點選在儀隴縣中學附近,因為他要感謝他的高中老師,還有那些幫助過他的人。“我心里很高興,他曾經是我的學生,那么窮的學生,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學有所成,現在又成了家,我們帶著滿滿的祝福。”

在邱文斌看來,黃國平也是一個情商高的娃兒。“對于一個成長在不完整家庭里的孩子,能夠懂得去感謝老師,能常到我們老師家里來,我們肯定是萬分高興的,我覺得他情商不低噻。”

“他沒有那種自卑的心理,很陽光,不是那種悶在心里不說話的娃。他能夠大膽地把家里的情況都說出來,特別是他母親離家出走的事情。說出來就說明他不自卑。”邱文斌分析。

從8歲讀國小一年級到30歲博士畢業。22年求學路,黃國平終于走出了大山。

中科院“致謝”走紅博士班導:他沒有那種自卑的心理,很陽光

黃國平(右一)和同學導師在一起

正如黃國平在博士論文“致謝”開中所說:“我也記不清有多少次因為現實的壓力而覺得自己快抗不下去了。這一路,信念很簡單,把書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世事難料,未來注定還會面對更為復雜的局面。但因為有了這些點點滴滴,我已有勇氣和耐心面對任何困難和挑戰。如果還能做出點讓別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這輩子就賺了。”

中科院“致謝”走紅博士班導:他沒有那種自卑的心理,很陽光中科院“致謝”走紅博士班導:他沒有那種自卑的心理,很陽光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