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是一座有著100萬年人類活動史、2300多年建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環太湖地區唯一因湖而得名的江南城市。全市轄吳興、南潯兩區和德清、長興、安吉三縣,面積5818平方公里,戶籍人口264萬人。近年來,湖州先后獲得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大陸優秀旅游城市、大陸魅力城市、全國城市綜合實力百強市、國家森林城市、大陸最幸福城市等榮譽稱號,并成為全國首個地市級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
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湖州地處長三角中心區域,是滬、杭、寧三大城市的共同腹地,是連接長三角南北兩翼和東中部地區的節點城市,離杭州75公里、上海130公里、南京220公里。湖州擁有全國一流的鐵路、公路、內河水運中轉港,寧杭高鐵、商合杭高鐵(在建)、宣杭鐵路,G25長深(杭寧)、G50滬渝(申蘇浙皖)、S12申嘉湖、S13練杭、S14杭長五條高速公路,104、318國道,以及被譽為“東方小萊茵河”的長湖申航道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捷。
人文薈萃、文化底蘊深厚。素有“絲綢之府、魚米之鄉、文化之邦”的美譽,宋代便有“蘇湖熟,天下足”之說,是湖筆文化的誕生地、絲綢文化的發源地、茶文化的發祥地,列為“文房四寶”之首的湖筆就產于湖州;市郊的錢山漾文化在4000多年前開啟了世界養蠶織絲史,被譽為世界絲綢之源;湖州所產的“湖絲”曾獲得1851年英國倫敦首屆“世博會”金獎,由此邁開了大陸參與世博的第一步;茶圣陸羽在湖州完成了世界上首部茶學巨著《茶經》。湖州歷來崇文重教,人才輩出,既哺育了曹不興、孟郊、趙孟頫、沈家本、吳昌碩、沈尹默等一批名人,也吸引了王羲之、顏真卿、蘇軾等不少名流,特別是開宗立派的書畫家眾多,有“大陸書畫史,半部在湖州”之說。唐宋以來,湖州共出狀元19人,進士1500多人。建國以來,湖州籍的“兩院”院士(學部委員)共有38名。
山水清麗、生態環境優美。“山從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麗地,人生只合住湖州”是元代詩人戴表元對湖州良好人居環境的贊譽,也是今日湖州的真實寫照。習近平同志2005年來湖州安吉調研時,首次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思想。湖州是“兩山”重要思想誕生地、大陸美麗鄉村的發源地、生態+的先行地。被譽為“塔里塔”的湖州城市地標——飛英塔閱盡千里湖光;長三角第一雙子樓——東吳國際傲立中心城區;全球最佳建筑——月亮酒店讓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區熠熠生輝;大陸十大魅力名鎮——南潯古鎮名揚中外;德清擁有避暑勝地莫干山和下渚湖濕地;長興擁有十里銀杏長廊、揚子鱷、金釘子等古生態奇觀;安吉是大陸竹鄉和全國首個生態縣,擁有大陸首座hello kitty主題樂園——凱蒂貓家園。
社會和諧、發展勢頭強勁。近年來,湖州經濟社會實現了持續快速協調發展。201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243.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7.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27.8億元,增長2.4%;第二產業增加值1058.1億元,增長6.1%,其中工業增加值955.7億元,增長6.5%;第三產業增加值1057.2億元,增長9.6%。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5.7:47.2:47.1。按戶籍人口計算的人均GDP為84875元,增長7.2%,折合12778美元;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GDP為75715元,增長6.6%,折合11399美元。
湖州社會安定有序,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位居全省前列。當前,湖州正堅定不移踐行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思想;堅定不移貫徹省委、省政府以“八八戰略”為總綱,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的決策部署;堅定不移一張藍圖繪到底,加快建成現代化生態型濱湖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