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類的文學作品中很多都有武將排名,其中評書《隋唐演義》是十三杰,評書《興唐傳》是十六杰,只有古白話小說《說唐全傳》符合題目所說的十八好漢。
同時,十八好漢中明確交代的只有十三位,其中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只有秦叔寶和單雄信,其他有的有歷史原型,有的是作者原創。
十八好漢
我們先來看一下書中給出的排名:
- 李元霸
- 宇文成都
- 裴元慶
- 雄闊海
- 伍云召
- 伍天錫
- 羅成
- 楊林
- 魏文通
- 尚師徒/新文禮
- 尚師徒/新文禮
- 空缺
- 空缺
- 空缺
- 空缺
- 秦叔寶
- 空缺
- 單雄信
這份名單不僅不全,同時很不合理,甚至在交代時存在bug,最典型的就是書中說尚師徒是第十條好漢,可是新文禮出場時,又說魏文通死后新文禮算第九,這樣一來就有了兩個第十。
另外登州總兵曹延平,自述曾數合殺得楊林討饒,之后出山時,楊林聽見曹延平的名字就暗叫不好,拼死也只擋了四十合就遮攔不住,可是如此高手卻沒有上榜。
另外通過單雄信對戰尉遲恭看,書中比他強的太多了,即便正面對戰程咬金,單雄信也是只擋了兩斧子便敗回,所以,他本不該上榜的。
其實,要根據戰績合理補齊這份榜單并不難,不過這與題目無關,個人感覺書中空缺了五個位置無外乎兩種可能。
第一,從內容和描寫方式看,《說唐》雖然叫做古白話小說,但更像古代評書,前后矛盾的bug數不勝數,這點和單老的評書特色就很像,所以,連人物關系、武器重量等等都可以隨意改變,漏幾個人并不奇怪。
第二,就是作者有可能是故意為之,從而引發討論,增加書的熱度。比如我們現在就在討論這個問題。
十三大將的歷史原型
第一條好漢李元霸,書中有四象不過之力,使八百斤一對大錘,曾在紫金山一個人打死一百一十五萬人馬。
原型是李淵早逝的三子李玄霸,小說中為了避康熙的諱所以改成了元霸。歷史上李玄霸的記載不多,不過很聰明,而且學識不錯。
第二條好漢宇文成都,雷聲普化天尊臨凡,遇見李元霸之后就開始走霉運,還曾被第三的裴元慶一錘打昏。
歷史上宇文化及有兩個兒子,不過不叫成都,且很平庸,像他們老爹一樣無用,這里順帶說一句,歷史上的宇文化及從來不是什么相國,他得寵完全是因為他父親宇文述一度是楊廣的心腹,甚至稱得上謀主,為楊廣登基立下大功。
第三條好漢裴元慶書中是裴仁基的三子,巡天都太保八臂哪吒臨凡,十二三歲一個小孩,心高氣傲,最后中計被炸死在慶墜山。
歷史原型無疑是裴仁基之子裴行儼,驍勇善戰,本是朝廷將官,后來歸降瓦崗,瓦崗兵敗后,歸于王世充,但裴家父子不甘于在王世充麾下,試圖推翻王世充,事泄被殺。
第四到第六的海云錫三將在書中就屬于大龍套,不僅沒有相應的臨凡神祇,更是在武器重量上輕的與身份不對等,還不如第七和第八的羅成與楊林,屬于作者原創角色。
不過他們戲份雖然不多,卻都很出彩兒,三人義氣深重,遠勝瓦崗的所謂兄弟情,其中雄闊海死的極為悲壯,為救眾反王脫困,壓死在千斤閘下,是書中少有的真英雄。
第七條好漢羅成的情況比較復雜,某種程度講,他也算是歷史人物。很多人說他的原型是羅士信,其實在更早的《大唐秦王詞話》中,羅成字士信,也就是說作者把真正的名字士信改成了表字,為他虛構了名字成,這與單通字雄信是一樣的。
但是到了《說唐》,士信這個字被舍棄了,只保留了虛構的名“成”,以至于在后來的評書中,羅成和羅士信成了兩個人,其實從小說中羅成的人生軌跡看,除了羅藝之子這個設定外,其他與羅士信幾乎一樣。
第八的楊林是一個結合人物,至少有三個歷史人物的影子。從身份上說,他與楊堅的弟弟衛王楊爽比較接近,不過也有不同之處,就是《說唐》中一開始楊林是楊堅的叔叔,到了后面又寫成了楊廣的叔叔。
而開國之前的戰功和后來一心鎮壓起義軍,又有歷史上楊素和張須坨的影子。
第九到十一的魏文通、尚師徒、新文禮是原創人物,沒有原型,魏文通和新文禮戲份少,是純粹的龍套,尚師徒多一些,人物也很飽滿,因為死前向秦瓊托孤,所以在幾部后續小說中都有尚師徒的后人在。
秦叔寶和單雄信剛才說過,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不過人設與歷史不同。歷史上的秦瓊從來沒做過什么元帥,相對來說更偏向于猛將一類,甚至于可以爭奪隋末唐初第一勇將的位置。
而單雄信形象整個大反轉,歷史上貪生怕死,反復無常,小說中義薄云天,寧死不屈。
由于知識儲備有限,以上內容不過一些個人淺見,歡迎指正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