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著名高產詩人乾隆只活了短短的89歲,卻一生作詩4萬5千多首!也就是說,從乾隆識字開始,基本上保持一天至少一首詩作的水平,更難能可貴的是,乾隆對這些詩作都非常滿意,命人把這些詩作記錄下來,稱之為“藝林佳話”。很顯然,乾隆對自己的藝術細胞和文化水平都非常的自傲。
當然,拋開質量不談,從數量上來說,乾隆單人作詩就已經吊打了唐朝眾多詩人,要知道著名的《全唐詩》也不過收錄4萬2千首古詩。成功來源于良好的習慣,史書記載:乾隆每天4點起床,處理完國事之后,會在午休時間抽空作詩。程式非常繁瑣和正規,先是用朱砂筆寫好初稿,然后會讓身邊內監把作品交由軍機處文學素養較高的大臣過目。待朝廷大臣贊嘆完皇帝作品后再用楷書抄錄,收入詩柬。
據說鑒賞皇帝詩作這項工作難度高于治國,因為乾隆博覽群書,御制詩作中經常會夾帶典故或有萬年不用之生僻字。如果盲目贊美卻又說不上典故出處的話,皇帝會認為這個人不真誠,對皇家御作不夠重視,敷衍了事,很容易就變成政治問題。所以,朝廷大臣們一旦收到乾隆的作品,必然先回家翻箱倒柜,尋找詩句典故出處,運氣好者,數日就有所得。但乾隆太愛在詩作中故作高深,文淵閣藏書又多,其中有些生冷典故,即使是書山考海殺出的佼佼者也是聞所未聞,清朝著名詩人文學家趙翼就有幸被賜予鑒賞乾隆御詩《塞中雨獵》,對詩中“著制”二字不知所出何源?只恨當時沒有搜索引擎。后在家翻爛典籍,才從《左傳·齊陳成子帥師救鄭》中看到“衣制杖戈”一句,找到注釋:“制,雨衣也。”
對此,軍機大臣對乾隆的文采是擊節贊嘆,詩人趙翼更是寫詩一首用來表達自己的仰慕之情:“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當然對此乾隆還是有清醒的認識,并創作《.杜詩》一首聊以自勉:杜詩于我有何緣,每一見之不忍舍。寒為衰日可宜冬,暑作雄風足消夏。于唐拔爾軼盧駱,在漢綽然媲班馬。嗚呼今而有其人,磬折吾當拜風下!
在群臣與內監的仰慕的目光中,乾隆皇帝對作詩這項工作保持了高度的熱情,每天必做數首。而且乾隆對自身所做詩篇的版權高度重視,據說紀曉嵐曾經就因為和皇上搶版權差點被乾隆殺頭。
話說乾隆下江南時和紀曉嵐在西湖賞雪,看雪花飄落,片片各得其所。隨口吟誦道:“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但在關鍵第四句靈感喪失,被卡得臉紅脖子粗,只能退而讓紀曉嵐來補齊詩句,紀昀很快就續上了一句“飛入蘆花都不見。”這本是一件皆大歡喜之事,但紀曉嵐回去居然把這首詩歌收入了自己作品集,弄得乾隆是龍顏大怒,最后還是已紀曉嵐退回署名權而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