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宋江不招安的話,那么擺在他和梁山面前的只有一條路:落草為寇。
大部分人都會認為,招安就是死路一條,投降主義沒有好下場。事實也證明了,梁山接受招安后分崩離析,108將在征方臘戰爭中折損大半,幸存的包括宋江、盧俊義、吳用等主要人物也都被奸黨所害。可以說,招安導致梁山的悲慘結局,是宋江被徹底黑化的主要原因。
那么,如果不招安,繼續在山上落草為寇的話,結局會不會更好?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毛主席曾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寫道:“革命不是請客吃飯。”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古往今來革命斗爭的現實殘酷性。我們要知道,梁山上除了108位頭領外,還有步、馬、水軍,東南西北旱寨及各路探哨酒店等,在這個嚴密的組織體系下,總兵力至少在1萬人以上。
這是個什么概念?在不考慮軍餉開支的前提下,如果按照古代士兵人均每天消耗1.2千克糧食的標準來計算,梁山一天僅粗糧就要消耗120石,約合12000斤,還不算其他的酒、肉、蔬菜等開支,這個數字無疑是驚人的。
這就是落草為寇后要面臨的現實問題,“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理想生活不是那么容易實現的。所以,古代行軍打仗,決定勝負的關鍵往往不是兵力強弱,而是后勤物資的持續保障能力。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梁山本身不從事生產,沒有任何自主的錢糧財物來源,如何維持這1萬多人龐大的開銷用度?只有依靠打家劫舍的勾當,美名其曰:“劫富濟貧”。其實通覽原著,梁山除了在招安下山時,將一些財物分與百姓外,并無任何劫富濟貧之舉。
打家劫舍、掠奪州府,就勢必要與朝廷發生正面對抗,而梁山作為一個孤立的戰略據點,除八百里湖泊外,并無任何天險可守。即使朝廷不去強攻,只要采取四面合圍的策略,斷其糧草、軍餉來源,久而久之梁山必然會不戰自敗。
另一條出路
也許,除了落草為寇外,梁山還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下山擴招軍隊,廣攬義士,或者與方臘合兵一處,起義推翻腐朽黑暗的北宋朝廷。這樣做可行嗎?
我們不能把歷史和原著混為一談,盡管水滸傳是虛構的文學作品,但它的創作不能過于脫離現實,更不能架空歷史。在正史中,確實有“宋江等36人起義”的記載,也是水滸傳人物的原型。但其起義規模和影響都很小,很快就被朝廷招安,之后還參與了剿滅江南方臘。至于真實的宋江結局,史書并未有交待。
更重要的是,縱觀北宋一朝,包括水滸傳設定的時代背景宋徽宗年間,其實并沒有發生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由于商品經濟的高度發達,北宋在封建歷史上屬于比較繁榮穩定的時期,沒有出現過太大的饑荒情況,當然也就缺乏產生社會動亂的土壤。北宋的滅亡,實緣于其惡劣的外部環境,遼、金、西夏狼環虎伺,頻繁入侵,最終亡于金人的鐵蹄之下。
盤點古代歷史上的農民起義,從陳勝吳廣算起,大大小小的起義不計其數。那么,農民起義有成功的嗎?答案是驚人的:一個沒有!歷史上所有正統王朝的改朝換代,都緣于外族、前朝舊臣武將或皇室后裔之手。有人要反駁說:朱元璋不算嗎?答:朱元璋雖出身卑微,但他并不是靠發起農民起義成功的,而是投身于郭子興的紅巾軍,積累了充足的資本后,才一步步發展壯大的。
由于封建小農思想的局限性,古代農民起義往往缺乏統一的思想綱領和長遠的戰略眼光,起義隊伍也沒有較強的紀律性和凝聚力,這也就注定了失敗的結局。如果宋江真的發動農民起義,在當時相對安定的大陸環境下,顯然不會有太大的號召力,以區區萬余人之眾,去撼動北宋王朝的統治,無異于癡人說夢。
更何況,梁山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表面上大家稱兄道弟,背后卻派系復雜,各懷心思。尤其對那些朝廷降將來說,梁山不過是他們的臨時落腳點,宋江也對他們許下了招安歸順的承諾。如果宋江最后食言了會怎么樣?必然會導致梁山軍心不穩,很可能會發生內訌。
其他上梁山的人,大部分是各種原因的罪犯,攔路搶劫的強盜,或者被宋江坑蒙拐騙上山的,這樣一群人,說難聽一點的就是烏合之眾,能有凝聚力和戰斗力嗎?指望他們去造反肯定是不現實的。
招安的必要性
另外,我們往往會被央視水滸等影視劇所蒙蔽,認為除了宋江,其他人都是反對招安的。實際上,原著中絕大部分人都是支持招安的。晁蓋對招安一直是默許的態度,林沖只是與高俅有著私人恩怨,并無反對招安之意;武松也僅僅是發了一句牢騷而已(實際上招安是武松最先提出的),也沒有實質行動,之后也一同接受了招安,并跟隨宋江南征北戰。
就連在我們印象中時常對宋江怒目而視,旗幟鮮明反對招安的阮小七,實際上是一個忠義報國的熱血青年。
他在漁歌中曾經唱道:
打魚一生蓼兒洼,不種青苗不種麻。
酷吏贓官都殺盡,忠心報答趙官家。
即使到征方臘時,他的哥哥阮小二、阮小五接連陣亡后,阮小七還說:
“我哥哥今日為國家大事折了性命,也強似死在梁山泊埋沒了名目。”
歪曲原著精神的電視劇的流行,讓我們往往忽視了招安背后的真相。
所以,從外部形勢和梁山內部情況來分析,如果不招安的話,繼續落草為寇總有一天會難以為繼,內訌分裂;起兵造反則注定逃脫不了被剿滅的命運。
一句話,招安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因此,識時務的宋江,基于現實和長遠的考慮,從梁山絕大部分人的利益點出發,苦心孤詣地規劃了招安路線,這也是他所能做的最好選擇。
但他不是神人,無法超脫于那個時代,更無法預料奸臣的戕害,也為此背負了滾滾罵名,徒留一聲魂繞千年的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