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殺四虎毫不費力,武松打一只就累趴,莫非李逵能秒殺武松?

李逵殺四虎,武松只打一虎。武松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死一只老虎。李逵卻在沂嶺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殺了老虎一家四口。

打罷老虎,武松渾身散架,想把老虎提起來,手腳卻“都蘇軟了”。李逵卻跟殺了幾只貓一樣,掩埋了老娘,還爬到另一座嶺上,在泗州大圣祠借宿了一宿。

無論從與老虎搏斗的過程,還是所斃老虎的數量,以及體能的消耗,武松都不是李逵的對手。假如以對戰老虎的事來比較,武松還真的干不過李逵。仿佛,四個武松都打不過一個李逵。

武松、李逵分別面對的是什么樣的老虎

以對戰老虎而言,真的需要四個以上的武松才能打得過黑旋風嗎?且讓我們回到文本中,看看這兩人是如何與老虎廝殺的。

《水滸傳》中,總共有四處寫到了老虎。第一次是洪太尉在龍虎山遇到的那只白額錦毛虎,毫無疑問,這只虎楔出來的是錦毛虎燕順。此處不說文本背后的隱喻,單說《水滸傳》中的老虎,也就是純寫為野生動物的山中之王。

第二次,就是景陽岡被武松打死的那只老虎,這只虎,施耐庵也做了交代,說是一只白額吊睛猛虎。

然后,就到了沂嶺慘遭李逵滅門的四只老虎。這四只虎又是什么品種的虎呢?施耐庵其實也寫得很清楚。李逵先殺了兩只小老虎,又把腰刀插進了母大蟲的糞門。那母大蟲負痛逃跑,李逵正待要追趕時,一陣風過,書中寫道:“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額虎來”。

哎呀,這只公虎竟然跟武松在景陽岡打死的那只虎是一個品種,都是《水滸傳》中最兇殘的傷人大蟲。也就是說,李逵殺了四只白額吊睛猛虎,武松才打死一只。誰更厲害?

后來,解珍、解寶兄弟在登州城外射死了一只老虎。這只老虎施耐庵沒寫明是那種老虎,但從登州府限期捕殺大蟲的文告來看,這只虎也是一只傷人的猛虎,因而,驚動了登州知府,像陽谷縣令那樣,責令獵虎捕殺。

想必,這也是一只白額吊睛猛虎吧。武松、李逵、解珍、解寶都是山東人,即便有朋友一定要把武松爭到河北去,那只白額吊睛猛虎卻爭不去,武松跨省追殺,在山東境內打死了這只猛虎。所以,同是山東境內的猛虎,當然也就是一個大家族了。

江西信州的猛虎則不同,除了白額這個老虎的標識外,這只猛虎是錦毛虎,只是嚇嚇洪太尉而已。大概這只虎是張天師馴化了的,或者是幻化出來的,不吃人。

李逵殺了四只白額吊睛猛虎,自然要比打死一只同品種老虎的武松要牛得多,解珍、解寶則根本沒有跟老虎交手,是一支自動觸發的藥箭把老虎射殺了。

那么,是不是可以依據與老虎過招的經歷與數量來衡量武松、李逵之間的實力呢?

施耐庵極其渲染武松打虎

《水滸傳》中有個大家都認同的“武十回”,專寫武松的故事。“武十回”深入人心,武松的英雄形象就此確立,數百年來屹立不倒。究其原因,便是“武松打虎”。以前,如果沒讀過《水滸傳》而知道武松的,恐怕就只記得這個故事了。后來更精彩的武松殺嫂,反倒只記下了武大郎、潘金蓮,這里頭似乎沒武松什么事。

李逵在民間也是深入人心的一個梁山好漢,同樣在以前,沒讀過《水滸傳》的人,說起李逵,只知道一句話:打不死的李逵,李逵干了些什么,幾乎無人記得。說李逵的這句話,其實是從評書說程咬金那里套用過來的。說句實話,這兩句大人罵小孩的話,我都“享用”過。

李逵殺虎無人知,武松打虎美名傳,這是為什么呢?

武松打虎,大概是書中最為精彩的情節之一,施耐庵不惜筆墨,從頭至尾細細道來,幾乎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而且,從景陽岡腳下的“三碗不過岡”酒店開始,就開始做鋪墊了。

施耐庵先以喝酒展示了一個與柴大官人莊上完全不一樣的武松,連喝十五碗酒,完全把武松的英雄豪情展露無疑。而當店家告訴武松,山上有一只猛虎,已經傷了三二十條性命,武松仗著酒勁根本就不信。

武松不信,店家非要說有,這就勾起了讀者的興趣了。接著往下看,情節步步推進,仿佛一部懸疑劇,施耐庵緊緊扣住了讀者的閱讀欲,把細節渲染得極為精致。

武松毫無顧忌地往景陽岡上走,看到大樹上寫著的岡上有猛虎的警示,武松猶自不信。武松不信,大概讀者此時應當信了,就看武松接下來會干什么。

說話間,武松來到了一座山神廟前——注意,但凡好漢們要干那驚天動地的事情,幾乎都會出現寺廟之類的符碼,李逵殺虎前后,不是也去過泗州大圣祠嗎?

在山神廟前,武松看到了陽谷縣的告示,才知道岡子上果然有猛虎。此時,武松也有點害怕了。武松想折返回酒店,又怕店家笑他。于是心懷僥幸,硬著頭皮上了景陽岡。

假如武松沒在岡子下喝酒,即便是在山神廟前看到了告示,恐怕也會“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只不過,武松急忙趕路,一口氣走過景陽岡,那就不一定會有武松打虎了。

偏偏武松喝下的十五碗大酒,此時發作了。武松昏昏欲睡,便躺在了一塊大青石上。朦朧中,一陣腥風吹來,昏暗中,那只白額吊睛猛虎直撲醉眼朦朧的武松。

武松“阿呀!”了一聲,翻身而起,投入了打虎戰斗…………

施耐庵極其渲染武松打虎的前情細節,元比李逵殺虎要精彩得多。通過這些細節的鋪墊,無疑也交代了這只白額吊睛虎就是《水滸傳》中最兇猛的老虎,不僅陽谷縣有文告,附近的獵虎、百姓更是談虎色變。

而且,這只猛虎已經傷了幾十條人命,武松踏進陽谷縣地界,似乎就開始遭遇到了老虎的威脅。因而,武松打虎的難度肯定要大于李逵。

大蟲武功高強,武松搏命打虎

渲染足夠,接下來就是武松打虎了。施耐庵又是活靈活現的描寫了一段打虎的故事,仿佛親身經歷一般,也讓讀者“身臨其境”。

半醒半睡的武松,大概是被那一陣腥風吹醒,睜眼一看,那只“又饑又渴”的大蟲早向自己撲來。武松提了哨棒,只一閃,便閃到了老虎的身后。此時,大概有的讀者有點放心,武松手里有武器呢。

武松閃到了老虎身后,老虎怎么辦呢?施耐庵在此寫得很俏皮,說“那大蟲背后看人最難”。細細品味這句話,想想武松站在老虎背后,老虎心想,這廝如何這般閃得快,去哪兒了呢。是不是很逗?

老虎看不見武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將起來”。這只老虎端的厲害,憑感覺便知武松就在它攻擊范圍之內。老虎厲害,武松更厲害,又是一躲,便躲開了老虎這一掀。

老虎沒掀著武松,氣得不得了,大吼一聲,猶如晴天打了個霹靂,震得那山岡也動——夠嚇人的吧。

大蟲很生氣,后果很嚴重,接著使出了第三招,“把這鐵棒也似虎尾,倒豎起來只一剪”。老虎動作奇快,武松更是反應迅捷,又是一閃,閃到了一邊。

這時,施耐庵又作旁白,解說道:

原來那大蟲拿人,只是一撲,一掀,一剪;三般提不著時,氣性先自沒了一半。

這等于是現場直播呢。施耐庵一定見過老虎搏斗,此人身居皇宮,什么樣的把戲沒見識過?否則,又如何寫出如此生動逼真的場景,又如何知悉老虎這三招拿人的絕活呢?

三招使盡,便輪到武松動手了。等到老虎像打套路拳那樣,重復再做一遍動作時,武松舉起哨棒,使盡平生力氣,從半空中劈向老虎。可惜,武松一棒打在了枯枝上,哨棒打得對折。

假如這一棒劈到了虎頭上,恐怕這只大蟲早就開瓢嗚呼了。施耐庵偏不讓武松輕易得手,還要繼續展示其生平絕學,讓武松赤手空拳地打死這只“武功高強”的白額吊睛猛虎。

老虎躲過一劫,心有余悸,但是,老子畢竟是老虎:這廝竟敢劈殺俺。于是,老虎更加氣憤,獸性大發,再次撲向武松。

老虎要拼命了,武松不敢怠慢,往后退了十步遠——施耐庵計算得真精準,恰好是老虎撲到武松跟前,前爪搭在了武松身邊。說時遲,那時快,武松丟掉了半截哨棒,雙手抓住了老虎的頂瓜皮,死死地把虎頭按在了地上。

老虎哪曾吃過這等大虧,當然要拼命掙扎了。武松哪里肯松手?“盡氣力納定”虎頭,然后,雙腳直往老虎的面門、眼睛上猛踢——這可是武松平生絕學“玉環步”、“鴛鴦腳”呢。

老虎這下更是氣壞了,咆哮著,前爪在地上刨了一個坑。恰好,武松就把老虎的嘴按進了土坑里,讓它呼吸困難,不再咆哮求饒。

接著,武松騰出右手,揮起鐵拳,在老虎的頭上狠狠的打了五七十拳。這頓胖揍,只見老虎的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鮮血來。

戰斗大概到此就結束了,施耐庵又響起了“畫外音”,解讀道:那武松盡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藝,半歇兒把大蟲打做一堆,卻似擋著一個錦皮袋

打虎英雄就此誕生,武松憑借一身武藝,一身神力,打死了一只《水滸傳》中最兇猛,武功最高強的白額吊睛猛虎——打虎英雄美名流芳百世。

武松打虎如此艱難,李逵又是如何與老虎戰斗的呢?

李逵泄憤,持械殺虎

毋庸多說,李逵是因為老娘被老虎吃掉了,這才挎了口腰刀,提了桿樸刀,循著血跡,上門泄憤報仇的。

從細節來看,施耐庵似乎有意為李逵殺虎準備了道具。李逵果然是先用樸刀殺了兩只小大蟲,又是一刀扎進了母大蟲的糞門。

李逵殺三虎的場景,施耐庵也是有意設計。書中說,李逵先找到了兩只小老虎,順手就劈殺了一個。另外一只則逃進了洞里。李逵挺樸刀追進了老虎洞,又毫不費力的殺了虎弟。

殺了虎兄虎弟,李逵卻躲在在虎洞中觀察。此時,母大蟲回來了。這只母大蟲似乎也有點武藝,也想先用尾巴剪一剪。于是,那母大蟲把屁股對著李逵,鐵棒似的尾巴伸進洞里,坐著就進來了。

這不是找死嗎?看來,這只白額吊睛母大蟲武藝太低了,簡直就沒入門呢。于是,李逵很從容的拔出腰刀,狠命的捅進了母大蟲的糞門中,連刀把都沒進去了。

母大蟲慘叫一聲逃走了,后來,便死在了山石之下。

李逵殺掉的最后一只,確實是白額吊睛大蟲。書中寫得十分明白,早在虎洞中李逵就放下長柄樸刀,用腰刀殺了虎媽。此時,虎爸氣急敗壞地撲來,李逵刀長,一招就砍在了虎爸的下頜。只這一刀便結束戰斗,虎爸也是大吼一聲,慘死在了虎媽的近邊。

論武藝,沂嶺四虎加起來恐怕還不及景陽岡猛虎的一半。虎兄虎弟尚未成年,毫無戰斗力,李逵殺這兩只小老虎,比殺貓還容易。虎媽愚蠢至極,根本就沒施展大蟲拿人的招數,便死于非命。

虎爸恐怕比李逵更愣,沒看清對手便撲向了手持長桿利刃的對手,同樣是找死。

如此結束戰斗,施耐庵也沒心思做“現場直播”,更沒有送給李逵武松那般評價。武松打虎是“盡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藝”,李逵則仗的是兩把利刃。誰更勇猛,不言自明。

對比兩場與老虎的搏殺,景陽岡的大蟲何等武藝,何等虎威。武松打虎,又是何等的迅捷,閃轉騰挪,如幻影游動,搞得老虎暈頭轉向,氣急敗壞。

武松又是何等智謀,先避其鋒芒,躲過老虎撲、掀、剪三大拿人絕招,施耐庵簡直是以“曹劌論戰”,寫了一場武松與老虎之間的斗智斗勇。最終,武松完勝。

武松又是何等的神力,竟然能把老虎按在地上,讓這只武功高強的猛虎動彈不得。一頓老拳,活生生地將老虎打死。老虎在武松的手下,竟然氣得咆哮著在地上刨坑。武松也是一肚子火氣,你小子還敢咆哮,老子讓你吃泥巴。

打人還不準別人哼哼,這就是武松。傷人傷虎,這就是“天傷星”。

李逵殺四虎,一則老虎沒啥本事,而且,是一家子傻虎。李逵一口腰刀,一桿樸刀,太占強了吧。雖然殺了四虎,與武松相比,還真算不得好漢。所以,民間哪里知道黑旋風還跟老虎有這樣的過節?

其實,施耐庵寫武松打虎,還隱藏著一層意思。

大蟲拿人是三大絕招,后來,武松醉打蔣門神,同樣是三大絕招:先用手虛影一影,然后就是“玉環步”、“鴛鴦腳”。赤手空拳作戰,武松絕對不會讓敵人在自己手下走過三招。

如此,武松比老虎還厲害。如此,李逵比得過武松嗎?

當然,兩場與老虎的搏殺寓意不同,原本也是不能類比的——這是題外的話。

1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武松是喝醉了,睡蒙了,老虎突然襲擊,手里只有棍子,李逵是沒喝酒,大白天清醒狀態襲擊老虎,手里還有刀。

  2. 李逵殺虎手上是有武器的,而且是帶刃的冷兵器。四只老虎里也有兩只是小老虎。并且是主動出擊,目的明確。\n而武松,雖說手里有一根哨棒,奈何還沒打到老虎就斷了。并且,武松是酒后上崗,酣睡后遇敵,險些被老虎偷襲。驚險程度和武藝展示是完全不同的

  3. 馬上林沖,馬下武松。武松確實是梁山第一好漢,但李逵的武藝也差不到哪里去。天殺星的名號可不是白來的,這廝數次在混亂中大殺四方,力量,技巧,時機,角度,也是頂級的。手執利刃,報仇心切,卻并沒有沖昏頭腦,出刀冷靜,策略正確,作者是突出了他的粗豪耿直,但并不代表他沒有本領。\n所以說,不要因為武松的高強而掩蓋了李逵的光芒。這兩次殺虎一個事出突然,一個謀定后算,一個是虎偷襲人,一個是人算計虎,不具有可比性,只能說各有特色。互換場景的話,李逵可能就先上樹了,但是武松也不會那么輕易的把四虎殺掉。

  4. 武松敢來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嗎?

  5. 喝醉酒的人氣必散,武二哥此時力氣最多只有平時三/四成。

  6. 首先你要明白李逵打的虎跟武松打的虎不是一個檔次的!

  7. 真沒想到還有這樣的問法。李逵手拿兵器與武松赤手空拳打虎,就不是一個層次,他倆能比嗎?

  8. 其實你說得也對,你看水滸傳里打仗都是李逵打頭陣很少有武松打頭陣的,這就說明武松的武藝遠在李逵之下

  9. 李逵說過,山寨里最怵的是武松[我想靜靜]

  10. 題不對路,說了那么多,沒到點!(1)武松是屬于醉酒狀態(2)武松屬于突發狀況,心里無任何準備(3)就一根木桿,一下折斷,手無寸鐵(4)李逵屬于心理準備妥當(5)一口鋒利長刀。由此看出,武松之武力絕不是李逵所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