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廟”是古代皇帝祭祀先祖的地方,也可以說是皇帝的“家廟”,最初里面只供奉皇帝的先祖,后來皇后和功臣也獲得了被供奉于太廟的榮譽,即“配享太廟”。
太廟制度早在夏朝時代就已經出現了,不過那時候祭祀先祖的地方還不叫“太廟”,太廟這個名稱是西漢時期才正式確定下來的。
而從某種意義上講,“太廟”更是一個王朝興衰的見證,太廟在則江山在,太廟亡則江山失,所以基于此種祭祀觀念,當新王朝取代舊王朝時,新王朝的統治者就往往面臨一個非常尷尬棘手的問題,即“該如何處理前朝的太廟”。
可能有的朋友會說,既然是前朝太廟,那就直接毀掉好了,可是如果直接毀掉,那新朝統治者將會面臨其他一系列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該如何收取天下人之心?要知道新朝初立,所面對的都是前朝遺民,只要前朝不是特別的殘暴,總會有大批遺民對前朝念念不忘,所以,如果隨意毀掉前朝太廟,則天下人心不服,新朝剛建立起來的統治威信也會蕩然無存。
所以,前朝太廟不能毀,而縱觀大陸歷代王朝,也會發現,如果和前朝沒有血海深仇的,新朝大多沒有損毀太廟,假如前朝太廟不幸在戰火中損壞了,新朝還會對其進行修繕重建或選址令建,但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新朝建立后,前朝的太廟規模一定會有所縮減,畢竟前朝已經覆滅,若再以皇帝之禮祭祀,也說不過去,而這個問題就要牽扯到古代禮法制度之“二王三恪”制了。
“二王三恪”制的大體意思就是,新朝取代前朝后,新朝君王為了彰顯新朝之正統地位,會給予前朝皇族后裔一定的爵位,一般情況下都會是王爵或者公爵,對應不同的爵位還有相應的封邑。如果封前兩代王朝的皇族后裔,則稱之為“二王后”,若封前三代王朝的皇族后裔在,則稱之為“三恪”。
例如,唐朝武德元年,封隋恭帝楊侑為酅國公,封北周后裔為介國公,此即為二王后。而后梁立國后,則封唐宗室李嵸為萊國公,與隋朝后裔酅國公楊仁矩為二王后,而加上后周宇文氏子孫介國公則為三恪。
那么在了解了“二王三恪”后,我們就要解決最主要的問題了,即新朝如何具體處理前朝太廟。
前面說過,新朝通常情況下是不會毀掉前朝太廟的,但是基于“二王三恪”之禮,前朝太廟的規模一定會縮減,《周禮》對宗廟有一個非常嚴格的限定,即天子立七廟,諸侯立五廟,大夫立三廟,士立一廟,庶人無廟,以此區分親疏貴賤。
不過實際上各朝代對于太廟廟數也有不同的規定,因此,《周禮》的規定只是告訴大家一個事實,即古代上至皇族下至地方士族,祭祀先祖的廟數是有嚴格規定的,不可逾制,否則就是殺頭,誅族的大罪。
因此,如果新朝按照“二王三恪”的禮法對前朝皇族后裔進行了重新冊封給予不同爵位的話,那前朝的太廟也會根據相應的爵位進行縮減,通常情況下是保留三廟,由所冊封的前朝皇族后裔進行祭拜,而這實際上也就是將前朝太廟正式變為所冊封之前朝皇族后裔的“家廟”,如后梁冊封李唐后裔的情況便是這樣:
萊國公李嵸合留三廟,于西都選地位建立廟宇,以備四仲祀祭,命度支供給,以遵彝典
當然了如果遇到胸懷特別大度的新朝如宋朝,宋朝就規定了后周的太廟要按照原先的規模繼續祭祀。
其周朝嵩、慶二陵及六廟,宜令有司以時差官朝拜祭饗,永為定式。仍命周宗正卿郭玘(王巳)行禮。
當然了,除了以上兩種處理方式之外,還有一種方式,即興建于明朝的“歷代帝王廟”。
大概是經過了大禮議之爭的洗禮,嘉靖皇帝突發奇想的修建了一座“歷代帝王廟”,他將歷代一些賢明君主全都供奉于此,而清承明制,到了清朝,這個“歷代帝王廟”里供奉的君王越來越多,最終只要生前不是特別的暴虐荒淫,都能進去。
而目前北京的太廟,本是明朝的太廟,后來清朝入關,本著清承明制的原則,將原本老朱家的“家廟”給占去了,然后以明朝皇帝發明的方式,將明朝的皇帝們“請”進了“歷代帝王廟”中進行供奉。
當然了,禮法不能亂,起先順治,康熙因為剛入關不久,很多禮法不是很懂,所以對于前明皇族后裔一直沒有進行冊封,一直到了雍正在位期間,才封明皇室后裔朱之璉為延恩侯,不過這個人究竟是不是真的前明皇族后裔就很難說了。
看太廟的建筑就知道故宮的是縮小版
太廟就是皇帝家的公嘛廳
大家都挺忙的,你的文章能不能簡明扼要點。
老朱家人口多,選個聽話的也沒那么難,只要是朱元璋的后代就行了唄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一脈相承,自然需要供奉!
我只想知道清朝哪個皇帝被送進了祧廟?
兩句話的事,寫了這么多,最后明太廟被清用,如何按排明先祖好像不是很清楚。
太廟,美不勝收
明朝后裔多慘遭李張二人之毒手,這個延恩侯還真不好說真假了~
后周是后周,北周是北周,北周姓宇文,后周姓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