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由我來為您做個詳細的解答。
要解釋這個問題,首先我必須要說明:岳母在發大水時,抱著還沒有滿月的岳飛,并不是坐到缸里面躲避洪水,而是坐到一個大甕里面去,隨波逐流。后來大水把這個大甕沖到岸邊,母子兩人才得以幸免。《宋史·岳飛傳》是這么說的:
飛生時,有大禽若鵠,飛鳴室上,因以為名。未彌月,河決內黃,水暴至,母姚抱飛坐甕中,沖濤及岸得免,人異之。
我們現代人對缸和甕不是太分得清楚,古人其實是分得清清楚楚的:甕,形與缸,縮口。 缸,形與甕,敞口。其主要區別就在于,一個是縮口,一個是敞口。
現在我們經常看到的敞口深腹大缸,直到明朝末年才普遍開始燒制,在此之前,古人都是燒制縮口的大陶甕使用。因此出現過許多有關甕的成語,比如:甕中捉鱉,請君入甕,甕牖繩樞、甕里醯雞等等,而有關缸的成語卻沒有。
相比較于敞口的大缸,甕一般是小口、大肚。古代的甕雖然制作有大有小,但確實經考古發現過一些制作牢固、很大的甕。例如,在印尼附近海域曾經打撈出晚唐時期的沉船,在沉船里面發現了有一米高,半米多寬的唐代大甕,保存完好,沒有破碎。又如,在山東膠州板橋鎮的一個宋代古墓遺址內,發現過口徑達一米的宋甕殘片。這些文物的出現,證明了古代的甕,確實有一部分體積非常大。
古代由于沒有我們現在這種完善的供水設施,專門制作一些超大型的甕,可以用來收集雨水,便于平常使用。也有的把它用來腌制咸菜,儲藏其他食物等。
我們耳熟能詳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其實司馬光砸的也不是缸,而是一種大甕。根據《宋史·司馬光傳》:
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司馬光小時候跟小伙伴玩時,有一個小朋友調皮,不小心掉進了一口可能高達一米,小口大肚,盛滿了水的大甕里面,情形確實非常兇險。司馬光小小年紀,臨危不亂,“持石擊甕破之”。救了小伙伴一命。
當時如果小孩落入的是敞口的大缸,相比較縮口的甕而言,應該更便于施救,可能就不需要把它砸壞。不過我們現在看到的所有的有關“司馬光砸缸”的繪畫、雕塑作品,都是敞口大水缸,這真是一個誤會。
通過以上說明,我們就可以來看看究竟岳母帶著小岳飛躲進甕中逃生,她是怎么做到的?
1.人在甕中而甕不沉完全有可能。我們現在已經有出土的實物證據證明,在宋代制作的大陶甕,高可達一米,寬可達半米,一個成年人躲進去應該沒有問題。否則也不可能會有“請君入甕”這個成語。
估計岳母抱著小岳飛有可能就是坐進這么大的甕中逃生的。說不定她坐的那個陶甕,比我們現在發現的出土文物還要大。
而岳母作為一個年輕的剛生了小孩的婦女,體重估計不會太重,而小岳飛還沒有滿月,兩個人加起來重量估計不會超過120斤。120斤的重物放入那么大的一個甕中,能夠浮在水面上不沉下去是完全有可能的。
2.陶甕激流中不破裂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上面講到的,岳母乘坐的那個宋代燒制的陶甕,制作工藝精良,質量過硬,比較扎實。在激流中飄蕩,又恰巧沒有與堅硬的巨石之類的物體發生強烈碰撞,所以能夠保持完整。
二是在水中飄的時間估計不長。《宋史》中講得很清楚“沖濤及岸得免”。估計是大水一下子沖過來,岳母無法躲避。急中生智,抱著小岳飛就跳進家中的一個大甕中。而這個大甕恰巧里面又空空如也,既沒有盛水,也沒有放置其他雜物。因此能夠讓岳母和幼兒容身。
估計這只大甕在水中漂了一會兒,就被沖到附近的高地上。既然到了陸地,岳母也不可能老是躲在里面不出來,肯定就是趕快把小岳飛抱出來找地方安頓。由于在水中漂流的時間很短,距離不長,這只大水甕就沒有破裂。
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個大水甕就是岳飛和他母親的諾亞方舟。風起于青萍之末,又有句話叫做蝴蝶效應。如果當時沒有這個大水甕,估計就沒有后來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岳飛,南宋的歷史可能都會因此而改寫。
這口缸是岳飛之父,岳和拼盡畢生之力從滔滔洪水中推到安全地帶,而不是飄!飄是岳和力盡喪生后,水勢平穩時產生。
傳說四大金罡把缸抬出來的,我也不知,要不找四大金罡問問?
岳飛生在湯陰長在內黃
那么問題來了,岳飛的爸爸是誰?他爸爸呢?
民國及解放前,山東大汶河發洪水時都有用甕缸大盆渡人的。。。
甕在水中漂流不會翻滾嗎?
有人身經百戰而從未負傷,有人剛上戰場則死于非命。這是為什么?\n有人在饑荒之年熬了過來,而很多人則沒能活下來。這是為什么?\n這樣事,歷史上,現實中不勝枚舉,哪都能說清楚。\n你說的岳飛幼年的經歷,是后來人所著書中的描述,已經過了近千年,誰能講清楚?講不講清楚有何用?\n頭條發這種無聊的東西,不覺得太沒品位了嗎?
陶甕激流中不破裂可能有兩個原因
岳母抱著小岳飛有可能就是坐進這么大的甕中逃生的。說不定她坐的那個陶甕,比我們現在發現的出土文物還要大
我們現在看到的所有的有關“司馬光砸缸”的繪畫作品,都是畫的敞口大水缸,這真是一個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