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球里,排球比賽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輪次轉換,輪換上場的人數沒有限制,但每局換人的次數是有限制的,二換三只能算一次換人。排球比賽沒有足球、籃球比賽那么劇烈的奔跑,體能消耗遠不如激烈的籃球比賽,所以整場比賽“七仙女”一打到底,甚至某個賽制,幾乎都是七仙女一打到底的都屢見不鮮了。
都隊七仙女一打到底,但場上有的球員是有一定短板的,副攻在后排被換下,說白了就是為了克服副攻在后排一傳、防守上的短板,邊攻手有的攻擊力不足,有的后排一傳、防守能力不足,這樣,在某個時段只有換人,才可以解決。但某局換人的次數有限,新上去的球員,有時不一定都能馬上進入狀態,這又是一個問題了。
在關鍵的大賽中,核心球員除了要適當輪休,另外,比賽中意外的傷病,狀態出現大的起伏,也是必須要考慮的。
所以,重大的比賽,合格的“替補”球員也很重要,而且陣容首發的某球員,其輪換球員最好能與其特點“互補”。
毛尖的新人,在臨近奧運,要得能進入國家隊并立足,至少必須有比首發陣容里某個球員某方面明顯強的地方才行。
世錦賽14名單里,有一、兩個球員基本沒上場,世界杯帶上了十六歲,其實不出現意外情況時,每次帶上十人,對比賽結果沒有影響。
奧運在即,除了卻有很大培養價值的很有天賦的個別年輕球員,可以帶入培養外,其他的“毛尖新人”當然也就在國家隊很難立足了。
有的毛尖新人,在一些不是很重要的比賽中,表現“高光”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在關鍵場次的比賽中,沒有穩定的發揮,那說明其“高光”,只是一種假象。
競技體育,沒有“空中”樓閣,真正有用的人才,國家隊教練不會不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