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大陸足壇的一句流行語:八一的后衛,廣東的前鋒。當時的八一足球隊集全軍足球人才之精銳,后防線幾乎是清一水的國字號球員,而廣東足球則先后涌現出古廣明、趙達裕和吳群立這些優秀前鋒。但是,在整個八九十年代,遼寧足球在前鋒和后衛,培養出了一批國字號球員,成為國家隊的中堅力量。
所以這個問題應該是:遼寧為國家隊輸送過多少優秀的前鋒?
比較久遠的要屬快馬楊玉敏了,他在1982年世界杯亞大區的比賽中,利用他無與倫比的速度,讓對手吃盡了苦頭,對方后衛死死拽住他球衣的一幕讓很多老球迷嘖嘖稱道。退役后,楊玉敏在教練領域也很成功,是遼寧隊十連冠后期的主教練。
八十年代中后期,遼寧隊先后輸送過李華筠、柳忠長、馬林和黃崇等幾名前鋒球員。
李華筠,人稱海豹,Z字過人是他的招牌動作,速度快,動作靈敏,是大陸男足國家隊打進1984年亞洲杯決賽的功臣。不過,受困于傷病,李華筠很早就結束了球員生涯,殊為可惜。
馬林是當時的大陸第一中鋒,這是大陸公認的結果。盡管他的速度不快,但是技術全面,敢于在球場上過人,經常會給隊友送出落點極佳的傳球。體育一席談曾經看過他的比賽錄像,在小禁區內的轉身射門,動作連貫,爆發力強,現在的大陸球員雖然花活多,但沒有一個人具備這種能力。唯一的缺點就是帶球太多,這讓國家隊主教練高豐文頗為頭疼,在高豐文指導后來的回憶錄中也有點評。
黃崇是典型的速度型前鋒,在國家隊時間沒有馬林這么長,不過兩個人在遼寧隊是黃金搭檔,職業生涯晚期還在七運會上打進1球,2-0力克東道主北京隊。不同于黃崇的速度,柳忠長是以技巧取勝的邊鋒,柳忠長后來到了大連隊,一直堅持到職業聯賽。在1994年甲A聯賽對廣州太陽神隊的比賽中,改打右后衛的柳忠長還上演了直搗黃龍的一幕,功力可見一斑。
過了1993年的七運會,遼寧足球的中心開始向大連轉移。戚務生指導在大連隊精耕細作,”打基礎,緩稱王”,培養出了一批青年才俊,最有名的前鋒當屬小王濤。小王濤早在1991年的甲A聯賽就有進球記錄,當時,戚務生指導將小王濤當做奇兵使用,所以小王濤被稱為超級替補。擁有1米94的身高,卻并不以頭球見長,意識腳法一流,尤其是一腳勢大力沉的任意球,讓很多大陸前鋒自慚形穢。小王濤是大陸職業聯賽第一個進球破50大關的球員,盡管從未獲得過聯賽最佳射手,但是他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
魏意民是當時大連隊另一名前鋒,速度快,被當時的大連足球界視為大連隊崛起的尖子球員,他后來也確實成為大連萬達初期奪冠的功勛球員。唯一的缺點是門前最后一擊,很多單刀機會把握不住。后期隨著大連萬達引援力度的加大,魏意民尋求轉會,遠走他鄉,輾轉于多支球隊。退役后,魏意民投身商界,頗多建樹。
大連隊的徐暉,從本質上說不是一名嚴格意義上的前鋒,他更接近于9號半的鋒衛搖擺人。徐暉少年得志,獲得了赴德國訓練的機會,被德國甲級隊看中過,陰差陽錯未能成行,后來又被遼寧隊借調打亞俱杯,在決賽中攻入日本尼桑隊一球,隨隊捧起亞俱杯冠軍獎杯。徐暉盡管身材不高,但是門前意識一流,遼寧隊這些老隊員對他非常認可。李應發指導有言:“徐暉只要來遼寧隊,你肯定就是主力。”
到了遼小虎這一批球員,遼寧隊又開始重新崛起。當時的遼寧前場三叉戟李金羽+曲圣卿+張玉寧,在當時的大陸足壇風靡一時。李金羽的門前搶點能力出色,他曾經在法國南錫隊效力,不過很可惜,他的競爭對手是愛爾蘭國家隊中鋒卡斯卡里諾,回國以后球技大漲,半個賽季轟下10球,國外職業隊的高水平訓練確實漲球。
體育一席談認為,曲圣卿的個人能力并不在楊晨之下,他的瞬間爆發力在大陸也并不多見。曲圣卿在國少國青隊一直很順,但是在遼寧隊降級的那幾年,曲圣卿耽誤了時光,有段時間居然去打中后衛,只能說曲圣卿生不逢時。至于張玉寧,他的職業生涯,因為曲樂恒的癱瘓,而蒙上了一層陰影。
后來的球員,像大連萬達隊的王鵬,大連實德時期的鄒捷,朱挺,遼寧隊雙子星于漢超+楊旭,都先后入選過國家隊。
今日頭條獨稿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以上僅為一家之言,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盯死莊毅,可勝遼師!可見莊的實力……
金玉組合的李金羽保持著中超進球紀錄,中鋒玉面殺手張玉寧外加曲圣卿遼足三叉戟
雖然不是遼寧人但是黎兵真的是遼寧隊走出去的前鋒。
高峰也是遼寧的
馬林 柳海光
遼寧足球是強,不過廣東足球沒落后 ,遼寧沒落,大陸沒落了。
還有李明 張恩華
97十強賽為啥沒有小王濤?
當時八一基本都是遼寧人,遼寧人基本都是大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