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鹿敏,是隱藏在前女排“五連冠”成員中的大神嗎?

在周鹿敏的問題上,我發現很多人根本不懂排球。有人說周鹿敏是1981年“躺冠”,這固然是因為她在那屆比賽中沒有上場,但這并不能證明周的水平差。其實看過她比賽的人,尤其是看過她在上海隊比賽的人,都知道她的實力,那可以用“威風八面”來形容,遠不是后來的諸韻穎可比。我之所以說很多人(包括一些所謂“優質體育作者”)根本不懂排球,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二傳手有兩種,以這兩種之間的本質區別。一種是打五一配備的,即二傳手專職傳球,基本不參與進攻,只是通過攔網和偶爾打二次球得分,這是目前世界排壇的主流。另一種是打四二配備的,二傳手轉到前排時經常當接應使,自己也重扣,同理,另一個“接應二傳”也是如此,這就是“接應二傳”這一稱呼的來歷。四二配備的好處是總能保持前排三點攻,缺點是由于傳球的質量不如五一配備,所以更依賴攻手的硬實力。世界排壇的勁旅當中,只有古巴隊一直在堅持使用四二配備,這也是根據人家的攻手實力超強這一現實而采用的策略。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世界排壇還不是五一配備的一統天下,四二配備仍有一定的地位。1981年那支大陸女排,實際上是既能打五一配備,也能打四二配備的。袁偉民指導可以根據對手的不同和場上形勢的變化而靈活地調整戰術,多出來好幾種選項。當時隊中的周鹿敏和張潔云(男排明星汪嘉偉的前女友)都是這種既能當二傳也能打接應的選手。張潔云因為相對側重“接應”,加上主力接應陳招娣的傷病比較嚴重,而獲得過幾次上場機會,但周鹿敏則因為全隊始終沒有使用四二配備打法而未獲上場機會。一年之后打世錦賽,袁偉民手里又有了兩張新星好牌,一個是極有靈氣的二傳手楊錫蘭,另一個就是攻擊能力超強的接應鄭美珠。鄭的身材不高但臂展超長,彈跳也好,174厘米的她扣球高度竟與當時隊內第一高度郎平相等(袁偉民曾經說鄭美珠是他所帶過的隊員當中身體條件最好的一個)。楊、鄭兩人的崛起,促使大陸女排徹底放棄了四二配備的打法,專打五一配備,于是周鹿敏和張潔云這兩位“二傳+接應”模式的老將,從此便淡出了排壇。這便是事情的全部真相。

1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周是上海人,從沒有上場打過球。

  2. 專業![贊][玫瑰]

  3. 大陸女排從郎平進隊開始從四二配備改打五一配備,79年己完全變成五一配備。故81年世界杯四二配備的備胎方案不成立,更別扯楊、 鄭進隊大陸女排徹底拋棄四二配備。鄭美珠的扣球高度能和郎平比? 你搞笑的吧! 鄭美珠能打出超手進攻?袁偉民在其著作我的執教之道一書對鄭美珠的評價是球感好、 球性熟、 技術全面, 前排無明顯漏洞(攔網)

  4. 老球迷也,那段歷史很少有人知道了

  5. 韓教授專業,我也多少明白一點兒了。看球幾十年,二傳的用法,我這才明白。\n多謝!

  6. 學習了!那個年代媒體不如現在發達,我知道的一些東西差不多還是從何慧嫻的紀實文學中得來的。

  7. 記憶中周的助跑摸高是三米一八是當時女排中第一

  8. 不愧是當教授的,說的都在點子上,有水平[贊][贊][贊]

  9. 四二配置,對兩個二傳手的要求高,都要能攻。選材和培養起來都不容易。所以后來的五一配置是走了個捷徑,定職一個二傳,另一個索性直接改成了攻手。但是比賽中會出現前排兩點攻的弱輪,于是就二換三。每個隊必須要準備二至三名專職二傳。\n個人認為,四二、五一,各有利弊,但要根據自己的條件運用,絕不應盲從。

  10. 講的好,鄭美珠站立摸高比副攻梁艷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