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傳統武術為什么在現代搏擊面前不堪一擊?傳武到底能不能實戰?

如果你指的“傳武”是特指拳腳功夫的話,那么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一句:不能。

“拳腳功夫”為主的傳武是真正的不能實戰,只能用于強身健體。

事實上大陸歷史上第一部《拳經》,是明朝萬歷年間戚繼光將軍寫在他的練兵心得《紀效新書》里的。

在《拳經》里,戚繼光將軍明確的提到,拳腳功夫本身的作用就是用于活動筋骨的,大家完全可以把“拳腳功夫”理解為古代的廣播體操。

拳法似無預于大戰之技,然活動手足,慣勤肢體,此為初學入門之藝也。——戚繼光·《拳經捷要篇》

類似的觀點在明末清初武術家吳殳在其著作《手臂錄》里也提到了:

若拳則市井小民之事,無用于兵刑,止以供窮途之赤手。

當然,我知道不管我怎么說,傳武愛好者永遠不會承認傳武不能用于實戰這一點,所以我不打算羅列有多少傳武大師被散打、摔跤運動員打敗,因為沒有意義。

馬保國是來歷清楚的傳武陳氏太極傳人,因為他被打敗,而且是毫無反抗的打敗,所以他成了“騙子”。

其實他真的是來歷清楚,師承明白的傳武人士,不是騙子。

所以我給大家講另一個道理,證明楊露禪、孫祿堂這些傳武大師本質上就是清末的馬保國。

大家知道,古代社會是一個身份社會,有沒有功名所享受的待遇是天壤之別。

說難聽點,在古代,有功名的才是“人”,沒有功名的只是“草民”、“牲口”,別說見到當官的,就是見到衙役也得行跪禮,得下跪。

所以我們看到在歷史上留下姓名的清代文化人,哪怕他再落魄,他也至少有一個秀才功名,沒有功名的文化人,父祖必定是當大官的。

《聊齋》作者蒲松齡號稱一輩子窮困潦倒,但是蒲松齡人家是秀才。

而清末傳武大師居然沒有一個人有功名,沒有一個人去考武舉,這不奇怪嗎?

這就像一個人天天吹噓自己學習水平遠超清華北大的學生,結果根本不參加聯考直接選擇讀藍翔。

明清有名的文化人,大家去找,幾乎人人有功名,就算有一兩個沒有功名,家里父祖也是朝廷大官。

反而楊露禪、孫祿堂這些清末傳武大師,一個個家里又窮自己又根本不去考武舉,還天天說自己戰斗力驚人。

這可能嗎?

清朝政府出于籠絡漢人考慮,尤其是為吸納漢人之中武勇之輩,對武舉中舉人待遇是非常優厚的,可以說待遇之優厚,遠遠超過前代。

武舉中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會分別授予一等侍衛(正三品)、二等侍衛(正四品)職務,即使三甲武進士中也會選成績最好的前十名授予正六品藍翎侍衛,單從品級上說比文科舉要高得多,畢竟即使文狀元也僅只授予從六品文職。

清朝不但對武進士優待,對于落榜的武舉人也極盡優待之能事,清政府規定對于落榜的武舉人,有愿意參軍的,會分發到原籍所在省份的綠營任職,三年期滿后由本省督撫提鎮等送往兵部考驗,考驗合格者分發到臨近省份以營千總(正六品)拔補。

雍正朝時還給與愿意還鄉的落榜武舉人四五兩到十兩白銀不等的旅費。

而且只要考上武舉人,立刻可以在家鄉享受舉人免稅的優待,可以一躍成為當地的士紳階層。

清代武舉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重視技勇,考試內容主要是騎射、步射、技勇,而且要求其實也并不高。

比如騎射只要求距三十五步,中三矢者為合格,步射八十步,中二矢者合格,之后就是拉弓,從八力、十力一直到十二力之弓;之后舞刀,刀從八十斤一直到一百二十斤,然后就是舉石過膝,從兩百斤到三百斤。但是乾隆朝開始,拉弓、舞刀、舉石只需要兩項合格即可。

正因為清代武舉待遇優厚,考試難度并不高,所以有清一朝一直有民間武師報考武舉的是絡繹不絕,比如康熙朝時有一名武探花楊炳就是來自河北地區的民間拳師,而清末最后一名武狀元張三甲本人也是一名來自直隸開州的拳師,他出身貧寒,但是武藝驚人,一舉奪魁后,他老家開州立刻就建起了狀元及第的牌樓,可以說是名利雙收。而張三甲武舉奪魁也證明清代一直到光緒年間,武舉還是比較公平,窮人子弟也能考中武狀元。

根據史料,清代武舉進士和武人多以北方人為主,尤其以河北、河南、甘肅、陜西四省為多,這也造就了河北、河南等地民間尚武、習武之風。

換言之,在清代,武舉對于練武的窮人來說是一條非常好的出路,一旦考中武舉人,哪怕殿試考不中進士,想當中級軍官也很容易,就是不當官,回老家也從平民百姓一躍成為有功名的舉人,變成當地士紳階級的一員,享受免稅等特權。

直隸地區不少民間拳師也確實通過武舉不但改變了自己命運,而且還光宗耀祖,完成了階級跨越。

然而,我們今天耳熟能詳的清末武林高手比如楊露禪、孫祿堂、宮寶田、李書文等人,盡管今天不少文章把她們吹捧的天花亂墜,但事實就是這些所謂的“武林高手”別說考中武進士、武舉人,甚至連武舉都沒有參加過。

大家不覺得奇怪嗎?

今天各種文章把楊露禪、孫祿堂、李書文、宮寶田這些人吹噓的神乎其神,什么孫祿堂速度耐力不遜色于馬匹,楊露禪打遍京城無敵手等等,可他們寧愿跑江湖賣藝,寧愿迂回去給達官貴人教拳,也不愿意考武舉完成階級跨越。

這些武林高手都這么“淡泊名利”嗎?可如果他們真淡泊名利,又為什么以自己是某王府,某相府拳法教練為榮呢?

以孫祿堂為例,1870年前后他差不多十八歲,用孫祿堂女兒孫劍云女士的話說,孫祿堂十八歲時帶著母親去保定,“十八歲,徒步去保定,于之姑夫經營毛筆作坊,習制筆技術,收入漸裕,結友拜師,習查拳、螳螂、少林各門武藝,尤其于輕功上狠下功夫,并精習點穴之術。”

如果這是真的,為什么這十年孫祿堂不去考武舉呢?這么嫻熟的武藝不去考武舉做官,非要走街串巷打把勢賣藝,孫先生是抖M嗎?

說白了,以“拳腳功夫”為主的傳武,從一開始就是“花架子”,就不能實戰。

6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我聞到了一股酸味

  2. 分析得合乎邏輯

  3. 以前老人說:習得文武藝,賣得富人家。放到現代也是適合的。

  4. 這才是傳武的真實面目

  5. 對的,說得再天花亂墜,聯考都不敢參加,只能證明根本考不上大學部。//@軍子845:以前老人說:習得文武藝,賣得富人家。放到現代也是適合的。

  6. 你知道的挺多。難道李小龍也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