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癌癥是有的,杰出貢獻就算了
中醫藥中使用砒霜治療一些腫瘤疾病,特別是急性脊髓白血病,是有效果的。
上世紀七十年代,黑龍江省林甸縣民主公社衛生院采用有毒藥物醫治惡性腫瘤,因效果好引得不少患者前往求治。
原來,此地鄉間一位老中醫有個秘方,是用中藥砒霜、輕粉、蟾酥幾味劇毒之物配制的,最初用來下藥捻治鼠瘡——淋巴腺結核,后來被一位藥劑師用此藥治好了自己母親的皮膚癌,后又改成針劑肌肉注射攻治各種癌癥。
時任黑龍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長、哈醫大一院中醫科主任的張亭棟教授被任命為專家組組長,帶隊一探究竟。
這個后來被命名為“713”的抗癌新藥在當時的黑龍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很多被判“死刑”的癌癥患者慕名而來,有的奇跡般“康復”——子宮癌患者用藥后分泌物明顯減少,肝癌患者用藥后疼痛感消失。還有一位食道癌患者,原本醫生也表示無能為力,聽說此種藥后,死馬當活馬醫就來試試看,結果用藥后不但能喝水,還能吃飯、散步了。
張亭棟從鄉下回來后,他開始將原方分成兩組做體外抑瘤試驗,一組由砒霜、輕粉組成,另一組由砒霜、蟾蜍組成,分別命名為“癌靈1、2號”注射液。
觀察發現,兩組藥物都有效,但前者連續用藥常出現蛋白尿,說明對腎臟有損害,因為輕粉是汞劑,影響腎功能,所以去掉了輕粉;而后者注射后會使血壓立即升高,病人頭痛劇烈難忍,顯然是蟾蜍在“搗亂”,故而將其除名。單一留下砒霜,仍有顯著作用。
砒霜治白血病這個事實被肯定了。但是其作用機理是什么?張亭棟一直沒有搞明白
金哈斯博士首次系統地闡明了砷劑既能治療癌癥又能導致癌癥的原理。
這一研究是砷劑治療白血病機理研究方面的新突破,為今后研究如何在增強砷劑對癌癥的治療作用的同時,盡量減少其毒副作用,更好地指導臨床用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臨床用藥多為針劑砷化合物
實際上,“砒霜治療白血病”其實并非直接應用的是砒霜,而是以砒霜為原料制成的亞砷酸注射液,該藥已于1999年下半年被國家藥品食品管理局批準為二類新藥。
2000年9月下旬,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也正式批準用砷劑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方案。
因此,“砒霜治療白血病”嚴格來說這個說法并不準確——準確的說法應該是,礦物藥中的“砷化合物”可以治療白血病。這個概念一定要澄清。
隨著對砷劑研究的愈加深入,砷劑不再局限于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在對肝、肺、胰、胃、骨、淋巴等器官實體腫瘤的治療中也正發揮越來越積極的作用。
從前面介紹的中醫治癌癥的歷史可以看出,這是又一個“青蒿素治瘧疾”故事的翻版
所以說,中醫治癌癥,是有的;杰出成就嘛,讀者想必也能從中看出中醫成就是否杰出?
孫猴子此言差矣
中醫有貢獻??[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孩子聯考一樣,自己努力了,老師耕耘了,考試前一天校長打氣了。如果成績理想,就是校長打氣的功勞,不理想就是學生不努力,老師不負責。
中醫就是這樣認識事物的。
有點像佛教似,如果念經,病人好了,那是佛的功勞,不是醫院的功勞。
中醫不能否認有效,但是沒有一套系統的科學方法來論證,中醫守古方,西醫研新藥,高下立判,中醫是經驗學,個人成長很慢,學習成本高,西醫容易多了,同時中醫藥房講究搭配,不同人開出來都不一樣,無法系統化,不能系統化就不能普及教育,同時中藥材成本高,生產工業化難,無法適應現在的醫療需求,中醫一定有獨到之處,大陸幾千年人口第一,中醫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