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學習中醫這些中醫名詞必須懂,懂了這些中醫名稱就對中醫有了模糊概念了,有了個方向性了,在這個基礎上研讀中醫四大經典,用中醫理論辯證論治5-10年的病,你就是一名合格的中醫大夫了。在中醫大道上盡情的奔跑吧……
第一章 導論
1.整體觀念:人體自身的完整性和機體內外環境的統一性的思想
2.證: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或某一類型的病理概括
3.辨證:將四診所收集來的資料.癥狀和體征,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通過分析和綜合,辨識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及正邪之間的關系等,然后概括為某種性質證的過程。
4.論治:根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原則和方法,實施治療的過程。
第二章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1.陰陽:是對自然界相關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總概括。
2.陽勝:多指陽邪偏勝,故表現為一派陽熱亢盛的臨床癥狀。
3. 陰勝:多指陰邪偏勝,故表現為一派陰寒至盛的臨床癥狀。
4. 陽虛則外寒:因為陽虛,溫煦功能低下,不能制約陰寒即出現的虛寒征象。 5. 陰虛則內熱:由于陰虛,無力制約陽熱而出現的虛熱征象。
6. 陰陽互損:一是陰陽偏勝傷及對方;二是指人體內正氣(陰陽二氣)的任何一方出現了虛損不足,招致對方受損傷的病理現象。
7. 實則瀉之:陰或陽的一方偏勝、亢奮,尚未損及對方時,此為實證,當損其有余。
8. 虛則補之:陰或陽的一方偏衰或陰陽俱損時,此即虛證,應補其不足。
9. 陽虛外寒:若陽虛不能制陰而導致陰相對偏盛的虛寒證,即“陽虛外寒”。
10. 陰病治陽:治宜補陽以制陰,若陽虛不能制陰而導致陰相對偏盛的虛寒證,此即“陰病治陽”。
11. 陰虛內熱:若陰虛不能制陽而導致陽相對偏盛的虛熱證,即“陰虛內熱”。 12. 陽病治陰:若陰虛不能制陽而導致陽相對偏盛的虛熱證,治宜補陰以制陽,此即“陽病治陰”。
13.五行制化:制,是制約、克制的意思;化,是生化、變化的意思。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間具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的生克協調配合關系。五行制化實質上就是五行相生與相克關系的正常聯系。
14.相乘: 乘,即乘虛侵襲。相乘是指五行之間相克太過的異常變化。其次序與相克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金乘木。
15. 平肝和胃法: 又稱調理肝脾法。指通過抑肝、平肝,佐以和胃健脾等法以治療肝氣犯胃、肝旺脾虛等證。
16.母病及子:指病變由母臟累及到子臟。
17.子病及母:即病變由子臟波及到母臟。
18.滋腎養肝法:又稱滋補肝腎法。指通過滋腎陰以養肝陰的方法。
19.相侮:侮,即欺侮,有恃強凌弱之意。相侮是指五行之間反向克制的異常變化。又稱反克、反侮。其次序與相克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第三章 藏象
1. 臟腑:是內臟的總稱,按其生理功能特點,可分為臟、腑、奇恒之腑。
2.宣發:是指肺氣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
3.肅降:是指肺氣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潔凈的作用。
4.肺朝百脈: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過百脈會聚于肺,經肺的呼吸,進行體內外清濁之氣的交換,然后再將富含清氣的血液通過百脈輸送到全身。
5.腎陰:對機體各個臟腑組織器官具有滋養、濡潤作用。腎陰到達全身的臟腑組織器官,則轉變為該臟腑組織器官之陰。 6.腎陽:對機體各個臟腑組織器官起著推動和溫煦作用,腎陽到達全身的臟腑組織器官,則轉化為該臟腑組織器官之陽。 7.泌別清濁:泌,即分泌;別,即分別。清,指水谷精微;濁,指食物糟粕。它是指小腸將經過消化后的飲食物,分為水谷精微和食物殘渣兩部分;一是將水谷精微吸收,在經脾運化輸送到全身;二是把食物殘渣下送大腸。
8.受納:是接受和容納的意思。
9.腐熟:是飲食物經過胃的初步消化,變成食糜的意思。
10.奇恒之腑:奇恒之腑多為中空有腔的臟器,形類似于“腑”而不同于六腑,其生理功能“藏而不瀉”,類似于臟,故稱為奇恒之腑。
11.氣:作為一個醫學概念指人體之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最基本的物質。氣既是人體賴以生存的具體物質,又是人體臟腑組織功能活動的總稱。
12、元氣:又名“原氣”、“真氣”,是人體最基本、最重要的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
13.宗氣:是積于胸中之氣,屬后天之氣的范疇。由肺從自然界吸入的清氣和脾胃從飲食物中運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氣相互結合化生而成。
14.營氣:是行于脈中而具有營養作用之氣。
15.衛氣:是具有防御作用而行于脈外之氣。
16.津液:是機體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性質較清稀的稱為津;性質較稠厚的稱為液。二者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17.肝腎同源:肝藏血,腎藏精。由于精和血之間存在著相互轉化關系,腎中精氣充盈,則肝有所養,血有所充,故稱“肝腎同源”。
18.孤腑:是指三焦。人體五臟六腑之中,惟三焦最大,無以匹配,故稱之為孤腑。
19.中精之腑:是指膽,膽汁由肝產生,貯存于膽,為清凈精微之液,故稱“膽者,中精之腑“。
20.汗為心之液:由于汗為津液所化生,血與津液同出一源,而血又為心所主,故有“汗為心之液”之說,又稱“汗血同源”。
第四章 病因病機
1.病因:泛指引起人體發生疾病的原因
2.六淫:是指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
3.六氣:是指風、寒、暑、濕 、燥、火自然界六種氣候
4.傷寒:寒邪傷及肌表,郁遏衛陽者
5.中寒:寒邪直中于里,傷及臟腑陽氣者
6.癘氣:是指具有強烈傳染性的一類外邪
7.七情:人的喜、怒、憂、思、悲、恐、驚
七種情志活動
8.痰飲:機體水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清稀者稱飲,稠濁者稱痰
9.瘀血:血液停滯,包括離經之血積存體內,或或血運不暢阻滯于經脈及臟腑內的血液
10.實證:邪氣亢盛所表現的證候
11.虛證:正氣不足表現的證候
12.氣滯:氣機郁滯而流通不暢的病理狀態
13.氣逆:氣的上升過度,或下降不及,而致臟腑之氣逆上的病理狀態
14.氣陷:在氣虛的情況下,以氣的上升不及和升舉無力為主要特征的病理狀態
第五章 四診
1.四診:是指中醫診察和收集疾病有關資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聞、問、切四法。
2.四診合參:指診察疾病時,將望、聞、問、切四診所收集的資料全面結合分析,為準確判斷病證提供依據。
3.畏寒:自覺怕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采取保暖措施,身體發冷的感覺可以緩解的表現。
4.譫語:神志不清,語無倫次,語意數變,聲音高亢,多為熱擾心神之實證。
5.鄭聲:神志不清,聲音細微,語多重復,時斷時續,為心氣大傷,精神散亂之虛證。
6.獨語:喃喃自語,喋喋不休,逢人則止,屬心氣不足之虛證,或痰氣郁結、 清竅阻蔽所致。
7.狂語:精神錯亂,語無倫次,狂躁妄言,不避親疏,多為痰火擾心。
8.言謇(jian):舌強語謇,言語不清,多因風痰阻絡,為中風先兆或中風后遺癥。
9.戰汗:先惡寒戰栗,繼而全身大汗者,多見于急性熱病正邪劇烈交爭,為疾病之轉折點。
10.盜汗:睡時汗出,醒則汗止者,多屬陰虛內熱。
11.壯熱:高熱不退,感覺躁熱難受,體溫升高明顯,身熱灼手,或伴有惡熱煩渴的表現,多因里熱熾盛。
12.太息:時發長吁短嘆,以呼氣為主,多為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所致。
13.潮熱:按時發熱,或按時熱甚,發熱盛衰起伏有定時,猶如潮汛的表現。包括午后潮熱、日晡潮熱等。
14.呃逆:氣逆于上,自咽喉出,其聲呃呃,不能自主,俗稱“打呃”。
15. 惡寒:感覺怕冷,雖加衣覆被,采取保暖措施,身體發冷的感覺仍不能緩解的表現。
第六章 辨證
1.臟腑辨證: 是根據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現,結合八綱,病因,氣血等理論,通過四診收集病情資料,對疾病的證候進 行分析和歸納,借以推究其病機,判斷病位,病性以及正邪盛衰狀況的一種辨證方法。
2.里證:是指病 變部位在內,臟腑氣血功能失調所反映的證候。
3.熱證:是感受熱邪,或機體陽盛,陰虛所表現的證候。
4.心脾兩虛證:指心血不足,脾氣虛弱,以心悸、失眠、食少納呆、便溏為主要表現的虛弱證候。
5.肝脾不調證:指肝失疏泄,脾失健運,以胸脅漲滿竄痛、納呆、腹痛腸鳴、便溏不爽為主要表現的證候。
第七章 防治原則與治法
1.治則:即治療疾病的總原則。
2.治法:是治療疾病的基本方法,即是治則的具體化。
3.反治:是逆其證候性質而治的一種常用治療法則,又稱“逆治”。
4.正治:是順從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種治療法則,又稱“從治”。
5.同病異治:指同一種疾病,由于病情的發展和病機的變化,以及邪正消 長的差異,機體的反應性不同,治療上應根據其具體情況,運用不同的治法加以治療。
6.異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病情發展過程中,會出現相同的病機變 化或同一性質的證候,可以采用相同的治法治療。
7.急則治其標:臨證中出現發熱、中滿、大小便不利等較急重病情時,不論其本為何,均應先治其標證,待急重癥狀穩定后,再治其本證。
8.緩則治其本:對于慢性病或急性病恢復期者,如肺癆咳嗽、熱病傷陰等證,雖見有其標證,如咳嗽等,亦應針對其肺腎陰虛之本來加以治療。
9.熱因熱用:是以熱治熱,即用熱性藥治療具有假熱癥狀的病證。
10.寒因寒用:是以寒治寒,即用寒性藥治療具有假寒癥狀的病證。
11.通因通用:是以通治通,即用通利藥治療具有實性通泄癥狀的病證。
12.塞因塞用:是以補開塞,即用補益藥治療具有閉塞不通癥狀的病證。
第八章 中藥
1.中藥:凡是以中醫傳統理論為指導,進行采收、加工、炮制、制劑以利于臨床應用的藥物稱中藥。
2.配伍:根據病情和辨證,有選擇地將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組合在一起應用叫配伍。
3.武火:使溫度上升及水液蒸發迅速的火候,稱武火。
4.文火:使溫度上升及水液蒸發緩慢的火候,稱文火。
5.歸經:藥物對某經或某幾經發生明顯作用,而對其他經作用較少,甚至無作用,這種對機體某部分的選擇性作用稱歸經。
6.四氣:是指藥物具有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又稱四性。
7.五味:是指藥物具有辛、甘、苦、酸、咸五種不同滋味,藥味不同則作用不同。
8.中藥七情:中藥的“七情”是指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殺、相惡、相反這七種中藥配伍關系。
9.單行:用一味藥治療疾病謂單行。
10.相須:兩種性能、功效相同或近似 的藥物合用,以增強療效的一種配伍方法叫相須。
11.相使:兩種藥合用,一種藥物為主,另一種藥物為輔,輔藥可以提高主藥功效的配伍方法謂相使。
12.相畏:一種藥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種藥物所抑制,使其毒副作用減輕或消失的配伍方法稱相畏。
13.相殺:一種藥物能夠消除另一種藥物毒副作用的配伍叫相殺。
14.相惡:一種藥物能破壞另一種藥物的功效,使其作用減弱,甚至消失的一種配伍謂相惡。
15.相反:兩種藥物配伍應用后,產生毒性反應或副作用,即謂之相反。
16.解表藥:凡具有發散功效,以發散表邪為主要作用,解除表證的藥物稱解表藥。
17.辛溫解表藥:又稱發散風寒藥,這類藥物大多味辛性溫,辛能散,溫能通,故發汗作用強,適用于外感風寒表證。
18.辛涼解表藥:又稱發散風熱藥,這類藥物大多味辛性涼,發汗解表作用緩和,主要適用于外感風熱表證。
19.祛風濕藥:凡具有祛風除濕功效,以祛除風濕為主要作用,治療風濕痹證的藥物稱祛風濕藥。
20:凡具有清熱瀉火功效,以清熱瀉火為主要作用,治療氣分實熱證的藥物稱為清熱瀉火藥。
21.清熱解毒藥:凡具有清熱解毒功效,以清熱解毒為主要作用,治療各種熱毒和火毒證的藥物稱為清熱解毒藥。
22.清熱涼血藥:凡具清熱涼血功效,以清熱涼血為主要作用,清營分、血分熱的藥物稱清熱涼血藥。
23.清熱燥濕藥:凡具清熱燥濕功效,以清熱燥濕為主要作用,治療濕熱內蘊或濕邪化熱的藥物稱清熱燥濕藥。
24.清熱解暑藥:凡具有清熱解暑功效,以清熱解暑為主要作用,清解暑熱或暑濕證的藥物稱為清熱解暑藥。
25.清熱明目藥:凡具有清熱明目功效,以清熱明目為主要作用,治療目赤腫痛及目暗不明的藥物稱為清熱明目藥。
26.清虛熱藥:凡具有清虛熱功效,以清虛熱為主要作用,治療虛熱病證的藥物稱為清虛熱藥。
27.消導藥:凡具消食導滯功效,以消除胃腸積滯,促進消化為主 要作用,治療飲食積滯的藥物稱消導藥。
28.瀉下藥:凡具瀉下通便功效,以促進排便為主要作用,治療胃腸積滯、水腫、停飲的藥物稱瀉下藥。
29.攻下藥:味苦性寒,具有較強的清熱瀉火及瀉下通便作用的藥物稱為攻下藥,主要適用于熱結便秘及火熱上炎之里實熱證。
30.潤下藥:多為植物種仁,富含油脂,具有潤燥滑腸作用,使大便易于排出的藥物稱為潤下藥,主要適用于年老津枯、產后血虛、熱病傷津及失血等所致的腸燥津枯便秘。
31.逐水藥:該類藥物瀉下作用峻猛,能引起劇烈腹瀉,使體內積液從大便排出,部分藥物兼有利尿作用故稱逐水藥。
32.祛痰藥:凡具有祛痰功效,以祛除痰涎為主要作用,治療咯痰不暢的藥物稱祛痰藥。
33.止咳平喘藥:凡具宣肺祛痰、潤肺止咳、下氣平喘功效,以止咳平喘為主要作用,治療咳嗽氣喘的藥物稱止咳平喘藥。
34.清化熱痰藥:凡具有清熱化痰功效,以清化熱痰為主要作用,治療痰熱證的藥物,稱為清化熱痰藥。
35.溫化寒痰藥:血藥。
36.止血藥:凡具有止血功效,以制止體內外出血為主要作用,治療各種出血證的藥物稱止血藥。
37.破血藥:活血化瘀作用峻猛的藥物稱破血藥。
38.補益藥:凡具有補益功效,以補氣血陰陽為主要作用,治療各種虛證的藥物,稱為補益藥,亦稱補虛藥或補養藥。
39.補氣藥:凡具補氣功效,以補氣為主要作用,治療氣虛證的藥物稱補氣藥。
40.補血藥:凡具補血功效,以補益血液為主要作用,治療血虛證的藥物稱補血藥。
41.補陰藥:凡具有養陰生津功效,以滋養陰液,生津潤燥為主要作用,治療陰虛證的藥物稱補陰藥,亦稱養陰藥或滋陰藥。
42.補陽藥:凡具有溫補陽氣功效,以補助人體陽氣為主要作用,治療陽虛證的藥物稱為補陽藥。
43.固澀藥:凡具收斂固攝功效,以斂耗散,固滑脫為主要作用,治療多汗、遺泄滑脫、崩漏帶下等病證的藥物稱固澀藥。
44.收斂止汗藥:凡具有止汗 功效,以收斂止汗為主要作用,治療汗出不止的藥物稱為收斂止汗藥。
45.澀腸止瀉藥:凡具有止瀉功效,以澀腸止瀉為主要作用,治療久泄滑脫的藥物稱為澀腸止瀉藥。
46.澀精縮尿藥:凡具有澀精縮尿功效,以澀精止遺、固澀小便為主要作用,治療遺精滑精、遺尿尿頻的藥物稱為澀精縮尿藥。
47.固崩止帶藥:凡具有固崩止帶功效,以固崩止帶為主要作用,治療崩漏帶下的藥物稱為固崩止帶藥。
48.平肝息風藥:凡具平肝潛陽、息風止痙功效,以平肝陽、息肝風、止抽搐為主要作用,治療肝陽上亢或肝風內動的藥物稱平肝息風藥。
49.安神藥:凡具安定神志功效,以鎮驚養心為主要作用,治療神志不安的藥物稱安神藥。
50.開竅藥:凡具開竅醒神功效,以通關開竅、醒腦復神為主要作用,治療閉證神昏的藥物稱開竅藥。
51.驅蟲藥:具有殺蟲功效,以殺滅或麻痹蟲體為主要作用,治療人體寄生蟲病的藥物稱為驅蟲藥。
52.外用藥:凡以在體表使用為主要給藥途徑的藥物稱為外用藥。
第九章 方劑
第一節 方劑的基本知識
1.君藥: 是方劑中針對主病或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其藥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劑中必須具有的藥物。
2.臣藥:意義有二,一是輔助君藥加強治療主病或主證的藥物;二是針對兼病或兼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其藥力次于君藥。
3.佐藥:意義有三,一是佐助藥,即協助君、臣藥以加強治療作用,或直接治療次要的兼證;二是佐制藥,即用以消除或減緩君、臣藥的毒性與烈性;三是反佐藥,即根據病情需要,用與君藥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療中起相成作用的藥物。
4.使藥:意義有二,一是引經藥,即能引方中諸藥直達病所的藥物;二是調和藥,即具有調和諸藥作用的藥物。
第二節 方劑的分類及常用方劑
一、解表劑
1.辛溫解表:用具有辛溫解表作用的藥物治療風寒表證的方法。
2.辛涼解表:用具有辛涼解表作用的藥物治療風熱表證的方法。
3.解肌發表,調和營衛:是治療外感風寒表虛證的方法。外感風邪,衛強營弱,用桂枝湯解肌發表,調和營衛,為祛邪調正兼顧的方法。
二、祛風劑
1.外風:外風是指風邪外襲,侵襲人體頭面、經絡、肌肉、關節、筋骨等所致的病證,由于寒、濕、熱諸邪常與風邪結合為患,故又有風寒、風濕、風熱等區別。外風宜疏散。
2.內風:是內生之風,是臟腑功能失調所致的風病。內風宜平息。
三、祛濕劑
1.外濕:多因居處潮濕,涉水冒雨等,邪從外侵,常傷及肌表經絡。
2.內濕:多因飲食 失節,傷及臟腑,脾失健運,濕從內生。
四、清熱劑 清法:凡以寒涼藥物為主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等作用,用以治療里熱證的方法,稱為清法
五、和解劑
和解少陽:是指邪在少陽,位于半表半里,證見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以及口苦、咽干、目眩、脈弦等,而采取的治療方法。
六、消食劑 消法:具有消食、理血、祛濕、祛蟲等作用,治療氣、血、痰、濕、蟲等壅滯而成的積滯痞塊的方法。
七、催吐劑 吐法:具有涌吐痰誕、宿食、毒食等作用,治療痰厥、食積、誤食毒物的方法,稱為吐法。
八、瀉下劑
1.寒下:以具有瀉熱通便作用的藥物,治療里熱積滯實證的方法。
2.潤下:以具有潤腸通便作用的藥物,治療腸燥津虧、大便秘結證的方法。
九、化痰止咳平喘劑
化痰止咳平喘:以具有祛痰平喘作用的藥物,治療咳嗽、哮喘的方法,稱為化痰止咳平喘法。
十、溫里劑
1.溫中祛寒:以溫中散寒的藥物,治療脾胃虛寒的方法。
2.回陽救逆:以回陽救逆的藥物,治療陽氣衰微,陰寒內盛的方法。
十一、理氣劑
肝氣郁滯:肝失疏泄所致,主要表現為胸脅脹痛,納呆腹脹,精神抑郁,或月經不調等,治以疏肝理氣。
十二、理血劑
活血祛瘀:以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藥物,治療各種瘀血阻滯病證的方法,如經閉、痛經、腫瘤、中風、外傷瘀痛等。
十三、補益劑
補法:以具有補養氣、血、陰、陽等作用的藥物,治療各種虛證的方法,稱為補法。
十四、固澀劑
斂汗固表劑:以固表止汗藥為主組成的方劑,用于治療體虛衛外不固,陰液不能內守而致的自汗、盜汗。
十五、安神劑
1.滋陰養血安神:以滋陰養血安神的藥物,治療因思慮過度,心血不足,心神失養;或心陰不足,虛火內擾心神之證的方法。
2.重鎮安神:以重鎮安神的藥物,治療因肝郁化火,擾亂心神之證的方法。
十六、開竅劑
1.涼開:以芳香開竅及清熱涼血的藥物,治療邪熱內陷心包的熱閉證的方法。
2.溫開:以芳香開竅及溫里行氣之品,治療寒邪痰濁閉塞氣機證的方法。
十七、驅蟲劑
蛔厥:為胃熱腸寒,蛔動不安所致之證。胃熱腸寒不利于蛔蟲生存,則擾動不安,痛甚則氣機逆亂,陰陽之氣不相順接,而四肢厥冷發為蛔厥。
十八、外用劑
瘡瘍:指有形證可見的外科及皮膚疾患的總稱,包括所有的腫瘍及潰瘍,如癰、疽、疔瘡、癤腫等,多有毒邪內侵,氣血壅滯而成的藥物,治療陽氣衰微,陰寒內盛的方法。
自學中醫有點找不到方向、希望馬醫生能夠指點
我脾胃虛弱,舌頭不好地圖舌頭裂縫大,口干口渴頭暈大便稀,還有我血糖高,吃啥中藥好了給說幾副中藥吧,謝謝
非常詳盡,非常好。是初學中醫者的指引概論之作。只可惜我的年紀大了。
總結的理論很好,好比《孫子兵法》,字面上,大家都看得懂,可是運用時,卻沒幾個會,為何?活學活用,說來容易做來難!看周圍的診所,里面的中藥基本上是擺設,大部分是西藥抗生素伺候!
就是中基、中診、中藥、方劑的標題。
好文章[贊],我收下了,謝謝
學中醫入門學是陰陽五行
謝謝🙏學習中醫療理自己和家人,收藏了
我八歲兒子屬陰虛體質,此癥五心煩熱兩顴潮紅,多動便秘,苔紅。我自學中醫,沒有臨床經驗,心里沒有把握。去縣城中醫醫院,大夫說,你兒子這個病必須到合肥專科醫院治,令我很失望。我查查資料,自己配了滋陰藥食同源的食材,蓮藕,山藥,蓮子芡實煮粥。茶飲菊花茶枸杞子,薄荷。按摩脾經,陰陵泉為主太溪。兩天癥狀全部康復。
點一下我的關注,各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