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科普】手術后出現下肢水腫,該怎么辦?-但是我們在關節置換術后有部分患者會出現腳踝水腫

關節置換專題

術后下肢水腫











一般來說,做完關節置換手術,尤其是膝關節置換手術,術后早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水腫,這類水腫屬于機體對手術創傷的一種正常修復反應,常見發生于切口周圍組織,部分還伴有皮下瘀斑。隨著時間延長可自行消退。但是我們在關節置換術后有部分患者會出現腳踝水腫,伴皮膚光亮,按下去還會凹陷,特別是走的時間越長,腫的就越明顯,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用以下幾個問題來為大家解答。

圖片


術后下肢水腫原因

1.為什么在膝蓋做了手術,小腿甚至腳踝會腫的這么厲害,這是什么原因?

膝蓋做了關節置換手術后下肢腫脹的原因常見的有以下幾點:

淋巴水腫:原因是手術創傷導致組織淋巴液回流困難,又稱為術后繼發性淋巴水腫,表現為下肢水腫,多為凹陷性,尤其是在踝關節周圍和小腿部位。早晨較輕或者完全正常,下午,尤其是在站立活動后出現水腫加重,有的可以纏綿數年之久。除水腫外,一般沒有疼痛癥狀。

下肢深靜脈血栓(DVT):這是下肢手術常見的一種并發癥,這種水腫多為整個下肢嚴重腫脹,皮膚張力較高。發生該并發癥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下肢本身靜脈有結構性問題,例如長期臥床,血液循環減慢,容易形成血栓,加上手術創傷刺激,使血液高凝狀態等等。可見有小腿肚、腹股溝等部位深壓痛,肢體嚴重腫脹。有的病人因為栓子脫落經血液流入肺中,并發肺栓塞,有致命危險。

點擊查看往期內容:關節置換后靜脈血栓的預防

低蛋白性水腫:低蛋白或營養不良性水腫多見于老年患者,尤其是術前有低蛋白,或術后不能正常進食的患者,可以在下肢下垂部位出現凹陷性水腫,一般多見于下肢的外后側或外踝部位。

心源性、肝源性等臟器衰退導致水腫:多見于雙側脛前或踝關節周圍,應該注意是否有其他部位水腫,注意有無心、腎、肝、肺等臟器功能衰退的病史及其他相關癥狀。一般有對應器官的疾病史,實驗室檢查均有對應提示。

術后預防

2.如何預防術后水腫的出現?

根據上述原因,針對性的制定術后用藥和康復方案。

積極行功能鍛煉,適當的抬高患肢,作踝泵、股四頭肌收縮。通過早期關節和肌肉的主動運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利于靜脈血液和淋巴液回流,防治DVT形成,預防下肢腫脹。CPM被動活動膝關節、氣壓治療、按摩患側及大腿,同樣能夠促進肢體的靜脈和淋巴回流。

膝關節置換術后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或者利伐沙班抗凝也發揮重要的作用。現在醫學界對術后抗凝已經形成共識,抗凝藥物的運用,使得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大大降低。此外,部分藥物能作用于靜脈系統淋巴系統以及微循環系統,能夠改善腫脹情況,例如地奧司明片等。

貧血及低蛋白血癥患者積極對癥補充,及時糾正全身營養狀態。術后定期檢查血常規、肝功能等,必要時指導患者進食高熱量、高蛋白,富含膠原蛋白、微量元素和維生素A、維生素C的食物,補充營養,尤其是血漿蛋白的提高,減少滲出,促進患膝腫脹消退。

由于心、肝、腎功能導致的水腫,需要臨床醫師加以鑒別,并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點擊查看往期內容:關節置換后靜脈血栓的預防

圖片

氣壓治療

圖片

CPM

水腫鑒別診斷

3.既然下肢深靜脈血栓危險性這么高,那和淋巴水腫如何鑒別呢?

從癥狀上來說,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以單側肢體突發性腫脹急性起病,伴皮色青紫、腓腸肌及股三角區明顯壓痛、淺靜脈顯露為其臨床特點,足背水腫不明顯。淋巴水腫則起病較為緩慢,以足背踝部腫脹較為多見,一般不伴有疼痛。下肢術后病人為繼發性淋巴水腫,久站久行會加重,晨起時或者抬高下肢休息可有減輕。此外,通過下肢血管彩超,能快速的判斷下肢深靜脈是否有血栓形成,以便排查危險因素。

圖片

下肢靜脈血栓示意圖


出院后預防下肢水腫

4.出院后如何繼續預防下肢水腫?

出院后需要繼續延續抗凝治療,按照醫囑繼續服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療,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繼續加強功能鍛煉,除了行走鍛煉之外,床上踝泵和主被動屈膝鍛煉也不能忽視,因為非負重的功能鍛煉能夠促進肌力的恢復以及靜脈淋巴回流,預防下肢腫脹。此外,充足的營養攝入、積極治療相關內科疾病也有利于預防下肢水腫。

下肢水腫如何處理

5.出院后出現下肢水腫,該怎么辦?

很多患者在出現下肢水腫之后有一個誤區,就是不敢繼續功能鍛煉了,怕越走越腫。其實如果是因為淋巴回流受阻導致的下肢水腫,可繼續行功能鍛煉,如出現水腫可臥床抬高患肢,主動行肌肉收縮鍛煉促進淋巴回流,有利于消腫。此外,如果除了水腫之外還有下肢疼痛,靜脈顯露,瘀斑等情況,需要警惕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積極至醫院復診處理。


圖片

長按或掃一掃可關注“談骨論關”微信今日熱點,獲取更多專家出診資訊、骨科醫學科普內容

圖片

長按進入小程式,預約樊粵光教授專家門診

圖片

長按進入小程式,預約龐智暉教授專家門診


還可以選擇以下任一方式,聯系到談骨論關醫療團隊:

1.門診時間:

樊粵光教授,周三下午,地址:廣州中醫藥大學部附屬第一醫院,機場路16號,嶺南名醫門診

龐智暉教授,周二上午、周五下午,周六上午,地址:廣州中醫藥大學部附屬第一醫院,機場路16號,門診樓六樓骨科專家門診

2.聯系電話:

龐智暉教授:13826149148

地址:廣州市機場路16號大院

3.直接發送郵件到以下信箱,我們會盡快回復您:

[email protected]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